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這是不少人談及《金剛經》的第一印象。其優美的文辭、曉暢的翻譯、玄妙的義理賦予了它顯赫的聲名。“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

然而作為佛教般若系的核心,其智慧又往往難以理解,如“佛說般若,即非般若,是名般若。”那到底“般若”是不是“般若”呢?

■經文結構

《大般若經》記述了佛陀的十六次講法,其中前五次專談從發菩提心直到成佛的階位與觀行,可見發菩提心在修行中極為重要。

作為《大般若經》的心髓,《金剛經》便是以發菩提心為核心。圍繞著這個核心,須菩提請佛陀為眾生開示如何降服妄想煩惱,從而安住在菩提心上。

《金剛經》就是佛陀對這兩個問題的解答。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善男子、善女人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發菩提心

“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即是“發菩提心”,也即發成佛的心。這是承載廣大菩提行的基石,也是成就菩提佛果的柱礎。

諸菩薩藉此得以廣度群生,十方諸佛藉此得以護念、付囑諸菩薩,使得佛法弘傳千年、流化不絕。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因為沒有佛陀的護念,初發心的菩薩固易退失菩提心而不續修大行;沒有佛陀的付囑,久修行的菩薩也會深入禪定而不外出弘法。

因此,須菩提在提出疑問前首先讚歎了佛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

■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發菩提心是如此重要,但對於修行者而言卻很難安住在菩提心上,這是因為心一直向外馳散,勞碌於煩惱妄想之中。

只要降服此心、遣除妄念,撲滅煩惱,自然就可安住於菩提心上。因此面對須菩提\“應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這兩個問題,佛陀先略答了第二個問題。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應如是降服其心

佛陀說菩薩要這樣降服其心——面對一切眾生,都要一視同仁地度化他們,幫助他們達到滅盡煩惱的清淨境界。

同時,也不要執著的以為有能度眾生的我(著我相),有能為我所度的人及眾生(著人相、眾生相),有我、人、眾生相的恆時存在(著壽者相)。簡單來說就是“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應如是住

隨後佛陀略答了第一個問題——要想安住菩提心,就要去行菩薩行。雖然菩薩度生的法門無量無邊,但總不出六度,於是佛陀在此開示離相佈施。

佛陀之所以在此處強調離相佈施,是因為我們的心本就因視覺、嗅覺、聽覺等感官而向外馳求,生起種種慾望煩惱,若在行佈施時,仍執著於有佈施的施者、所佈施的物件、以及佈施的物,正如雪上加霜。

世人不明白這點,所以總是執著於這三方面,因此所獲只是屬於世間的福德,不能成為成佛的資糧。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一個小測試:可以身相見如來不

佛陀略答降心須離相、住心須無住後,為了測驗大家到底聽懂了沒,便提了一個小問題——能不能透過佛陀莊嚴的三十二相、或是日常生活中顯露的身相見到佛陀?

對此須菩提很有發言權,因為佛陀曾於忉利天下降人間後,有善信因為“第一個”迎接到佛陀而沾沾自喜,而佛陀卻說見佛的第一人是遠在居所入定修行的須菩提。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佛陀以正法為身,而正法是永久、普遍的絕對真理,因此佛陀曾說見法如見佛,而須菩提於定中得見正法,也就見到了佛陀的法身。

正因為有這段經歷,須菩提如是回答:“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

■《金剛經》三段論

但眾生在諸相上向以來執著慣了,須菩提擔心他們乍聽諸相非相,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會無法接受,因此請問佛陀。

為此,佛陀說不光是諸相非相,就連我現在所說的法屆時也應舍離,就好像划船渡河,到岸後就應該離船上岸。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隨後,佛陀展開了大段的“佛說。。。即非。。。是名。。。”也即著名的《金剛經》三段論,此處僅略舉一例說明。

佛陀問須菩提:假如有人的身形像須彌山一樣大,他的身體是不是很大呀?“須菩提如是回覆:“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為什麼這個須彌山一樣的身體對於我們而言明明很大,須菩提卻先予以否定,再予以肯定呢?

一部《金剛經》的正確開啟方式,你知道嗎?

因為“大”這個定義是我們人為選擇了參照物,透過比較其他事物的形體所得來的概念,如果離開了參照物,又哪裡有大小可言呢?

又或者像我們常用黃色、紅色的顏料來畫太陽,但太陽的顏色真的是紅或黃嗎?這只不過是我們為了表現太陽、方便他人理解而以紅黃兩色作為太陽顏色的代表。

三段論也是如此,佛說的大身實際上並非實有的身體,但為了方便大眾理解,才假借一個概念,稱之為大身。這正如佛陀開示的法舟比喻,佛陀所說的不過是便於我們理解的方便法,可以藉此渡河,但當我們到了彼岸,就應該不再對此執著。

隨後佛陀為須菩提詳說該如何安住、如何降伏其心,而須菩提聽後便請求佛陀開示這部經書的名字以便流通。

只聽佛言:“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免費結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