1元脫單盲盒藏玄機“你”在尋找愛情,“他”在尋找商機

花1塊錢就能換來一次偶然的相遇,也可能成就一段不可言說的姻緣,“1元脫單盲盒”擊中了在城市裡打拼的單身男女。

今年10月,還在上大學的王承洲看到網友推介“脫單盲盒”,剛好自己在某電商平臺有店鋪,於是他趕在“雙11”之前在店鋪上線了“1元脫單盲盒”。王承洲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每天大概有十多單,有的人願意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有的人願意取一個聯絡方式自己去聯絡,一來一往,他們只是一箇中間平臺。

脫單盲盒的銷售方式除了線上還有線下襬攤。不少在深圳羅湖、福田區上班的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在“雙11”前後幾天,下班的路上和公司附近都看到不少出售“脫單盲盒”的小攤,來往的單身人士可以花1元,領取一個異性聯絡方式,也可以留下自己的聯絡方式等待異性聯絡。

事實上,脫單盲盒只是“單身經濟”的一小部分。龐大的單身人口數量,以及由此迸發出的消費能量,讓“單身經濟”受到商家青睞。“一人食”“一人份”更是衝上各類外賣、電商平臺的銷售榜單前列。

“脫單盲盒”裡的單身男女

“一個、兩個、三個……”在連續拆開5個盲盒之後,徐東勁仍沒有發現自己心儀的女孩。在為這5次“拆盲”支付了15元之後,他轉過頭對店主說:“過幾天我再過來。”

在鄭州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徐東勁,每天上班、下班,狹窄的社交圈、略顯內向的性格,都讓他很難有機會認識心儀的女孩——確切說,從大學畢業至今,他已經單身5年了。

90後的方小姐被同事拉著去下單了一個“脫單盲盒”,花了4塊錢,留了自己的微訊號。不一會兒,一個備註“脫單盲盒”的男性發來了微信好友申請。方小姐心裡感嘆,效率還真快。

透過微信後,方小姐點開了這位有緣人的朋友圈:漫畫頭像、抒情的個性簽名、活躍的朋友圈動態,盡顯活力。

對方發來資訊:“嗨,你好呀。我02年,你呢?”1992年的方小姐退出了聊天頁面,不再回復,默默地將該條資訊刪除。

方小姐稱:“我這個‘老阿姨’不適合年輕人的玩法了。直接說年齡吧,有點開不了口,如果強行說自己也是00後,那就沒意思了。”

1998年的丁晨旭在某電商店鋪購買了一個“脫單盲盒”,他選擇領取了一位女性的聯絡方式。“那天休息,出於好奇,來試試看。”丁晨旭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剛加了微信的第一天聊了會兒,第二天開始忙了,就再沒和對方聯絡。

1元脫單盲盒藏玄機“你”在尋找愛情,“他”在尋找商機

但丁晨旭購買“脫單盲盒”的過程並不愉快。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下單後店家並沒有直接給聯絡方式,而是要先確認收貨,並且給5星好評才能給資訊。“這一單花了3。99元,要不是對新鮮事兒好奇,我才不會同意這樣的‘霸王條款’呢。”丁晨旭說道。

而該店鋪的這件3。99元“脫單盲盒”,頁面顯示已售近6000件,營業額近2。4萬。

1元脫單盲盒藏玄機“你”在尋找愛情,“他”在尋找商機

王承洲的線上小店就相對透明、簡易很多。一個店鋪,僅有兩個產品,都是和“脫單盲盒”相關。交易流程也很簡單,一般是下單之後就直接給聯絡方式。但對於在店裡流動的這些資訊,王承洲表示,只知道是異性,對於年齡、工作等更加詳細的資訊都不知道,要想知道地區,可以再加一點費用。

“普通盲盒是不清楚地區和年齡的,隨機發貨。”王承洲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只能選擇性別,要不然就不叫盲盒了。”從上線到現在,一個多月的時間,他的小店賣出了近300個“脫單盲盒”,按照平均3。2元一個算,收入不到1000元。

80後的周小姐仍單身,除了目前從事的策劃工作外,還是一名情感諮詢師,兩年前在深圳南山區的一個創業園內開了家“脫單便利店”。和“脫單盲盒”不同,周小姐的店會為單身男女量身策劃更加豐富的交友活動。

周小姐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小店雖然到現在還是虧本,但是仍然歡迎更多的單身小夥伴們加入,他們會不定期舉行一些活動,同時還會進行一些情感輔導,帶大家做一些有意思的事兒,比如去看一個展、聽一場線下脫口秀。

周小姐表示,很多年前就想做這件事情,也想真正為大城市的單身男女解決交友問題,雖然現在不算成功,但還在堅持,也希望有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參與進來。

今年5月初,國家統計局對外公佈了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該結果雖然並未將單身群體的數量與規模單獨列出,但其中關於“集體戶口2853萬戶”的描述,卻讓外界不少人開始猜測,這個高達近3000萬戶的集體戶口總量中,該有多少是單身群體。

民政局公佈的婚姻大資料則顯示,截至2018年,我國的單身成年人已經到達了2。4億之多。與此同時,每年的結婚率一直再下跌,而離婚率卻持續攀升。

單身人士越來越多,周小姐表示,現在單身人士的交友焦慮也愈加明顯。一邊想要脫單,但另一邊又不願意用開放、真誠的心態來面對意向者,大家顧慮的因素太多了。也許正是有這樣的顧忌,在“盲盒”的掩蓋之下,讓原本繃著的人們有了一絲不被窺探的“自由”。

“脫單盲盒”裡的交易

店家大栗子在新聞裡看到“脫單盲盒”時想到的並不是愛情,而是商機。他在店裡除了出售“脫單盲盒”外,還出售H5網頁和招聘紅娘,這項業務能夠給他帶來更大的收益。

據大栗子介紹,一個能夠進行“脫單盲盒”交易的H5網頁,售價大概在1500元。他經常給來諮詢的顧客說,如果還想趁著這一波流量賺一筆,可以自己成為“紅娘”或者直接購買一個H5網頁,線上可以在朋友圈宣傳,線下可以去擺攤吸引顧客。

一個“脫單盲盒”少則1元,多則10元,中間除去人工成本和網頁購買成本外,就不用其他投入了。大栗子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前段時間熱度還可以,現在下單的人少了,不過想做現在還能做。

據他介紹,自己有了獨立出售“脫單盲盒”網頁後,就可以發展紅娘了。假設A在你的網頁註冊成為紅娘後,她在此後成交的每一單都能有相應的抽成給你;假設A的客戶B透過A註冊成為紅娘後,B成交的每一單都能給A和你一定的抽成,以此類推,抽成比例可以自行在後臺設定。

第一財經記者在三家店鋪詢問了開發“脫單盲盒”銷售平臺的價格,分別報價199元、1500元和7500元,價格相差極大。而報價最高的7500元的賣家稱,他們可以做小程式,有獨立的伺服器,使用者使用更加流暢,資料更加保密。

深圳一位IT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類似H5網頁版的“脫單盲盒”出售平臺,開發相對比較簡單,一個小團隊從0到1差不多1月就能完成,建成之後,再複製出售給買家,就是分分鐘的事兒。而小程式相對複雜一些,要申請註冊、認證、小程式版本稽核等,手續繁瑣一些,但7500元的價格確實也有點高。

而在這一層層的分銷當中,是否真能如店家所說層層盈利?北京市盈科(深圳)律師事務所鄭博恩律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這個模式類似微商分銷,“脫單盲盒”則是分銷產品,但該性質又與傳銷僅一線之隔。同時,運營這種玩法的小程式,在技術層面很難保證不存在技術漏洞,是否被相關部門監管,儲存資料以及資料安全問題都無法保證。參與該模式風險性較大,如有不慎可能血本無歸還涉嫌違法犯罪。

11月17日,王承洲在某電商平臺上架的“脫單盲盒”出售連結被平臺下架了。下架原因是“店鋪或商品違反平臺違禁資訊管理規則”,違規影響為“立即刪除商品”。面對這個處理結果,王承洲稱,之後會換類目或者標題再試試。

1元脫單盲盒藏玄機“你”在尋找愛情,“他”在尋找商機

同時,鄭博恩提醒,脫單盲盒這類玩法一般會讓參與者提供個人照片、簡介、聯絡方式等,存在一定的個人資訊洩露隱患,給不法分子提供犯罪機會。此類脫單盲盒的個人資訊難以受到相關平臺、部門的監管,如果是線上商家自行收集消費者個人資訊,可能涉嫌違法。同時,如果運營方非法出售消費者的個人資訊,情節嚴重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消費者儘量透過正當途徑交朋結友,不要隨意給出自己的個人資訊,防止騷擾和詐騙。

商家瞄準“一人份”經濟

“城市越來越大,家卻越來越小了……粗略估計,目前有近一億成年人處於獨居狀態。”暨南大學教授馮帥章、助理教授韓昱潔撰文稱,伴隨著“三口之家”的家庭形態消減,獨居一人戶卻正在成長為一股新興力量,從2000年的2。52%、2010年的6。68%,到躍增至2015年的13。15%、2019年的18。45%。“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實。

龐大的單身人口數量,以及由此迸發出的消費能量,也讓“單身經濟”與“銀髮經濟”、“孕嬰童經濟”一起,成為一些商家的青睞物件。

徐東勁也發現,以前去飯店吃飯,經過會看到一些飯店推出“第二份半價”“多人同行一人免單”的促銷,很多超市、便利店也經常以“特惠家庭裝”吸引客人,但如今,他卻經常在一些中高檔超市看到,標註“單身必備”“單身之選”的商品,開始被擺放在顯眼位置。

雖然不經常在家做飯,但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徐東勁仍然在家中置備了迷你電飯煲、單人豆漿機、小型洗衣機等物品。

“都是最近才買的。”徐東勁說,自己以前也想買個電飯煲,但一想到每次蒸米、煲粥都吃不完,就不想折騰,後來在一家電商平臺看到有一人份的迷你電飯煲銷售,就添置了一件,“平時懶得做飯,都是叫外賣,但有時候吃得太多了,太油膩,也想自己蒸個米粥,換換口味”。

也正是諸如徐東勁這樣越來越多“懶得做飯”的90後、00後們,讓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首先成為“單身經濟”的受益者,併為後者貢獻了數以億計的訂單。

1元脫單盲盒藏玄機“你”在尋找愛情,“他”在尋找商機

一份由美團釋出的《2020外賣行業報告》顯示,在日常的點外賣主力軍中,90後、00後等單身人群佔比高達62%。

從堂食到外賣,從線下到線上,從半份菜品、單人食盒、“一人嗨吃火鍋”到一斤裝的大米、200毫升的紅酒……一些商家正在根據單身人群的消費特點,推出有針對性的餐飲業態。

由天貓釋出的《2019-2020國民味道》資料也顯示,2019年“一人食”的商品銷量在天貓同比上漲30%。

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已有184家企業的名稱、經營範圍、產品服務或商標中包含“一人食”。其中,2020年,全國範圍內“一人食”相關企業新增註冊79家,年增速達82。29%。

一些食品公司,甚至為此專門推出了針對單身人群食用的“單身狗糧”薯片,包裝上一條濃眉大眼的狗狗,讓不少單身人士充滿了戲謔般的既視感。

同樣受惠於“單身經濟”的,還有單人電飯煲、單人多士爐、迷你咖啡機、行動式榨汁機、手持熨燙機以及小型洗衣機所在的小家電產業。

記者搜尋淘寶、京東等電商平臺發現,其中一款標註為“一人食”迷你電飯煲,月銷量高達2萬多單,而累計評價則高達11。3萬條。“一個人使用(剛好)夠用,煮飯的話也不粘鍋,使用也方便,煮好都是自動保溫的……”其中一名使用者這樣評價。

以“一人份”為主打促銷概念的小家電,正在迎來迅猛增長。資料顯示,2019年,迷你微波爐和迷你洗衣機的購買人數分別增長970%和630%,迷你洗衣機銷售增速比普通洗衣機高出15%;180升以下迷你冰箱購買人數增長超過33%。

阿里巴巴統計資料也顯示,不少單身者青睞透過“小家居用品”“個性化需求”來提升幸福感,其中,近年來的一人用酸奶機、電水壺、煮蛋器及迷你微波爐、行動式洗衣機等增速均在100%以上,其中,一人用酸奶機的增速,則高達600%以上。

今年11月8日,一份由蘇寧易購與新華財經聯合釋出的《“雙十一”家消費升級報告》也稱,與“一人食”相關的小家電成為消費市場的一股新生力量。以單身人士為核心的獨居人群逐漸成為新興消費市場的主力,他們更關注智慧小家電、宅家品類和寵物小家電。其中,迷你電飯煲、“一人食”陶瓷養生鍋、“一人食”養生壺、小型洗衣機、酸奶機、空氣炸鍋、榨汁杯、三明治機等小家電的銷量不斷持續增長,顯示出單身或獨居人群不可忽視的消費潛力。

相對於婚後家庭需要更多承擔教育、養育子女以及房貸、車貸等支出,單身人群的較小支出壓力,反而促成其較大的消費動力。

艾媒諮詢的一份調研資料顯示,27。3%的單身人群將餐飲美食作為每月的消費大頭,更有71。9%的人表示,自己每月的固定開銷佔收入的20%~60%。

也因此,圍繞單身經濟,不僅衍生出了單人定製旅行、單人婚紗照,也同樣孕育出一些為單身群體提供小且討巧的定製化娛樂服務,譬如迷你KTV、迷你健身房,甚至連人工智慧也開始入局單身經濟,統計資料顯示,2019年,以智慧陪聊為賣點的智慧音箱的全國出貨量高達4500萬臺以上,同比增長109。7%。

在看到單身經濟帶來的巨大紅利後,一些社會資本和上市企業也開始紛紛在這波單身經濟領域裡瞄準自身的細分領域,一些社會機構甚至還為此梳理出了一份“單身經濟概念股”。

人頭營銷?

不過,縱然單身經濟被炒得火熱,但夜深人靜時,徐東勁獨處時的孤獨,卻依舊揮之不去。

“單著身,時間確實是自由,但我也是人,我也有感情啊。”為了排擠內心的孤單,以及來自父母親友的壓力,都迫使不善交際的他,透過線上婚戀交友軟體、參加同城線下活動等方式,一方面填補感情空白,另一方面,也希望找到心儀的另一半。

也因此,當相親盲盒開始在鄭州出現時,這種充滿了機率與好奇感的新交友方式,也開始成為徐東勁的新交友途徑。

但在連續多次拆開盲盒後,徐東勁卻發現,最近幾次付費開啟盲盒,總會發現有“××中介”、“××代購”的頭像,這讓他開始懷疑,缺乏進入門檻的相親盲盒,正在逐漸失去其真正的交友目的,轉而變成一種販賣人頭的低階營銷,這讓他開始漸漸失望起來。

“單身的人多,可能確實是生意人的機會,但我更想從社會學的角度去看這個問題。”鄭州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一位李姓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說,目前社會上正在出現一種鼓勵單身的浪潮,這裡面雖然孕育了商業的機會,但對於整個社會的健康發展而言,卻可能是不利的。“一方面,經濟要長期發展,最大的動力肯定是人力資本,但單身越多,可能生育率下降就會越快,這最終就會導致社會發展動力不足。”

(文中王承洲、丁晨旭、方小姐、周小姐、大栗子等皆為化名)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