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文 蘇楓

在收集“神山碎片”的過程裡,日本人小林尚禮因神山而受到的傷害,也不斷被神山治癒。經過30年的尋找,答案變得清晰——神山者,生之源也。

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2020年10月2日,雲南迪慶,梅里雪山,海拔6740米,是迄今為止人類唯一無法登頂的山峰。/視覺中國

1991年1月,梅里雪山發生震驚世界的登山事故,中日友好聯合登山隊17名隊員遭遇雪崩,全部遇難。這是人類登山史上的第二大山難。

事故發生後,中日雙方進行了多方搜尋。搜尋隊伍中一位名叫小林尚禮的日本登山隊員,在之後的30年裡,為了讓隊友們的亡靈回到親人身邊,一再深入梅里雪山搜尋,迄今找到了16具遺體。

遇見卡瓦格博

今年是梅里雪山山難30週年,《梅里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簡體中文版出版,是對此事件的紀念,也是對相關事件人的一個告慰。作者小林尚禮是罹難登山隊員的隊友、第三支中日登山隊的一員,也是遺體遺物收集責任人,他以親歷者的視角,詳細描述了登山活動及遺物收集的經過。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梅里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是小林尚禮多年艱辛搜尋友人遺骸的記錄。本書以紀實的筆法娓娓道來,記錄了令人心碎的恐怖山難,艱辛的搜尋,梅里雪山的神秘風貌,山腳下人們的樸素生活,三次轉山之旅和當地生活的變化。/《梅里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

到目前為止,只有一名隊員的遺體沒有找到。堅持做這件事情的動力是什麼?之後還會繼續去找嗎?

小林說,自己的動力來自心裡的信念:“因為這件事,除了我,全世界沒有別人能做得了。”其次,在搜尋遺體的過程中,他也想探究“聖山為何物”;再次,經過長期的接觸,在小林的心中,梅里雪山已經成為第二故鄉,“我想為自己熱愛的故鄉做點事情”。

2003年,第16位遇難者的遺體被發現,但自那以後,一直沒有找到最後一位遇難者。其間,小林也想過,當冰川上再出現遺物時繼續進行搜尋,但那之後數年,基本上沒有遺物出現。“今年是山難的第30年,我想借此契機再進行一次搜尋,如果仍沒有新的發現,就考慮終止搜尋活動了。”

小林尚禮,日本千葉縣人,畢業於京都大學工學部。大學時代,他是京都大學山嶽部的註冊會員,曾遍覽日本各地山川;1996年起,他志願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兼自由作家。

《梅里雪山:尋找十七位友人》以紀錄片式平實、細膩的文字和影像,記錄了山難及其後艱辛的搜尋、雪山的風貌、山腳下的樸素生活,以及三次轉山之旅。在多年的搜尋中,小林從傲慢的外來登山者逐漸轉變為神山的守護者。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小林從傲慢的外來登山者逐漸轉變為神山的守護者。/圖·Unsplash

在當地人的眼中,梅里雪山並非一座自然山,而是一座神山,威嚴守護著萬物,他們稱其為“卡瓦格博”。除了旅遊攻略上寫的十三峰,當地人對這座雪山有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他們把大神山的各個部分分成小神山,由雪山下面的每個村子分別祭祀。根據藏族學者馬建忠和詩人扎西尼瑪的調查,有兩百多座小神山。

以歷史的眼光看,我們不過是千百年來想窺探雪山秘密的人群中的一小部分,就像發生在30年前的山難只是卡瓦格博遙遠時間鏈條上的一個環節而已。

“搜尋遺體原本是件面向過去的事,但我希望將它轉變為連線未來的、具有創造性的行動。這樣才算得上在真正意義上超越了山難的悲痛過往吧。”小林說。

神山如同親人

“村裡的清晨,是從向梅里雪山祈禱開始的。天剛亮,每家的主人就會走上房頂,焚燒柏葉,向著雪山大聲喊‘呀拉索!’,接著連續呼喚十多個神山的名字,以此祈禱太平與長壽。這樣的祈禱儀式會持續十餘分鐘,每天如此,風雨無阻。”

清晨祈禱成了小林重新認識神山的契機。透過觀看這種儀式,他第一次知道,對雪山的信仰就是藏族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樣的祈禱儀式如今仍然持續。每次小林去明永村,都借住在老村長扎西家,小林也醉心於看他們在每個清晨的儀式。

作為登山運動員及外國人,小林與當地藏族人的關係從陌生到熟悉,從排斥到理解。他與老村長扎西慢慢成為摯友,也因此有了許多關於神山的討論:“天快黑的時候,我們才開始沿著冰川下山。雖然累了一天,但工作結束後卻不像從事生產勞動那樣有充實感。在坑坑窪窪的路上跌跌撞撞地走著,我突然問扎西:‘關於攀登梅里雪山這件事,你是怎麼看的?’雖然心裡差不多能猜到他的回答會是什麼,但到此刻為止我一直沒敢直接問他。他駐足瞪視著我,一字一句地說:‘任你是誰,都絕對不允許攀登卡瓦格博!神山,就像親人一樣。如果踩你親人的頭,日本人也會生氣吧?你懂不懂我們藏族人為什麼冒著生命危險還要去轉山?’”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2021年7月19日,雲南迪慶,梅里雪山,遊客在觀景臺拍照留念/視覺中國

對這片土地和這裡的人瞭解得越多,對人與山之間的深刻聯絡感受得也就越多,小林不斷地思考“登山”這件事到底意味著什麼。

“神山就像親人”——卡瓦格博是他們不可分離的存在。在卡瓦格博這座大山的懷抱中日生夜息的人們,受山水、森林之恩惠,繁衍綿延。掌握著生殺予奪權的神山,同時也是人們心目中的靈魂支柱。

卡瓦格博教會人們,大自然才是人類生存的最大背景。

卡瓦格博懷抱的,是一個完整的世界。季風遇到高峰的阻礙形成大量的降雪,從而孕育冰川和森林。有了這冰川水和森林的滋潤,乾燥地區的人們才得以生存、繁衍。此地生靈萬物,皆是受卡瓦格博的庇佑而存在。

生命萬物在此間被孕育、營造,繼而死亡。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我們早就應該明白,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本就渺小,生命萬物在此間被孕育、營造繼而死亡。/圖·pexels

如今,小林眼中的卡瓦格博,已全然不同於最初:“登山活動期間,我只關注它白雪覆蓋的峰頂,而現在,我的眼中還有著雪山腳下寬廣的土地上的種種事物。蒼翠峭拔之間的冰川、垂直分佈的冰雪世界—森林—乾燥地段、隱藏在林木中的小徑和牧場……這所有的一切,之前從未被我注意到,如今我卻能清晰地看見它們。”

此山不容冒犯

“如果不能理解笹倉和兒玉等隊友的死,今後該如何活下去?”經歷了這麼多事情,小林現在如何看待生命和死亡?

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生命,都是依託背後的自然乃至宇宙而生存的。對於藏族人來說,所謂“生命之源”就是卡瓦格博本身;而對於生活在都市裡的人來說,地球就是那個源頭。

“應該抱著敬畏之心去對待這樣的生命之源。現在的我仍然未能完全理解死亡這件事,但死於山難的朋友們似乎一直與我同在,我希望能以一種無愧於他們的方式生活下去。另外,我看到了許許多多未亡人的悲痛以及他們的生存狀態,心裡想著,如果有一天我死了,那麼希望我現在的生活方式能夠給留在我身後的人們力量。”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對於藏族人來說,所謂“生命之源”就是卡瓦格博本身。/圖·pexels

小林對佛教懷有敬意,不過他自己並沒有特定的宗教信仰。“我所信仰的,是作為生命之源的卡瓦格博以及人類背後的自然,還有更大的宇宙。如果將造就生命的宇宙真理稱為神,我信仰它。”

小林的朋友——《雪山之書》作者、人類學家郭淨認為:“一個人應該有兩個世界,一個是世俗的,一個是神聖的。能在這兩個空間自由穿行,生活才有意義。藏族人就是這樣度過一生的。對於他們來說,神聖空間不僅存在於人造的廟宇中,更存在於荒野中。如果誰自稱是藏族人,那他應該每一年——至少每隔幾年——就會選一個特殊的日子離開家、離開村子,離開世俗的工作和追求,圍繞某座神山轉經,如同一個牧人上山去放牛。”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如果誰自稱是藏族人,那他應該每一年——至少每隔幾年——就會選一個特殊的日子離開家、離開村子,離開世俗的工作和追求,圍繞某座神山轉經。/圖·Unsplash

為了能更好地認識藏族人心中的神山,小林分別在1999年、2000年和2003年與明永村的村民一起,完成了三次轉山之旅。

小林說,轉山最大的意義在於,用身心去體會聖山的存在:“跋涉在漫長的轉山路上,親身接觸富饒且擁有偉大力量的森林和河流,仰望險峻的卡瓦格博偶爾展露的真容,其巍峨、可怕和神聖,盡在身心體驗中了。”

轉山過程中,小林對“登山”這件事的看法出現了很大的轉變。

第一次轉山的時候,他的目的是想找到新的登山路線。在途中,他曾數次被人叫住,說:“你是日本人吧,希望日本人不要再攀登卡瓦格博啦。”

頭兩回轉山的時候,小林為了看到卡瓦格博西麓的樣貌,去了冰川的源頭。第一回天氣特別不好,完全沒看到山峰。第二回天氣雖然不錯,但村裡人似乎非常厭惡外國人靠近神山,小林也感受到了來自神山的警告:“不要靠近我。”儘管最後還是走到了能看到西側風景的地方,也拍到了圖片,但那時小林的想法已然改變:“這座山的確是一處聖山,不要再企圖攀登卡瓦格博了。”

經過了三次轉山,小林現在堅定地認為:“卡瓦格博是座神山,是不可以攀登的。並未生活在那裡的人們,褻瀆當地人的信仰去攀登卡瓦格博;作為同樣是人類的我們,這本身就不應該。”

生命再次啟程

山難雖然是一場悲劇,距今也過去30年,為什麼要反覆回望呢?

在收集“神山碎片”的過程裡,小林因神山而受到的傷害,也不斷被神山治癒。凝聚這些收穫,答案逐漸變得清晰——神山者,生之源也。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神山者,生之源也。/圖·Unsplash

小林說:“從長駐明永村那一刻開始,我就一直在進行‘相約神山’之旅。在撿拾17位隊友的遺骨的同時,我也一直在撿拾有關神山的未知的碎片。這樣的‘碎片’,包括朝霞中或者月色下的卡瓦格博,在四方聖地所見到的神山的不同樣貌,還有在山下遇到的人們對我的善意和孩童的笑顏。”

郭淨的迴應是:“小林最終變成了一個山嶽文化的攝影師和探索者,這種身體和靈魂轉變的例子,在探險史上並不多見。這故事或許預言了一種前景:在種種衝突愈加激烈的時刻,哪怕憑藉個人的微薄之力,也能在文化與文化、人類與生態景觀的隔離牆上撞開一個缺口,透進一絲希望之光。山難帶來了絕望,卻也帶來一個普通人扭轉命運的故事。”

遺體收容工作,給小林的生活軌跡帶來了極大的改變。之前一直模糊不清的目標,一步跨越成了堅定的人生意志。

“活著就一定要去做真正想做的事情,我要以攝影為媒介,去貼近自己嚮往的生活。”1996年年底,小林正式告別上班族生涯,開始做一名以攝影、寫作為專業的自由職業者。

進行遺體搜尋第二年以來,小林的攝影活動已經持續了14年。這當中,以梅里雪山為始,他走過了整個茶馬古道的路線,探訪過喜馬拉雅藏族聚居區域內的多處聖地。“過去的14年時間,對我來說非常愉快,我也盡我所能去做了。”

他在梅里雪山,尋找17位故人

進行遺體搜尋第二年以來,小林的攝影活動已經持續了14年。/圖·Unsplash

為了讓生活安定下來,小林建立了喜馬拉雅·藏族地區聖地攝影旅行協會,名字叫作“卡瓦格博會”。攝影的目的地是珠穆朗瑪峰、拉達克地區、不丹等。這份工作也是他攝影活動的延續,讓他感到非常充實。

辭去公司的工作之後,小林逐漸實現了“只做自己喜歡的事”的目標。

最近,小林正在思考這個問題:“我在大學和研究生階段是學自然科學的,對科學和技術一直保有興趣。我總在想,是否可以用一種科學的方式去傳遞我看到的喜馬拉雅地區聖地的魅力?如果能從地質學或者地球史的角度解析卡瓦格博以及岡仁波齊峰何以擁有如此巨大的魅力,應該會有更多的人感興趣。”

過去4年,小林一直在做有關梅里雪山的影片。已然年過五十,從事著自己喜歡的事情,小林對今後沒有做太具體的規劃。“雖然生活清貧,也做出了部分的犧牲,但無論如何都算是在建立自己想要的人生,我並不後悔。”

回顧這30年走過的路,小林說:“眼下世界正在經受新型冠狀病毒的肆虐,如此人命攸關的危機也讓我們明白,無論何種文明都不是金鐘罩,人類始終與其他生物一樣,不過就是自然的一部分而已。我在卡瓦格博所感受到的人與自然的相對關係,在病毒橫行的今天仍未改變。”

今後,小林將一如既往地秉持對“人類背後之自然”的堅定信念,繼續探究他所認識的生命之源——聖山。

“如果有一天,當地人允許攀登卡瓦格博了,我希望能成為第一個從峰頂遙看遠方的人。”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