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但是在二戰後卻成了超級大國呢?

根據戰後蘇聯官方公佈的資料:蘇聯在二戰中的傷亡數字是2960萬,其中死亡者2660萬,幾乎每個蘇聯家庭都有人員傷亡。與此同時戰爭還給蘇聯帶來了巨大的物質損失:在戰爭中蘇聯共有1710座城市、7萬多個村鎮和31850個工業企業全部或部分被毀。二戰結束後西方國家普遍猜測:蘇聯將從世界大國的名單中被除名。然而現實卻是:蘇聯在1949年8月29日成功試爆了一枚當量為22000噸TNT的原子彈,成為繼美國之後第二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1958年蘇聯又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1961年蘇聯成功把人類第一位航天員尤里·加加林送入太空,從而在美蘇太空競賽中贏得了先手。與此同時蘇聯構建了以自己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世界逐漸朝著美蘇兩極爭霸的格局發展,蘇聯成為全世界唯一能與美國分庭抗禮的超級大國。那麼蘇聯是如何在經歷慘烈的戰爭打擊之後強勢崛起的呢?

為什麼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但是在二戰後卻成了超級大國呢?

蘇聯儘管在二戰中損失慘重,卻並沒喪失自己的核心競爭優勢——事實上要成為超級大國是對國家規模體量有硬性要求的:冷戰時期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以及如今的中、俄、印等潛在超級大國都具備一個共同點就是大洲級別的規模體量。歷史上西歐的葡、西、荷、英、法、德等國曾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率先崛起,這是因為這些國家抓住了大航海、文藝復興、啟蒙運動、工業革命等歷史機遇,從而得以利用技術和制度上的先發優勢彌補國家體量上的劣勢;然而隨著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擴散使美、俄這種具有大洲級體量的國家得以脫穎而出。如果我們將中等體量的西歐國家同美、俄這樣的洲級大國各自的人口、資源和工業生產能力加以比較就不難看出二者的巨大差距:1940年德國的總人口約7000萬、全年鋼產量為2150萬噸、發電量為630億千瓦時;此時尚未進入戰時狀態的美國的對應數字是1。32億、6070萬噸和1780億千瓦時;而在技術上落後於德國的蘇聯則為1。7億、1830萬噸和480億千瓦時。儘管德國此時已用閃電戰征服了西歐絕大部分地區,可即使德國得以調動整個西歐的資源,也只是使自己的鋼產量和發電量稍微領先於剛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的蘇聯,但後者的勞動力資源是德國根本無法企及的。蘇聯憑藉二戰前的兩個五年計劃已建立了強大的工業體系,儘管德軍的入侵對蘇聯西部的工業基地造成了重創,但擁有全世界最遼闊國土的蘇聯透過將自己的工業基地向東遷徙渡過了難關。烏拉爾、中亞、遠東等地並未遭到戰火的洗禮,因此這些地區的工業基礎得以保留下來。在蘇聯廣袤的國土之下蘊藏著豐富的自然資源,這成為蘇聯戰後工業建設的基礎。與此同時儘管蘇聯在二戰中傷亡2960萬人,但戰後的蘇聯仍是擁有1。67億人口的大國,這為蘇聯的戰後重建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資源。事實上隨著二戰後期蘇軍逐漸收復失地的過程已使蘇聯的西部工業得以恢復重建,此時蘇聯已成為世界第二大工業強國。

為什麼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但是在二戰後卻成了超級大國呢?

過去的說法一般認為:二戰後的蘇聯在軍事方面處於世界頂尖水平,但蘇聯的經濟水平就不敢恭維了,這也成為導致蘇聯的解體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實這是一個偽命題——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使蘇聯難以適應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趨勢並最終成為阻礙蘇聯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桎梏,但這並不意味著蘇聯的計劃經濟體制在歷史上就從未取得過任何成效,否則蘇聯的百萬大軍不吃飯嗎?蘇聯的鋼鐵洪流不喝油嗎?事實上蘇聯的計劃經濟模式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也曾發揮過巨大的作用:由於對經濟進行預測和規劃,制定國民經濟發展戰略,在宏觀上最佳化資源配置,從而對國民經濟重大結構進行調整和生產力合理佈局,利於實現國民經濟重大比例關係的合理化,避免了資本主義國家歷史上出現過的生產過剩現象。事實上美國的羅斯福新政以及戰後西方國家一度盛行的凱恩斯主義經濟理念就是在維持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經濟的基本前提之下借鑑吸收蘇聯計劃經濟的可取之處——強化政府對經濟的宏觀計劃調控作用。這種經濟模式忽視市場需求,不利於推動技術進步和革新,這也是導致這種經濟發展模式被市場經濟模式取代的原因,然而在特定的歷史時期這種經濟發展模式的確是可以集中力量辦大事的。

為什麼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但是在二戰後卻成了超級大國呢?

二戰後期蘇聯在收復失地的基礎上進一步追擊德軍至國門之外,而隨著二戰後殖民體系的坍塌為蘇聯傳播社會主義理念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二戰後蘇聯將波蘭等東歐國家以及蒙古、朝鮮、越南、古巴等國納入到以自己為核心的社會主義陣營,大大提升了自己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與此同時也擴大了自己的原料產地和市場銷售地:蘇聯可以從古巴獲得廉價的糖和橡膠等熱帶產品,從羅馬尼亞獲得便宜的石油。除此之外蘇聯在二戰中還獲得了直接的領土收益:1939年11月蘇聯透過蘇芬戰爭奪取了芬蘭的卡累利阿地峽地區;1940年3月蘇聯出兵強行將波羅的海三國併入蘇聯版圖,儘管後來德軍一度佔領過波羅的海三國,但在戰後蘇聯重佔三國,使本國面積增加了17。4萬平方公里;1940年6月30日蘇聯出兵奪取了羅馬尼亞的比薩拉比亞和北布科維納兩地;1945年《波蘇疆界條約》的簽訂以法律形式明確承認蘇聯收回西白俄羅斯和西烏克蘭19。41萬平方公里領土。蘇聯還兼併了東普魯士的柯尼斯堡,如今這裡成為俄羅斯的飛地加里寧格勒。蘇聯還與美國、英國、法國一起對德國進行了分割槽佔領,蘇聯將蘇佔區內的廠房裝置拆除後運回蘇聯,還從蘇佔區掠奪了一部分高科技人才,至於德軍戰俘則成為了蘇聯的免費勞動力。1950年1月1日蘇聯中央統計局以1938年國際市場美元價格計算:1945年8月至1948年1月1日蘇聯累計從德國獲得各種賠償物資的價值總計為33。442億美元。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後也將當地的日本機器裝置運回了蘇聯,同時將抓獲的七十萬關東軍俘虜運到西伯利亞當苦力。領土的增加、經濟物資和勞動力的獲得大大加速了蘇聯的戰後恢復重建工作。

為什麼蘇聯在二戰期間損失慘重,但是在二戰後卻成了超級大國呢?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