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野望終於浮出水面

華為到底造不造車?這個疑問和擔心已經在汽車圈裡持續很長時間了,到昨天為止,這個問題算是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答案:華為不造車,但他選擇讓賽力斯代工造車!

12月2日,賽力斯在重慶正式釋出了全新汽車品牌AITO,與這一品牌同步官宣的是其純電驅增程平臺(DE-i),它將實現1000+km起步的續航能力。而最為業內關注的HarmonyOS智慧座艙將在AITO旗下12月23日正式釋出的首款新車上搭載。

至於為何選在此時釋出新品牌,一位知情人士分析說,華為近來一直意圖加快打造自己的智慧汽車生態,所以此次希望透過AITO旗下的首款新車成功打個樣,以吸引更多的車企進入華為汽車生態當中。

賽力斯(輪值)總裁許林在致辭中表示:“AITO致力於為每一位使用者,打造全新高階智慧汽車。把智慧帶入汽車,讓汽車更智慧。”按照許林的解讀,“智慧”只是汽車在智聯出行時代要達成的初級階段,實現了使用者需要什麼功能就提供什麼功能的訴求;而“智慧”才是高階階段,具有更多的前瞻性,可以主動向使用者提供可能需要的功能。

從許林的發言可以看出,賽力斯已經找準自己的前進方向,全力“押寶”智慧和智慧兩個概念,所以AITO的品牌口號是“Adding Intelligence to Auto”。為了實現汽車的智慧化,進而再向“智慧化”進化,賽力斯總結了結合華為ICT(資訊通訊)、智慧出行等領域前沿技術建立的4項優勢——智慧、技術、品質、安全。

華為常務董事、消費者業務CEO、智慧汽車解決方案BU CEO餘承東在影片講話中表示:“從AUTO到AITO,只有一個字母之差,差別的是智慧化、智慧化的體驗。華為先進的ICT技術及智慧汽車解決方案,將會幫助AITO給消費者帶來極致的、智慧化的出行體驗。”

緊接著,華為智選車業務部汪嚴旻還在釋出會現場公開展示了華為下一代鴻蒙車機的操作介面。他表示,華為將為智慧汽車提供五大解決方案:智慧駕駛、智慧網聯、智慧座艙、智慧電動、智慧車雲,而這些優勢無疑都將成為AITO品牌的核心競爭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華為與賽力斯的合作並不侷限在智慧座艙層面,而是從研發智造到銷售服務的全鏈條深度合作,這與上半年釋出的華為智選SF5所採用的華為Inside模式顯然大為不同。

在華為inside模式中,華為的角色是零部件供應商,品牌和產品定義權仍掌握在車企手中。而對於AITO,華為卻是從頭到尾的主導者。具體來說,無論是華為鴻蒙生態的賦能,還是賽力斯自研三電技術、4。0智慧工廠以及晶片級的隱私安全保護,華為都是全方位的介入,包括在售後服務方面,AITO也同樣依靠華為強大的營銷服務體系。

此前有媒體報道,一位資深華為汽車員工稱北汽極狐、長安的華為版車型,以及未來廣汽的合作車型,都將進入華為智選渠道。但目前能夠與華為合作深入到這一步的,只有賽力斯。因此,甚至有業內人士直接指出,AITO就是華為自己造的一款車,賽力斯的角色只是負責代工生產。雖然從結果來看,華為還沒有打破自己“不造車”的承諾,但賽力斯顯然已成為華為現階段最親密的汽車品牌。

此外,賽力斯不僅公開了其下一階段的產品計劃——除現有的中型豪華SUV之外,未來將推出一款中大型豪華SUV和一款中型豪華純電SUV,還在釋出會上官宣了AITO品牌的目標:5年內成為全球新能源汽車TOP 3品牌。

公開資料顯示,在剛剛過去的11月,蔚來、理想、小鵬、哪吒等造車新勢力都已經達成了月交付量破萬的成績;廣汽埃安、上汽通用五菱、吉利、長安、比亞迪等老品牌也早已在新能源市場建立了穩固的基盤;合資品牌同樣不甘落後,以大眾ID。車系為例,也已經在國內市場實現了連續三個月交付破萬;而一直位居榜首的特斯拉,市場體量之大更是無需贅言。

賽力斯想要在這樣一個競爭局面下用5年時間躋身全球三甲,難度可想而知,可賽力斯這般迷之自信又是從何而來?

據媒體報道,餘承東在華為內部定下了明年銷售30萬臺汽車的目標。餘承東稱,華為賣車的優勢在於,在國內擁有5000多家高階體驗店,覆蓋幾乎每一座城市的人流密集區。與此相比,寶馬、賓士等傳統豪華車品牌的4S店普遍在郊區,最多也只有600多家店,特斯拉、蔚來汽車等造車新勢力的店雖然建在市中心,但最多隻有200多家店。

在這個巨大優勢下,作為第一家入駐華為優選的品牌和首款華為全面主導的汽車品牌,華為自然會全力相助,不容賽力斯有失,這也許就是誕生僅5年多的賽力斯許下一番豪言的底氣所在。

作者:潘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