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明清三朝皇陵結局迥異,其中元最神秘,明最幸運,清最倒黴!

在歷史上,元明清三朝雖然時間上接軌,但它們的皇陵論結局來講卻是截然不同,元皇陵一個都看不見,明皇陵無一被盜,清皇陵卻被盜多處,這是何種原因導致的呢?

元明清三朝皇陵結局迥異,其中元最神秘,明最幸運,清最倒黴!

這是什麼原因呢?我們先從元換個陵說起。元朝陵墓看不見原因個人認為主要有兩個,第一是史書記載的稀缺,第二是受蒙古當時習俗影響。

先來說第一個原因,據史料記載,元朝的皇帝在死後都會被秘密的埋葬在蒙古高原一個叫做起輦谷的地方。而這個所謂的起輦谷詳細在蒙古高原的哪個方位,史料沒有絲毫的記載。關於元朝的可借鑑的史料在這方面過於稀缺,使得這個起輦谷一直是一個神秘的存在,後人無從知曉,當然也沒人願意去蒼茫的蒙古高原上沒頭沒腦的去找。

第二個是習俗,當時的蒙古和漢人的習俗截然不同,蒙古的墓葬習俗過於特殊,他們不在乎肉體,只是崇拜靈魂,他們認為重點是讓逝去的人們迴歸生他養他的大草原。

於是乎,他們並不在乎所謂的陵墓多麼恢宏浩大,只需要在大草原埋葬就已經足矣,因為這是迴歸自然的最好方式,傳說成吉思汗用馬踏土為墓的埋葬方式其實也是這種理念的一種體現。

記載稀缺,只有個埋葬地名字而無方位,決定了元皇陵是密葬;而習俗特殊,決定了他們是十分簡單的薄葬。薄葬、密葬的方式不僅讓人無從知曉方位,還讓盜墓賊不會對其起心思,所以毫無疑問元皇陵十分的安全,也看不見。縱觀三國時期的諸葛亮、曹丕等人,他們選擇薄葬也讓他們陵墓具體方位讓人捉摸不透。

元明清三朝皇陵結局迥異,其中元最神秘,明最幸運,清最倒黴!

明朝皇帝十六位,其中除了朱允炆失蹤,朱祁鈺被英宗貶為王無皇陵外,其他明朝皇帝都有皇陵。而這些有皇陵的,除了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在南京之外,其餘十三位都在北京天壽山,被稱為明十三陵。

明皇陵無人盜的原因應該是無人敢盜,拿南京的明孝陵來說,就有護陵駐軍數千人,這樣哪個盜墓賊又敢下手呢?再說無論是南京的孝陵,又或是北京的十三陵,都是在天子腳下,盜墓賊哪有那麼大的膽呢?

有人或許會說,等明亡不就可以了嗎?確實明亡後,盜墓賊的機會的確看似到來了,但取代明王朝基業的清卻沒給盜墓賊機會。

清王朝為了鞏固中原的統治,籠絡漢人,對明皇陵也加以保護了起來,比如清順治二年,豫親王多鐸進駐南京城後,先就“謁明陵,命寺僧修理”,之後又“遣內官正副二員,陵戶四十名,守明陵”。

元明清三朝皇陵結局迥異,其中元最神秘,明最幸運,清最倒黴!

清亡後軍閥割據,民眾不滿滿清,大多是對明朝漢人皇帝有好感的,選擇盜也是盜清的,而不是漢人建立的明王朝。

明皇陵沒被盜的原因,其實總結起來也是兩個,一個是在南京北京,天子腳下沒人敢下手,另一個是明皇陵一直是被保護了起來的,明時代不用多說肯定重點保護,而清為了籠絡漢人,民國驅除韃虜維護漢人,也是加以保護了。

當然,其實即便再怎麼保護,也總會有間隙時段出現疏漏,所以明皇陵沒有被盜也是有一定運氣成分在裡面的。

元明清三朝皇陵結局迥異,其中元最神秘,明最幸運,清最倒黴!

清朝皇帝基本都是葬在了北京城,分別叫做東陵與西陵。

在清強盛之時,自然無人敢盜就在天子居住的北京城皇陵了。但清亡後就不一樣了,由於清之時,中國不斷受辱,所以民眾對滿清統治者十分痛恨,尤其是對慈禧,於是以孫殿英為首的軍閥利用這種痛恨,這種漢人情懷,對滿清皇陵進行了盜掘,其中東陵中除了無財寶的順治孝陵無一例外的被盜了。

其實清皇陵被盜也有一定的運氣成分,誰讓它恰好遇到了孫殿英路過,又恰好遇到孫殿英籌措資金,缺錢。而在孫殿英看來,自己缺錢,而慈禧等人又是被當時民眾厭惡的,所以起了盜清皇陵這個念頭。

有組織的盜墓行動,還是一支軍隊,被盜的程度自然是相當嚴重了,這也就造成了它被盜多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