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尿酸被子、量子護膚、石墨烯內衣……高科技忽悠幾時休!

科技日報記者 崔爽

又是一年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

量子護膚、量子水杯、石墨烯內衣、玻尿酸被子……過去一年,打著高科技旗號的產品依舊層出不窮,也不乏有人買單。

說到底,這類產品之所以屢禁不絕,不僅是商家成功地玩了概念,更是利用了高科技之於普通人的神秘感和人們對科學的信任。

玻尿酸床品:從回潮率看,舒適度不如全棉

上網搜尋玻尿酸床品的訊息,可以追溯到兩三年前。彼時,玻尿酸概念正火,除了常規的護膚產品,玻尿酸床品、玻尿酸被褥也在市面上出現。

記者近日開啟購物網站,搜尋玻尿酸被子,發現在售商家依然不少,價格在幾百元不等,宣傳的辭令無外乎邊睡覺邊補水、睡覺等於敷面膜。

玻尿酸被子、量子護膚、石墨烯內衣……高科技忽悠幾時休!

在某網購平臺搜尋“玻尿酸床品”所顯示的產品。

產品宣傳頁面寫著:玻尿酸學名透明質酸,透明質酸分子能攜帶500倍以上的水分,是當今公認的優質保溼成分,廣泛應用在保養品和化妝品中。透明質酸具有特殊的保水作用,被稱為理想的保溼因子,把玻尿酸搬到床上,讓你一邊睡覺一邊美容。

聽起來誘人,但其實早在2019年,就有專家做過闢謠實驗。

有電視臺記者在網上購買了玻尿酸面料的床品,上面標註能夠鎖水保溼。商家稱面料加了玻尿酸,摸起來更柔軟,具有吸溼放溼效果。

專家表示可以透過實驗來驗證,回潮率值越大,吸溼率越高,保水性越好。

比如說滌綸和棉兩種材質,滌綸的保水性特別差,棉的保水性特別好,所以棉穿起來會更舒服。按照商家所說,加入玻尿酸也是想改進舒適性,可以參照回潮率的測試方法來驗證玻尿酸面料的效果。

回潮率=(溼重-乾重)/乾重,實驗顯示,玻尿酸枕套乾重95克,溼重307克,回潮率為2。23。

全棉毛巾的乾重95克,溼重612克,回潮率為5。44。

因此,全棉毛巾回潮率更高,用起來也更舒適。相比之下,玻尿酸床品效果並不如人意。

量子護膚:院士已經親自打假

打著量子技術噱頭的產品就更多了。近日甚至“逼得”中科院院士、量子科技領域領軍人物潘建偉親自打假。

對於不少護膚品掛名“量子”,潘建偉稱:量子護膚如果宣稱用了“量子技術”肯定是假的,“護膚品真的好的話,不需要掛量子,掛了這個肯定不是特別好的護膚品。”

他也說,量子確實比較時髦,所以大家都喜歡掛個名。

玻尿酸被子、量子護膚、石墨烯內衣……高科技忽悠幾時休!

圖片截自央視直播影片

量子(quantum)是現代物理的重要概念。即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量子化現象主要表現在微觀物理世界。

號稱5分鐘看10萬字的量子波動速讀、喝1斤白酒不頭疼的量子水杯,頂著量子頭銜的產品效果被說得神乎其神。

事實上,量子技術目前最主要的體現是在通訊領域,從手機、電腦、網際網路、衛星導航到全球都在加速研發佈局的量子通訊網,這項不明覺厲的技術暫時還沒有與日用品扯上關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博士林梅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目前除量子通訊應用於金融安全等領域,其他量子技術都在研發階段,沒有應用於民用領域,而且量子技術對試驗環境要求相當苛刻,一般民營企業根本無法達到,因此標榜“量子”的產品都是打著量子旗號的虛假宣傳。

總之,所謂“量子+生活”的產品幾乎都是騙人的。

石墨烯:做衣服要打個問號

相比於量子,石墨烯技術在生活中應用更廣,一定程度上解釋了“石墨烯內衣”的熱賣。

在購物網站搜尋該品類,發現商家都宣稱該內衣有抑菌、抗菌功效,甚至有“抗疲勞”、“防止紫外線”等本事,價格不誇張,聽起來又厲害,不少商品賣得很火。

石墨烯自被發現以來,由於其優異的效能和良好的應用前景,被冠以“新材料之王”的頭銜,被青眼相待。

玻尿酸被子、量子護膚、石墨烯內衣……高科技忽悠幾時休!

圖源:視覺中國

目前,石墨烯產業研究方向主要是圍繞電子、能源環保、健康等領域發展,被廣泛應用於電池電極、超級電容器、半導體器件、新一代顯示屏、電晶體等工業製造方面。

但是,用石墨烯做內衣,要打個問號。

石墨烯是單層碳原子組成的平面結構,一毫米的厚度大概就有300萬層,它有很特殊的性質,比如導電、導熱,而且它特殊的性質只在單層的時候表現最好,目前石墨烯的製備並不容易,成本也很高。

有專家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石墨烯從形態上有少層有多層,單層石墨烯製備成本很高,工業中用得很少,多層石墨烯成本相對低很多。

從商家的宣傳來看,用石墨烯做衣服的意思更接近於在常規化纖衣物中新增少量石墨烯粉。而非純用石墨烯,畢竟據業內人士估算,如果用完全單層的純石墨烯來做一件內褲,價格至少要幾億美元。

據專家解釋,科學實驗證實,石墨烯材料紅外發射率高,吸收紫外線的本領更強,有一定的抗菌、抑菌實驗效果。因此如果真在衣物中添加了石墨烯材料,可能產生一定抗菌效果,但市面上買的石墨烯內衣成分如何,普通消費者難以判斷,很可能花冤枉錢。

總之,消費者要擦亮眼,不要被“高科技安慰劑”迷了眼。

編輯:劉義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