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在我們的印象中,點心就是平常吃的糕點一類的小吃,相傳點心名字由來是一位東晉時期的大將軍,見到戰士們浴血奮戰,建立無數功勳,被將士們保家衛國,視死如歸的精神所感動,便派人烘焙了民間最美味的糕點以表達自己對將士們點點心意。從此,點心就成為糕點的代名詞。

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但是其實現在我們很少聽到有人說,請你吃點心之類的話語,究竟是為什麼呢?對於老北京來說更甚,他們甚至忌諱點心鋪,北京的點心店都成為餑餑鋪,沒有見到過點心鋪之類的,究竟人們為什麼要回避點心兩個字呢?

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其實,點心實為滿清十大酷刑之一—凌遲,凌遲出現於五代時期,真正定名字是在遼代,凌遲是劊子手用鋒利的工具,將身上的肉一片一片的剔下來,在這過程中,犯人是不能死的,死了劊子手還要被責罵,要等到最後一刀,劊子手將尖銳的到刺進犯人心臟中央,犯人立即死亡,這次算是合格的劊子手。

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最後一刀便被稱為凌遲中的點心,所以很多家裡面有點富貴人家,家中有人被判用凌遲刑,一般會給劊子手送點錢財,乞求他能夠在第一刀刺中犯人的心臟,一刀斃命,避免之後的生不如死。因此,後來百姓們都忌諱“點心”這兩個恐怖的字眼,沒有人敢稱糕點為點心的。

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中國歷史上被凌遲的人很多,著名的人物有劉瑾。

他是明代宦官,傳聞凌遲三天,割了七千多刀,三天之後才死,他原本是東宮的一個小太監,但是善於玩弄權術,大四陷害朝廷忠臣,百姓都說朝廷中有兩個皇帝,一個是真正的皇帝,一個是劉皇帝,足見劉瑾的當時的勢力有多麼龐大,後來兩個大太監相鬥,另一個太監跑去揭發了劉瑾,皇帝下令查收劉瑾家,果必其然,居然在劉瑾家中搜出了龍袍等大逆不道的物品之外金銀珠寶也數不勝數。後來劉瑾就被活活割了七千多刀才死。

北京糕點鋪不以“點心”命名,只因手法殘忍,是滿清十大酷刑之一

後來因為凌遲刑太過殘暴被禁止了,不管犯罪的人罪孽有多大,在執行死刑的時候只能槍斃,不允許使用凌遲刑,點心這兩個恐怖的字眼也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隨著時間的流逝,點心慢慢的恢復原本糕點的含義。

即使點心二字慢慢的迴歸到原本的意思,但是現在有一些地方仍然比較忌諱請別人吃點心之類的話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