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醫學影像千億長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為何能滾起雪球?

當下,國內解決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的方法有兩種,一是擴大供給,二是提高效率。第一條路是政策調控的重點,第二條路給了不少商業公司巨大的發展前景,這也成為“AI+醫療”的思維起源。

在這個過程中,不同醫療領域的細分需求催生了醫療AI的不同發展路線。一批玩家闖進來,形成不同的打法,其中既有阿斯利康這種傳統巨頭,也有自主發展的後起之秀——9月22日,北京鷹瞳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鷹瞳科技)透過港交所聆訊,“醫療AI第一股”塵埃落定。

可以預見的是,AI技術尚處於生長期,醫療AI還有很多細節要迭代最佳化,很多模式要尋求革新,這將是一次長跑。

鷹瞳科技的領跑密碼

當下,從應用深度上來說,醫療AI賽道仍處於發展初期,但這無法掩蓋它的光芒。今年以來,醫療AI公司紛紛展開上市計劃,競爭氣息越發焦灼。9月22日,鷹瞳科技在港交所先聲奪人。

對醫療AI這類高精尖賽道,判斷公司是否能脫穎而出的標準有兩個,一是技術能力,二是商業化水平。從招股書看,鷹瞳科技這兩方面的表現如何?

商業化上,最新招股書顯示,2021年上半年,鷹瞳科技營收達4947。7萬元,已超過2020年全年4767。2萬元的營收。另外,鷹瞳科技的客戶數量由2019年的46名增長至2020年的85名,表明其商業化水平還在持續提升。對醫療AI這種未來賽道而言,這一點十分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公司本身搶到了市場首發門票,並且擁有了自主造血的能力,借長坡厚雪滾起自己的雪球成為了可能。

那麼,為什麼是鷹瞳科技先行出線?結合其招股書,以技術能力為主的各項能力體現了更多價值。

首先,越是精深高階的領域,對先發優勢的要求越高,技術與商業化,“早”都是優勢。

成立於2015年的鷹瞳科技是中國首批提供人工智慧視網膜影像識別的早期檢測、輔助診斷與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的公司之一,早於醫療AI大規模爆發的2016年。另外,醫療AI這個複合賽道的門檻並不低,資金與技術都是考驗,鷹瞳科技擁有復星、禮來、中信、平安等深厚融資背景,天使輪之外的7輪融資代表其能力受到資本高度認可,並具有充足的資金儲備,流動性無憂。

AI醫學影像千億長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為何能滾起雪球?

需求起家,技術立業,市場開啟商業化空間,真正拆解鷹瞳科技得勝之道,可總結為“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

在專業化上,鷹瞳科技做出了一系列深入研究,根據招股書,鷹瞳科技在《柳葉刀》系列、《英國眼科學雜誌》等世界級權威同行評審科學期刊上,以及MICCAI等一些頗具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學術會議發表了超過20篇論文。

另外,它的視網膜影像資料庫包含約370萬張完整的真實世界使用者視網膜影像和相對應的多模態資料,與清華長庚醫院、上海市五官科醫院等均有醫療合作,這帶來了難以突破的應用壁壘和持續最佳化AI表現的資源底蘊。就在8月28日,國際知名期刊Science Bulletin雜誌還線上發表了北京大學臨床研究所與鷹瞳科技的研究成果,結合人工智慧技術和眼底照片資訊預測國人未來10年發生心腦血管病風險。

在精細化上,鷹瞳科技充分考慮醫療領域的技術特性選擇戰略路線。一方面針對基礎的視網膜病變研究深層次技術,並開拓新的產品應用領域,自主開發核心產品Airdoc-AIFUNDUS (1。0)作為一款人工智慧醫療器械軟體(「SaMD」),獲批用於輔助診斷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另一方面還有一條產品線涵蓋其他針對青光眼、白內障、ICVD與ASCVD等七款SaMD與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服務視光中心、保險中心、藥房等多場景客戶。

在特色化上,鷹瞳科技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軟硬體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者。它的便攜硬體裝置主要包括三款自主研發的眼底相機,軟體則是輔助診斷SaMD和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招股書顯示,目前鷹瞳科技擁有152項專利及專利申請,這其中包括中國的34項獲授專利及118項專利申請,以及6項已釋出PCT申請。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2項專利及專利申請以及2項已釋出PCT申請均與其核心產品有關,顯然,這為鷹瞳科技的高度一體化發展夯實了技術基礎。

在新穎化上,鷹瞳科技的健康風險評估解決方案具有極高附加值,產品對醫療機構和大健康場景都有很強的適應性,未來隨著技術進步,甚至能提高患者自查自診水平,提前為醫生介入準備良好條件。

綜合來看,“專精特新”為鷹瞳科技帶來了產品技術上的堅實護城河,以及商業化上大展拳腳的機會。

舉例產品來說,在醫療AI領域,技術實力是決定一家公司能否獲得醫療機構認可的關鍵。

AI醫學影像千億長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為何能滾起雪球?

鷹瞳科技的產品線中,AIFUNDUS使用複雜深度學習演算法的人工智慧SaMD,利用視網膜影像等資料準確檢測及輔助診斷慢性病。基於硬體+軟體演算法雙驅動,它被用於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輔助診斷——包括AIFUNDUS在內,國家藥監局總共僅批准了三款同類產品。

招股書顯示,在1000名患者的多中心臨床試驗中,AIFUNDUS (1。0)以91。75%的敏感性及93。1%的特異性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鷹瞳科技還計劃於2022年第二季度申請國家藥監局的新適應症註冊批准——也就是AIFUNDUS (2。0),有望成為中國首個可用於多種獲批適應症的人工智慧輔助診斷SaMD。

商業化則是更為現實的一條道路,鷹瞳科技的AI視網膜影像識別技術的最大優勢就是毛利空間和價值挖掘機會。原因在於一次開發、多次複用。

從招股書來看,鷹瞳科技毛利率從2019年的53%上升至2021年上半年的64。1%。同一時期,人工智慧軟體解決方案的毛利率從46。3%增長至70。8%。隨著業務規模的擴大,規模經濟效應未來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鷹瞳科技透過港交所聆訊,上市征程臨近,未來登陸資本市場之後,其增長還有多大的空間?

商業化價值實現滾雪球效應

醫療AI的價值是確定的嗎?從行業巨頭的動作來看,不但確定,而且吸引力極強。

自2016年以來,國內外巨頭從未停下對醫療AI的下注,雖然我國醫療AI較美國起步偏晚,但廣闊的未來是一致的,這或許會撐起鷹瞳科技等醫療AI公司的發展潛力,宏觀上,醫療企業會自發追求技術進步以換取經營優勢。

其一,醫療AI的最終效果是降本增效、提升價值,這是醫療相關機構的痛點,也成了賽道的重頭戲。

弗若斯特沙利文的報告指出,中國人工智慧醫學影像市場規模預計將從2020年的3億元增長為2030年的923億元。其中大健康場景中的人工智慧視網膜醫學影像尚有大量需求未被滿足,預期2020年至2030年將達到90。7%的CAGR。這意味著鷹瞳科技在實際落地中有更大的增長潛力。

AI醫學影像千億長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為何能滾起雪球?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見的併發症——對患者和醫生而言非常麻煩的是,它早期可能近乎無症狀。因此,藉助鷹瞳科技的產品持續監測患者眼部情況,既有助於評估糖尿病的病程和制定相應醫療方案,也能降低嚴重併發症的患病風險。

2020年4月28日,由中國醫科大學內分泌研究所所長滕衛平教授牽頭、覆蓋全國超7萬抽樣人數的一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線上發表於BMJ雜誌。研究顯示,中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8%,中國成人糖尿病前期比例35。2%,中國大陸糖尿病患者總數高達近1。298億。

AI醫學影像千億長坡,"醫療AI第一股"鷹瞳科技為何能滾起雪球?

除了糖尿病患者的總數不低,與之對應的是,2020年中國仍有約90%的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病例未確診,篩查率低於10%。篩查率低的背後,主要還是在於相關醫療場所的對應配套的醫療資源不足。一邊是3。5萬家各等級醫院、近百萬家基層醫療機構資源不足,不能面面俱到,另一邊是大健康場景缺乏一體化的解決方案。在這一層面上,鷹瞳科技透過相應的技術與軟硬體開發,實際起到了行業“粘合劑”的作用,補齊這個市場的需求缺口。

其二,政策和資本驅動醫療AI發展加速,頭部玩家迎來更多利好發展。

2021年7月,國家藥監局釋出了《人工智慧醫用軟體產品分類界定指導原則》,為AI醫療器械的分類提供進一步指導。據IT桔子統計,2012年至今,國內“AI+醫療”領域共出現 1439家公司,獲得1553起投資,總投資額為7006億人民幣。

當下,醫療AI有兩片普遍應用外的深水區,一是上游研發與科學研究助力,二是從醫學診斷輔助加速走向健康管理輔助等非疾病領域。

鷹瞳科技的行業積累可以幫助藥物研發等環節縮短時間、降低成本,這需要加強行業合作,促進資料共享,規劃合理分工;在健康管理等領域,監管更為寬鬆,但患者感知強烈,需要提高資訊傳達能力和服務配套輸出能力,做到在即使不直接面向患者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終端的使用質量和體驗。

隨著鷹瞳科技的產品線都具備明顯競爭優勢,其商業化速度已然超前,持續擴大領先優勢之後後續有望實現滾雪球的效果。

結語

醫療AI從誕生開始就是個精準化賽道,這對醫療資源的使用者而言是有益的,因為越精細越能提高單一領域的效率,提高就診者的體驗,同時也為醫療機構減輕了負擔。鷹瞳科技也能借實踐積累進一步完善自己的技術與服務,實現閉環中迭代。

在更廣闊的未來,醫療AI將不止於流程改造和效率提升,它代表著一種思維的更替。當醫療AI進化到一定程度,醫療的生產力將被解放,普通診治留給AI,專業人員集中力量攻克AI無法解決的難題。

這個目標尚還遙遠,但終究是行業共同的追求。就像今年7月,鷹瞳科技為兩萬名青海小學生送去了眼健康公益篩查服務。鷹瞳科技創始人張大磊曾寫道:“我們堅信,每個最普通的人,都配得上最好的健康服務。”為了實現這一點,鷹瞳科技還會繼續堅守普惠之心,堅定專業之路,堅持長期主義,全力做好產品,用心做好服務,張大磊說。

文|港股研究社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