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在世叛亂不足為懼、死後卻叛亂勢如破竹,到底是什麼原因?

始皇帝時期,國家的行政效率足夠強,所以叛亂不足為懼。二世當政,從權力核心就開始跌宕。所以,這時候,但凡叛亂,就會勢如破竹。始皇帝時期,並非沒有爆發過叛亂。《裡耶秦簡》記載,公元前221年,楚地遷陵縣就爆發越人叛亂。對於叛亂之徒,當時統統稱呼為“盜”。這夥盜原本在遷陵縣唐亭為亂,最初也就30多人,但之後發展壯大,最後甚至攻擊駐地秦軍營寨。叛亂能發展到這種程度,原因就是遷陵縣有地無吏,吏令編制101人,竟缺員50人,你這還怎麼玩?

如果認為這夥人的規模還不大,那麼公元221年底的蒼梧縣叛亂,就肯定夠規模了。地方百姓為盜叛亂,而前往平叛的地方部隊還倒戈了。沒辦法,秦朝政府只能從關中調集主力部隊前往平叛。這些叛亂,都被收拾服了。原因是什麼?原因就是秦帝國的國家機器足夠強、足夠有效率。

首先,地方很難為盜,因為有官吏治理,一個亭長就能搞定一片。但是,亭長搞不定了,怎麼辦?比如像遷陵縣這種窘境。其次,就是地方駐軍去搞定,集中而專業的軍隊怎麼也能幹過小小的“盜”。但是,六國之民,心不向秦,甚至也不知有秦,造反的決心和規模還可能更大。特別是楚地,前往平叛的地方部隊也跟著一起為亂了。這時候怎麼辦?第三,那就派遣關中秦軍,這是戰國時代的最強軍事存在,別說盜匪、叛軍,就是六國諸侯軍也不是對手。所以,為盜為亂,怎麼都能被平定,只要國家機器能夠發揮作用。

秦始皇在世叛亂不足為懼、死後卻叛亂勢如破竹,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時,各地盜匪肯定特別多。原因就是當時的行政能力根本就管不過來。秦帝國編戶齊民,但這需要時間、也需要人力和資源。當時的生產力條件,很難支援一個集權的統治模式。秦制很超前,卻是歷經商鞅變法20年,用血和鐵才給貫徹了下去,然後又歷經關中秦地百餘年的磨合,才僅在秦地發揮強大作用。六國統一才多少年?根本就消化不了秦法秦制。所以,很多地方都是無政府地帶,盜蹠橫行少不了。

但是,盜蹠們,也只能在山川大澤中活躍。但凡人口聚集的地區,就是秦法秦制發揮作用地方。比如英布“亡江中為群盜”,比如彭越“常漁鉅野澤中,為群盜”,甚至漢高祖劉邦這時候也在芒碭山中斬白蛇,實際上就是當了山大王。但是,只要秦始皇在,秦法秦制就能發揮作用;而只要秦法秦制能夠發揮作用,秦帝國的國家機器就足夠敏感敏銳。盜匪斗膽襲擊郡縣,基層亭長一夥人就開始行動;但凡做大一點兒,郡縣駐兵就會參與進來;實在不行,主力的野戰部隊立即蜂擁而至。但,這只是秦始皇在世的時期。秦二世時期,就變了一番氣候。

秦始皇在世叛亂不足為懼、死後卻叛亂勢如破竹,到底是什麼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皇帝這個權力核心出了問題。秦二世得位不正,所以對嬴秦宗族大開殺戒,把始皇帝的一眾公子、公主殺了個遍。皇帝是國家領袖,丞相是政府領袖。所以,出問題的只是皇族,也就是國家領袖這一頭出了問題。政府系統應該沒啥問題吧?但,這是風氣,風氣一變,那就一切全變。緊接著,秦二世的屠刀就砍向了朝堂的三公九卿,主要是始皇帝時代的那些謀臣猛將,幾乎算是被清洗了一遍。秦一天下,有多少謀臣猛將?但是,周文攻入關中的時候,朝堂上能夠發揮作用的,就一個丞相李斯、一個少府章邯。原因就是秦二世已經不再用他老爹始皇帝時期的那一夥人了。

但是,你以為這種風氣的影響,就能止步於朝堂嗎?皇帝是權力核心,但權力核心出問題了。三公九卿是政府設定,但三公九卿也出問題了。接下來,郡縣地方就必然出問題,因為已經沒人管他們了。會稽郡守想造反,但他找的是誰?找得是項梁、項羽叔侄,這兩個本拉登式人物就一直在會稽郡擴充勢力。為什麼會稽郡守不派兵消滅他們?

秦始皇在世叛亂不足為懼、死後卻叛亂勢如破竹,到底是什麼原因?

英布則更厲害,直接面見番縣縣令吳芮,聯合縣令一起造反。東陽縣殺縣令造反,而推舉的領袖則是令史陳嬰,然後一支兩萬規模的蒼頭軍就成型了。劉邦沛豐起義,則也是先聯絡沛令後舉眾奪城。地方的郡縣行政設施,已經無法發揮作用,那麼叛亂自然勢如破竹、烽火燎原。但,這時候,郡守縣令為什麼既治不了民又制不了亂呢?一個原因是秦帝國的統治基礎很薄弱,秦法秦制是自上而下的強制推行,在山東六國,特別是楚地,其阻力非常大。地方百姓和秦置長官,根本就不是一條心。另一個原因就是陳勝吳廣已經掀起了天下大亂,老百姓人心思叛,有意願去造反、也有膽量去造反了。

關鍵的一個問題:陳勝吳廣怎麼就掀起了秦末大亂?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天下百姓雲集響應,六國復辟聞風而動。但,這是大勢。你從秦帝國的行政設施上看,秦帝國完全有能力把陳勝吳廣起義乾死在今天的安徽地區。首先,大澤鄉這地方不是中原,所以中心未亂;其次,起義規模最初也就900人,基幹力量就這麼大。地方縣令、長史和亭長,肯定幹不過。因為900戍卒的規模已經夠大了,縣一級抽不出更大的平叛力量。而地方郡守一級和地方駐軍還是可以一搏的。但,從權力核心蔓延的一股酷烈風氣,已經影響了地方郡守的忠誠和資源調動能力。公元前221年底,楚地蒼梧縣叛亂,就是平叛部隊與叛亂武裝一起造反了。所以,郡守一級搞不定。但也不是沒辦法,從關中調集秦軍主力,還是可以解決叛亂的。但是,三公九卿早就出了問題,秦二世又剛愎自用,所以關中秦軍就一直沒能出關。甚至,關中秦地都沒有實施動員令。帝國的反應遲鈍,已經沒了底線。秦二世只能聽喜、不聽憂。所以,關東的郡縣使者凡是報丟了多少郡縣、損了多少兵將的,一概嚴刑峻法。

秦始皇在世叛亂不足為懼、死後卻叛亂勢如破竹,到底是什麼原因?

那麼,關中部隊是什麼時候才組織起來的?就是周文率數十萬農民軍攻入關中以後,少府章邯才臨時拼湊了一支刑徒軍,這算是中央朝廷有了動作。章邯追殺到關東,第一次敗給了項梁的楚軍。之後,關中的主力秦軍才終於趕來增援。可以說,增援章邯的部隊,才是關中帝國朝廷的一次積極主動行動。而在之前的時間裡,秦帝國的國家機器,可以說就一直沒有運轉。

最後總結:秦一天下,就是要用秦法秦制改造天下,但這是一個很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關中六國之地自然盜匪橫行。百姓不認同秦法秦制,而且秦法秦制也沒有足夠的力量得以推行。正是因為這個背景,所以秦始皇在世的時候,盜匪、叛亂絕少不了。但是,因為秦帝國的國家機器足夠強,因此,盜匪和叛亂,要麼流亡山川大澤、要麼就被徹底消滅。

秦二世得位不正,直接導致權力核心出現了問題。從殺贏秦宗室到邊緣元老重臣,整個帝國的政治風氣立即墮落。而對地方的影響,一個是沒有朝堂助力,郡守縣令的力量越來越弱;一個是朝堂風氣混亂,郡守縣令的忠誠大打折扣。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之所以導致秦末大變亂,就是因為秦帝國徹底喪失了敏感敏弱,行政效率已經不是強弱的問題,而是乾脆沒有。縣一級沒能力制止叛亂,郡一級沒決心制止叛亂,而最弔詭的則是帝國的中央朝廷,始終沒派出一支主力平叛部隊。大秦帝國是看著陳勝吳廣把天下搞亂了,這才開始有所動作。但此時動作,已經於事無補。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