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軍“文物醫生”為書畫“治病”近40年

“再過一段時間,待200餘平方米的書畫修復室全部準備就緒後,我們書畫修復師就要到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工作了。”近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書畫修復室內,59歲的書畫修復師楊軍向記者說道。

楊軍提及的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是三峽博物館下轄的一個建築面積約1。8萬平方米的“文物醫院”,位於南岸區丹迴路1號,已於今年6月啟用並對公眾開放。

要說楊軍和文物的故事,得從四十多年前說起了。

1979年,楊軍高中畢業後來到重慶市博物館(三峽博物館前身)實習,1982年轉正後從事書畫修復工作。2017年,楊軍退休後被返聘繼續為書畫“治病”。

歷代書畫珍品,如已糟朽破碎,一經精心裝裱修復,猶如枯木逢春。目前,楊軍已累計修復了100餘件珍貴書畫。

楊軍“文物醫生”為書畫“治病”近40年

▲ 7月21日,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楊軍正在為一幅年畫全色。

楊軍記得,自己最初和書畫修復打交道,是在位於渝中區枇杷山的重慶市博物館。“當時,館舍條件有限,書畫修復條件也比較差。”她笑稱,那時候修復文物,是個體力活兒,不僅要經常跑來跑去接水、燒水,用於清洗畫心,還要舉起鋼鋸、柴刀等工具製作地杆。

何為地杆?“每幅書畫的尺幅不同,在修復和裝裱時,我們要給書畫量身定製卷畫用的圓木杆,它的學名叫地杆。”楊軍介紹,製作地杆時,要用鋼鋸、柴刀等工具在木頭兩側雕鑿出榫頭,用於固定軸頭。

2005年,三峽博物館正式對外開放。一切準備就緒後,2010年,楊軍等書畫修復師來到三峽博物館新的修復室工作。修復人員可以在修復室內接水清洗書畫,使用鋸杆機制作地杆,用洗衣機清洗毛巾,很多工序都變得高效了。

但書畫修復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楊軍介紹,書畫修復的步驟分為清洗畫心、揭畫心、修補畫心、託畫心、上牆、全色等,工序繁瑣,且具有極強的專業性、技術性,還要求修復師有非常豐富的經驗。一幅”患病“書畫從“確診”到“出院”,要經過數十道工序,修復時間短則一個月,長則數月。

讓楊軍感到欣慰的是,現在,由於有了專業的恆溫恆溼裝置以及燈具等,她修復的不少珍貴書畫都重獲新生,一一和觀眾見面。

如正在三峽博物館“抗戰歲月”展廳展出的國家一級文物《1940年文工會成立時的簽名軸》,該文物修復前汙跡滿面。經過楊軍等人修復,簽名軸上的絕大部分簽名和印章變得清晰可見,這件文物得以更好的”面貌“向觀眾講述中共中央南方局開展統戰工作的歷史。

三峽博物館書畫廳還舉辦系列展覽,按照主題“曬”出館藏書畫。“在展覽中看到自己曾經的‘患者’重新煥發光彩,我感到十分欣慰。”楊軍說。

如今,隨著時代發展進步,三峽博物館的文物修復有了更加嶄新的面貌。楊軍說,位於南岸區的三峽文物科技保護基地配備了多個高精尖“黑科技”裝置,能夠精準分析各類文物的構成成分。觀眾還可以走進基地,透過透明玻璃、攝像頭等“無死角”觀看文物修復過程,和“文物醫生”零距離對話。

宣告:除原創內容特別說明之處,推送稿件文字、圖片及影片均來自網路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絡我們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