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這個人的名子叫崔鈞,字州平。太尉崔烈(字威考)之子,議郎崔均(字元平)之弟。他是諸葛亮的好朋友,劉備曾邀請他出山,但他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是“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崔州平,為荊州名士、諸葛亮之友。亮與州平、潁川石廣元、汝南孟公威與徐元直四人為密友。此四人務於精純,惟孔明獨觀其大略。先主來隆中見亮,忽見州平容貌軒昂,丰姿俊爽,頭戴逍遙巾,身穿皂布袍,杖藜從山僻小路而來。先主與語大悅,即請同歸,州平以己無意功名,長揖而去。後先主二次往隆中,州平已與亮相約,出外閒遊去矣。

崔州平對劉備說,順應天意則能安逸的度過一生,若是硬要和天鬥,不信命,到頭來並不能爭得什麼,而是一場空。崔州平寧可選擇閒雲野鶴無功無名的自在生活,也不願耗盡心力計謀與天鬥、與命運抗衡。

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崔州平之所以不出山,是因為他早已知曉劉備打算復興漢朝是違背天意的,即使他用盡了全力掙扎,最後一切都只不過是為徒勞做了嫁衣而已。崔州平認為那般聰明的諸葛亮怎麼會沒早早的看清了這一切,所以在劉備第一次和第二次去請他的時候,他都還在猶豫,不是諸葛亮不相信自己的智慧,只是這上天安排命定了事情,豈是他一個凡人說能改變就能改變的。

只是諸葛亮沒有料到劉備竟會有第三次請他的耐心,他在劉備的誠意與堅持中看到了希望,他想或許他的智慧真的能幫助劉備打下江山,所以他願意一試,他更自負的認為自己能夠成功。

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只是劉備沒有堅持到最後,最後扔下他去照顧一個扶不起的劉阿斗,他走也不是,留也不是,最後一封出師表,一句出師未捷身先死話盡了內心的淒涼,一世精明最後盡落得那般下場。或許到了最後諸葛亮才看清了自己,也真正明白了崔州平不出山真正的原因不是因為他的能力和計謀不如自己,而是他比自己少了一份自負,更比自己懂得了天意是要遵從的,再多的掙扎也都是枉然。

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崔鈞在諸葛亮出山的時候,評價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崔鈞覺得劉備確實是一個好的主上,但是崔鈞覺得諸葛亮出山的時機不對。那崔鈞為什麼說雖得其主呢?因為當時曹操在北方的勢力已經很大了,而孫權在江東也有了三代勢力的積累,劉備當時不過是頂了個皇室的名頭,真正意義上勢力是最薄弱的一個。漢皇室已經名存實亡,劉備的身份也並沒有什麼多大的作用,所以崔鈞才會說諸葛亮“雖得其主,不得其時。”

諸葛亮出山之後,憑藉著出色的智謀讓劉備在群雄爭霸中迅速的取得了一席之地,這讓崔鈞的說法遭到了質疑,但是三國時期往後的發展,卻印證了崔鈞說的話。可以說,崔鈞說的確實沒有錯,雖然在諸葛亮的幫助下,劉備軍一直髮展不錯,甚至能和孫權曹操對抗,但是在諸葛亮死後,蜀國卻已經沒有能拿得出來的軍師和將領了。到後面可以說蜀國已經名存實亡了。

他是諸葛亮好朋友,不願幫劉備打天下,準確評價諸葛亮八個字

應該說,崔鈞也是一個很有才的人,而且對時局看得很準,不願出山從政,諸葛亮雖然雄才偉略,但最終還是沒能恢復漢室天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