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國之病:人類再大,也大不過天

1644年,正月,北京出現罕見的大風霾,震屋揚沙,咫尺不見。

三個半月後,李自成攻破北京城,當天,大明崇禎皇帝朱由檢自縊在煤山上。陪著他一起死的,僅有太監王承恩一人。

場面淒冷。

1645年,農曆五月,清軍進逼南京。

柳如是勸錢謙益與她一同投水殉國,錢謙益回答說,水太涼。

一個王朝的覆滅,似乎只有冷氣逼人,刻骨銘心。

史學家史景遷說過,1600年的中華帝國,是當時世界上所有統一國家中疆域最為廣袤、統治經驗最為豐富的國家,但不到五十年時間就將自己的王朝斷送於暴力。

▲電影《大明劫》劇照

1

明朝末年,自然災害頻發。當時人都在懷疑,這個王朝走到這一步,是不是受到了天譴?

具體表現很多。比如,特大幹旱發生的頻率,明朝中後期遠高於前期。據不完全統計,崇禎在位的17年中,全國各地竟發生了14次特大幹旱,各地“餓殍遍野”“人相食”的記載十分常見。

雖然乾旱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罕見,但明朝中後期乾旱範圍之廣、程度之嚴重,觸目驚心。

崇禎十三年(1640)的乾旱,是千年一遇的大旱,也是中國自漢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事件。

在這一年前後的兩次乾旱事件,也絕非等閒之輩:崇禎十二年(1639)的乾旱是百年一遇級別,崇禎十四年(1641)的乾旱是五百年一遇級別。

旱災波及華北、西北地區,受災人口極其廣泛。許多地方,更是連年受災,百姓生產生活遭遇四連擊、五連擊,甚至九連擊。

▲除長沙、九江外,其他旱災嚴重的地區都在北方

崇禎二年(1629),官員馬懋才上《備陳大飢疏》,裡面講到了陝北的天災情況,嚴重程度堪稱全國之最。他說:

臣鄉延安府,自去歲一年無雨,草木枯焦。八九月間,民爭採山間蓬草而食。其粒類糠皮,其味苦而澀。食之,僅可延以不死。至十月以後而蓬盡矣,則剝樹皮而食。諸樹惟榆樹差善,雜他樹皮以為食,亦可稍緩其死。

迨年終而樹皮又盡矣,則又掘山中石塊而食。其石名青葉,味腥而膩,少食輒飽,不數日則腹脹下墜而死。

最可憫者,如安塞城西翼城之處,每日必棄一二嬰兒於其中。有號泣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糞土者。至次晨,所棄之子已無一生,而又有棄子者矣。

更可異者,童稚輩及獨行者,一出城外便無蹤影。後見門外之人,炊人骨以為薪,煮人肉以為食,始知前之人皆為其所食。而食人之人,亦不數日後面目赤腫,內發燥熱而死矣。於是死者枕藉,臭氣熏天。

乾旱不是孤身而來,它還伴隨著蝗災、瘟疫等災情。

明代中後期發生了兩次大瘟疫,分別在1586—1590年和1640—1644年。

與明代末期持續乾旱同步的第二次大瘟疫,程度尤其嚴重。在這些瘟疫中,鼠疫的危害程度非常大。明清之際華北三省的死亡人口中,至少有500萬以上的人口死於鼠疫。

▲明末的兵荒馬亂與瘟疫相伴而行

2

這些災害,都是極端氣候造成的。

明朝末年處於小冰期的寒冷期,冬季平均溫度比現在要低2℃左右。

小冰期開始於13世紀,之後經歷了相對溫暖期,在16世紀中葉到19世紀中葉達到鼎盛。

在我國,通常將15世紀後期至19世紀末氣候寒冷期作為小冰期,由於這一時期恰是明清時期,因此也稱為“明清小冰期”。

不要小看一兩度的氣溫下降,在農業社會,這點氣候的非正常變化足以摧毀整個社會的生產基礎,極大地削弱國家的經濟實力,同時連鎖產生各種社會不穩定因素。

馬懋才在上疏中講了人相食的慘狀後說,當地百姓中,那些不甘餓死的人,開始鋌而走險,相聚為盜。即便被官府抓獲了,也不後悔,公開表示:“死於飢與死於盜等耳!與其坐而飢死,何若為盜而死,猶得為飽鬼也。”

每個人都是理性人。當極端的自然氣候造成了大饑荒,他們會選擇冒險起義,尋求自救。

於是,如火如荼的農民起義最早從受災最嚴重的陝北爆發。

高迎祥在陝西自立為闖王,率眾起義。朝廷正規軍早期面對起義之眾還能保持優勢,但每當剿匪勝利在望,寒冷及其連帶的饑荒就會把更多無路可走的百姓推向起義軍的陣容,形成“野火燒不盡”之勢。

1631年,李自成投奔了高迎祥。七年後,李自成被圍剿,只剩十八騎突圍。次年,他再次起兵的時候,被官軍包圍在四川巴西、魚復山中,差點絕望自殺。

不過,當李自成突圍成功,進入河南後,對崇禎而言,已經等同於放虎歸山。那時的河南,正遭遇大旱,李自成將掠奪來的財物用於賑濟饑民,從而輕而易舉擁有了人民的汪洋大海。更不要說“迎闖王,不納糧”的口號,具有多大的誘惑力了。

李自成的隊伍不斷擴大,哪裡有災情,哪裡就有他的新生力量。

▲李自成造反成功,是因為寒冷和乾旱為他輸送了新生力量

3

小冰期的寒冷,不僅影響明朝的腹地,同樣影響明朝的邊疆。

此時活躍在東北的女真族強勢崛起,並最終實現了明清易代,看似偶然,實則必然。

1615年,在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後金政權之前,嚴重的糧食危機已經威脅到他的軍隊和人民。這種危機一直持續到清軍進入北京為止。

從某種程度上說,正是氣候危機逼迫著女真族不斷進取。

有學者對氣候變化與中國北方民族政權疆域南界的緯度變化進行過統計分析,發現“遊牧民族的階段性南下及其南遷的幅度,都與氣候的週期性變化及其變化程度存在著大體同步的共振關係”。

氣候寒冷時期,溼度降低,容易引起連年旱災,會使牧草的生長受到影響,土地沙漠化現象嚴重,草原的生態環境受到破壞,遊牧民族的生產受到摧毀,需要南遷尋求生存的機會,形成對中原農業民族的威脅。

努爾哈赤對明朝發動戰爭,最初的動機很明顯,就是要掠奪資源,渡過饑荒。皇太極透過發動兩次對朝鮮的戰爭,將朝鮮納入自己的管轄,也是為了獲取更多的糧食。

歷史學者王景澤在論文中指出,皇太極與努爾哈赤一樣,沒有因為饑荒而排斥蒙古族,相反,利用天災積極拉攏度災艱難而又亂作一團的蒙古貴族,在與明朝的爭奪中,將多數蒙古部落化為羽翼。

皇太極更加聰明的是,他比較成功地解決了與漢族的關係,在一定程度上爭取到了遼東漢族的支援。人心向背對他越來越有利。

再回頭看看崇禎這個時候在做什麼。他表現得很勤勉,號稱是明朝中後期最勤政的皇帝;他想挽救整個王朝於頹勢,卻至死不肯動用自己的一絲利益;他難以放下他的極端權力,並在政治平衡術中一次次加重他的猜疑,多少帝國名將最終被棄之如敝屣……

民心散了,官心也散了。李自成的起義軍打到北京城下,守軍沒有錢餉,不願作戰。崇禎著急得不行,要求大臣和皇親國戚都來捐款。但在發了飆之後,最多的一個才極不情願地拿出2萬兩銀子。等到李自成攻下北京後,這些權貴們被逼交出的錢財卻多得多。

天災難以避免,但如何應對天災,則是人力可以左右的。後金(清)在凝聚力中克服天災,明朝則在人心思變中迎來災荒。

同樣的自然災害,不同的應對,導致了截然相反的結局。這或許就是明清易代的關鍵密碼。

▲努爾哈赤對明朝發動戰爭,是為了掠奪資源躲過饑荒

4

史學家李伯重把明朝滅亡納入“十七世紀全球危機”的範圍進行研究。這個時期確實是世界歷史上最不安定的時期。據不完全統計,在1635—1666年的30年之間,世界各地共發生大規模叛亂與革命共49次,其中歐洲27次,美洲7次,亞洲和非洲共15次(其中包括了李自成起義)。

氣候變化,進入小冰期寒冷期,是“十七世紀全球危機”的導因。

還有學者將天災與人禍相結合,從定量化的視角解析明亡原因,認為明朝滅亡的各種因素中,自然災害因素佔55%,人為戰亂因素佔45%。

明代華北平原及其周邊地區,是響應氣候變化的敏感區域。

明末氣候變冷導致災害頻發、資源銳減和環境惡化,直接造成糧食減產、米價飆升和饑荒蔓延,間接引發戰爭動亂和財政崩潰。這對於生產力不發達的農業社會,可選路徑便是透過改造人類社會的結構以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比如改朝換代。

▲秦漢以來中國氣候變化圖

縱觀中國歷史,明朝亡於氣候變冷並非孤例。

從某種程度上講,明朝政權的建立,就是得之於氣候變冷。1350年前後,氣候變冷後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1351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朱元璋參加紅巾軍,1368年攻陷元大都,一個新的朝代誕生。

其他重要朝代的興衰同樣難逃氣候定律。比如唐朝衰落於寒冷期及其導致的乾旱;金滅遼和北宋,也發生在氣候驟寒的時期。

人類社會再大,始終大不過天。

無論時代如何發展,人類一定要對大自然保持敬畏之心,否則難逃被大自然反噬的宿命。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