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寫絲路新篇章】絲綢古道綠能湧動

央廣網敦煌10月12日訊息(記者 樊永濤)10月10日起,央廣網記者全程參與由中央網信辦網路傳播局主辦的“協同發展向西望續寫絲路新篇章”網路主題宣傳活動,本次活動以集中宣傳好絲綢之路經濟帶西北沿線省區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加強開放合作、實現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宗旨,深入展示沿線各地堅持國內國際雙迴圈互相促進,著力打造內陸改革開放新高地的積極舉措和典型經驗,本網從今天起刊發系列報道【續寫絲路新篇章】。

曾經,一條向西延展的古絲綢之路,承載了人們對於遠方所有的激情和想象;今天,生活在這裡的人們用勤勞的雙手、拔新領異的姿態重新連線世界。

【續寫絲路新篇章】絲綢古道綠能湧動

橫亙在甘肅、青海兩省之間的祁連山脈 (央廣網發 樊永濤攝)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橫亙在甘肅、青海兩省之間的祁連山只是一個地理課本里的名字。它懷抱3000多條冰川,這些冰川融水匯成大通河等多條河流,向北滋潤出河西走廊的勃勃生機併產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通道——絲綢之路;向南挽起青藏高原,把西部和中原地區連為一體,勾勒出南走成都連河南道,西北過敦煌到西域,西南通吐蕃達印度的絲綢之路青海道。

越過烏鞘嶺,進入河西走廊,一路大地蒼茫,皚皚雪山和土黃戈壁相互映襯,延續著亙古未變的顏色。天闊雲高,黨河水清。在敦煌,讓人流連忘返的不僅是東西方藝術匯聚的莫高窟,還有一望無際的“清潔能源海洋”。光和風是戈壁灘的主人,在敦煌市郊區,一個佔地2。18萬平方公里的光電產業園區矗立在戈壁荒漠之上,一排排光伏電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將充足的光能轉化為“綠色電流”,源源不斷匯入電網。敦煌是全國首批高比例新能源示範城市之一。目前,園區已入駐各類企業34家,其中光電企業30家,裝備製造及服務企業4家。逐步形成了以太陽能發電為依託,以風力發電機組的生產維護等裝備製造業為補充,以新能源應用推廣為平臺,以建設國家級多能互補新能源綜合示範基地為目標的綜合性產業園區。

【續寫絲路新篇章】絲綢古道綠能湧動

10月11日,首行節能100M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專案利用定日鏡打出“協同發展向西望續寫絲路新篇章”字樣。(央廣網發 陳沛辰攝)

幾公里外,一座高大的光熱發電塔將太陽光轉化為人們可以利用的電能,這是首行節能100M瓦熔鹽塔式光熱發電專案。圍繞著260餘米的吸熱塔,12000面定日鏡吸收著日照賦予的每一束能量。專案自2018年12月併網發電以來,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35萬噸,設計年發電量達3。9億度,是一種長時間、低成本儲熱,可調峰、可排程的低碳電力。這個專案驗證了太陽能熱發電“看天吃飯”的缺陷,實現了連續24小時連續發電的優勢和價值,更為這個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路向東,抵達玉門市,連霍高速旁一座座高大的風車高聳入雲,這裡人們將風轉化為人們可以利用的電能。風電裝置的內部,裝有探測風向的感測器,它會讓葉片始終迎著風的方向,巨大的葉輪隨風舞動,將風能轉化為電能送到千家萬戶。

不僅是河西走廊,記者從9月23日在甘肅省蘭州市舉行的第四屆“清潔能源發展與消納”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甘肅省風能、太陽能等資源技術可開發量達2億千瓦,現有新能源裝機、發電量佔比分別達42%、21。6%,均排名全國前列,新能源利用率95。28%,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人們所認知的絲綢之路,是經武威、張掖、敦煌一線直通西域的主幹道——河西走廊道,這一路被祁連山與合黎山、龍首山等山體夾峙,平坦地帶狹長,是一條線。而在祁連山以南的青海省,絲綢之路青海道則是網路狀分佈,歷史上的吐谷渾、唃廝囉時期,這裡具有與河西走廊線同等重要的樞紐地位

翻過日月山,進入青藏高原牧區。一出海南州藏族自治州共和縣,就會看到一大片風蝕丘陵狀的地貌,當地人把這裡叫做塔拉灘。塔拉灘廣闊而又幹旱,由三個臺階狀地形組成,分別叫做一塔拉、二塔拉、三塔拉。荒涼,曾是這裡的代名詞,如今它“搖身一變”成為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發展欣欣向榮。

從2012年起,利用塔拉灘太陽能資源富集區的優勢,海南藏族自治州著力推進生態光伏園區建設,發展光伏產業,從此一個清潔能源的“藍色海洋”在這裡誕生。時至今日,園區已累計投資76億元,建成110千伏升壓站17座、330千伏彙集站10座、750千伏雙迴路變電站3座。與此同時,青海省首條特高壓外送通道“青海-河南±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也在2020年6月全線貫通,“空中走廊”從園區出發,實現了“綠能”外送。

【續寫絲路新篇章】絲綢古道綠能湧動

青海省海南州藏族自治州共和縣的清潔能源的“藍色海洋”(央廣網發 樊永濤攝)

大自然與這片土地結下不解之緣,賦予了光、風、地熱等獨特資源優勢。今天,由於光伏板的阻擋,風速和蒸發量得以降低,土地涵養水源能力持續增強,按時用水清洗光伏板,更是加快了下方植被的生長。

由於水力發電有較強的穩定性,人們探索出了目前全球執行最大的“水光互補”專案——“青海省海南州共和縣塔拉灘85萬千瓦龍羊峽水光互補光伏發電專案”。專案依託幾十公里外的龍羊峽水電站,結合太陽能資源特點及光伏發電特性,人們將光伏電站和水電站整體作為“虛擬水電”進行綜合執行控制,把原本不穩定光伏電源,透過水電調節為均衡、優質、安全和電網友好的電源後送入電網。專案的建成投運,填補了國內外大規模水光互補關鍵技術的空白,為清潔能源提供了新型的能源互補發展模式。

青海清潔能源資源品類齊全,開發優勢顯著,開發潛力巨大,近年來,青海依託資源優勢,清潔能源發展處於全國領先地位。在9月28日,青海省釋出《青海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行動方案(2021至2030年)》。方案稱:“十四五”及未來一個時期,青海將從源、網、荷、儲、科技、體制6方面,透過實施清潔能源開發、新型電力系統構建、清潔能源替代、儲能多元化打造、產業升級推動、發展機制建設“六大行動”,聚力打造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亙古的絲綢之路,曾湧現出許多時代契機,直到今天,人們仍然相信這片土地蘊藏的潛力。綠色產業、光熱發電、水光互補……這些新興能源在得天獨厚的地域優勢支撐下,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和利用。協同發展向西望、續寫絲路新篇章,這些綠色能源湧動著人們對奮進的渴望,也寄託著一個國家對永續發展的嚮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