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廣東省位於我國大陸最南端,省境東西狹長,版圖極為不規則,省境北部邊界線凹凸不平,與湘贛兩省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比如韶關市北半部就整體突入到了湘贛兩省內部,位於韶關市東北部的南雄市更是孤身插入江西省腹地,市境三面處於江西省的包圍之中,地理位置緊要,有“居五嶺之首,為江廣之衝”之稱。

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南雄市位於廣東省北端,大庾嶺南麓,東與江西省全南縣接壤,南連始興縣,西南角仁化縣,西與江西省大餘縣接壤,北與江西省信豐縣接壤,地處贛粵兩省六縣交匯中心位置。

建縣前

南雄市境,上古時期屬揚州地域南緣,周朝時屬百越之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統一嶺南後設置郡縣,今境屬

南壄縣

管轄,南壄縣治所位於今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境內,西漢統治時期延續不變。東漢建國的當年即公元25年,南壄縣改稱

南野縣

,今境改屬南野縣管轄。

三國時期,南野縣屬吳國統治區域,公元263年吳國為開發嶺南地區,遂分南野縣南境設始興縣,今境改屬

始興縣

管轄。六朝時期,先後劃始興縣地設斜階縣、令階縣、正階縣、安遠縣,今境均屬之管轄。

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湞昌縣

隋朝統一全國後改安遠縣為大庾縣,公元596年大庾縣又併入始興縣,今境復屬始興縣管轄。唐朝武后光宅元年即公元

684年,劃始興縣北境兩鄉之地設湞昌縣

,根據《讀史方輿紀要》 記載,湞昌縣“以湞水、昌水合流” 而名,縣治位於今雄州街道。

唐朝景福二年即公元893年,湞昌縣人

孔閏進士及第,這是南雄歷史上第一個進士

,孔閏為孔子第四十一代裔孫,歷任朝散大夫、袁州刺史等,為嶺南文化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北宋皇佑四年即公元1052年,保昌縣珠璣巷人徐信進士及第,為官直言敢諫,公元1094年蘇軾貶官嶺南時曾造訪徐信,兩人相談甚歡,留下一段文壇佳話。

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南雄州+保昌縣

五代十國時期,湞昌縣屬南漢政權統治區域,公元

920年南漢在湞昌縣設雄州,州縣同治

。公元971年潘美攻滅南漢後,宋朝為與河北雄州有所區別,改雄州為

南雄州

;公元1023年,為避宋仁宗趙禎諱,改湞昌縣為

保昌縣

,仍為南雄州州治所在。

元朝統治時期,保昌縣為南雄路治所,明朝建國的當年即公元1368年,改南雄路為南雄府,南雄府管轄保昌縣、始興縣兩個縣,清朝中前期延續不變,仍為南雄府保昌縣。

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南雄州→南雄縣

公元1807年,南雄府升為南雄直隸州,附郭縣保昌縣被廢除

。中華民國成立後,在全國範圍內廢除州府,

南雄直隸州改為南雄縣

。新中國成立後,南雄侯先後隸屬於廣東省韶關專區、韶關地區,1982年改屬地級韶關市。

1996年6月,撤銷南雄縣,改設縣級南雄市

縱觀南雄市的歷史,秦漢四百多年間屬南壄縣(南野縣)管轄,三國至唐朝前期四百多年間大部分時間屬始興縣管轄,唐朝時於公元684年設湞昌縣,為南雄市建縣之始,距今已有1300多年曆史。湞昌縣宋朝時改名保昌縣,自五代十國起長期為州、路、府治所,即為附郭縣,至清朝時於公元1807年被廢除,前後存在1100多年,“南雄”之名則源於宋朝所設南雄州。

廣東一個49萬人口小縣,被江西省三面包圍

南雄市總面積2326。18平方公里,下轄17個鎮、1個街道,全縣戶籍人口49。24萬人、常住人口33。93萬人,2020年全市GDP總量為116。22億元,經濟社會發展水平不甚理想。

對於南雄市的歷史和發展,你如何看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