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匹配極其低效,交友APP的改進方向在哪裡?

編輯導語:隨著網際網路發展,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交友app。在2021年,全球交友app使用者總量已達到歷史新高,但男女匹配卻還是極其低效。這是為什麼?本文作者從APP的角度出發,詳細地為大家總結了幾個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男女匹配極其低效,交友APP的改進方向在哪裡?

前段時間,由於二狗上某男女事件捅出,讓我知道了這麼個平臺,於是上去註冊了一下玩了玩。

二狗上比較鼓勵使用者提供自己真實的身份、學歷和工作,填寫自己的興趣愛好,擇偶偏好等資訊。

而且填寫越多,等級越高,等級高就會匹配到相應等級高的使用者。

因此,如果你抱著認真求偶態度,也會匹配到同樣認真求偶的異性。

這是個很好的開頭,展示自己的資訊,雙方很快就心裡多少有個數。

我現在每天會看看推薦的妹子照片,如果是自己喜歡的型別,就會點進去看看她的自我介紹。

有些女生會寫得很詳細,有一些很簡略,但多少都能得到很多資訊。進而判斷是否需要申請認識等操作。

同樣的女生也會透過系統推薦等渠道看到男生的名片,決定是否要聯絡。

雖然有這些資訊,但現在的男女匹配應該還是極其低效。

具體可能有這幾個原因,也是未來交友APP可以考慮的改進方向。

很難找到 【既符合自己要求,且自己符合對方要求】的人。

怎麼開口,怎麼發展感情。

以下是自己的想法,一家之言。歡迎溝通討論。

一、方向一:改善匹配

先說第一個問題。

申請認識有自己主動申請,或者對方申請。

因此有兩個方案。

透過將個人充分曝光在對方瀏覽路徑中,讓對方申請。

自己主動尋找異性,並申請認識。

方案1,以二狗為例,目前有這些曝光位置:

系統每日推薦,上牆使用者,單身廣場,星球動態,紙飛機。

如果想增加自己的曝光,多發動態,多發紙飛機,找人推薦自己上牆是很簡單好用的途徑。

這些曝光位置,按我的經驗,上牆使用者的流量是比較大的。

一次我發了個星球動態,說相互推薦,互幫互助上牆。

結果我確實上牆了,那天訪客流量相較之前直接翻了一番(大概一天是之前一個月流量)。

方案2,自己主動尋找異性,並申請認識。

可以透過上面提及的曝光路徑,充分瀏覽資訊。

這裡主要問題可能在於申請認識的次數上。

在匿名的曝光路徑上解除匿名需要花費20的狗糧,然後申請認識需要花費100狗糧。

在不充值的情況下,透過簽到一週能獲得190個狗糧。

從轉化漏斗到男女朋友來說,應該有這些節點:

曝光-申請認識-申請透過-進一步認識-深度瞭解-成為男女朋友。

前面提及的兩個方案,都是為了到達申請透過這步。

但這兩個方案,就我個人而言,轉化率都很低。

例如上牆,雖然帶來了很多推薦和關注,但實際上只有一個女性申請認識。

從訪客流量到申請認識,轉化應該是在0。5%。而直接主動申請的透過率,根據我的經驗,也不高。

60%是過期拒絕,40%是直接拒絕。透過率為0(這其中拒絕原因是年齡太大,允悲)。

因此在現在的匹配機制上,對於資質一般的男性使用者,效率是比較低下。

當然這其中可能有:

女性在兩性中偏被動,不太會主動申請,或者透過認識。

男性資質過於一般。

女性狗糧比較少的問題(根據我玩紙飛機聊天經驗)。

而對於女性面臨的問題雖然有些不同,但仍有相似之處。

比較少主動申請。

即使收到的申請多,但透過率低(基於我這邊的反饋)。

申請認識本質上是交易。

跟電商、內容領域不同之處在於他們是單向的,手機或者一條短影片並沒有選擇購買者或者觀看者的權利。

而交友上選擇是顯著雙向的。因此並不能簡單地用傳統的匹配邏輯來提升交易效率。

從業務流程看,申請認識的要求是,雙方互相認為對方基本符合自己想找的人。

而實際運作中,雖然人人寫了很多個人資訊,但它只是提供了展示資訊,想要實現交易的使用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尋找和甄別。

要達成【雙方互相認為對方基本符合自己想找的人】,其實只要每個人在一個標準範圍裡,列出自己畫像和期望的物件畫像,做匹配即可。

因此分為兩步:

制定標準,讓擇偶這個事情可以標準化。

設計一個避免出事的匹配邏輯。

制定標準,擇偶上,一個人可基本分為外貌、性格、興趣、工作、家庭、三觀、學歷、經歷(具體做的人可以再研究研究)。

這些大項,而每個大項可以繼續細分出很多標籤,甚至可以為每個標籤增加程度屬性、選填、必填等。這其中性格和三觀比較主觀,可以多找一些心理學上的性格測試等試題等幫助使用者給自己設定標籤。

這個過程很耗時間,但找物件這麼重要的事情,花點時間還好。反正已經單身那麼久了。

匹配邏輯,當每個人都有了自己畫像和期望畫像後,計算兩個人的匹配度應該不難了。

可以是系統匹配,也可以是直接讓使用者自己找。

例如一個從事設計師職業的男性有一條狗,然後想找一個養貓的同城女性。

那麼就在同城異性中尋找有寵物貓,且期望的男性生活在相同城市且職業為設計師的女性列表,作為搜尋結果。

由於發起人也符合搜尋結果中使用者的期望,這時候發起申請認識是很容易透過的。就是誰主動的問題。

前面提到避免出事的匹配邏輯,主要考慮是否會有欺騙的情況。

如何設計機制減少欺騙,以及區分欺騙還是對自己以及物件的期望不準確。

還有一件事,隨著增加篩選條件,這個搜尋結果應該會迅速縮小。

發起人很快就明白自己在市場上的定位,進而調整自己的擇偶策略。(引申的問題就是如果市場的使用者都基於這個搜尋結果不斷調整自己的定位,是否會出現一個平衡)。

二、方向二:推進溝通

這個問題也是交友問題的月經貼。

此處主要以正經聊天為討論物件。

很多男性在剛接觸一個異性時,不知道該怎麼開口,不知道要聊什麼。

可能互相一個hi,就然後沒有然後了。

作為一個交友APP,使用者能透過平臺成為朋友應該是平臺的使命之一(當然成了朋友後用戶最後都進微信,暫且不討論)。那麼如何降低使用者成為朋友的難度,就應該是交友app要思考的。

平臺可以在如何破冰,如何進一步發展上,給雙方一些指引,提示,促成此事。

線上和線下,基本上是相同的,旱的旱死,澇的澇死。

平臺應該要想一些方法,幫助社交上比較弱的使用者也能結交朋友。

soul做得還算可以,做了一些有趣的嘗試。

例如:

但理論上,還是可以多做一些提示:

例如瀏覽對方的動態時,提示要不要根據這個點討論一下;

以及可以鼓勵女性開啟話題等。

平臺的引導,會不會影響使用者的正常交友,比如揠苗助長,或者讓另一方感受到被欺騙了。

我覺得不會。

雙方建立一定的聊天量後,會降低敵意、戒備心,更願意與對方溝通,進而實現正迴圈。

本身男女朋友之間也存在磨合,互相瞭解,就是依賴著雙方溝通,瞭解對方的三觀、行為舉止等。

最後分分合合之類也是很正常的。

三、價值觀引導

最後再聊一個話題,關於願景。

比如阿里的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小紅書標記我的生活。這是整個產品比較頂層的設計,決定了這個產品傾向做什麼,不傾向做什麼。

而交友app應該有什麼樣的願景,基於我自己的想法,我希望是有一個平臺,會引導使用者選擇更現代的擇偶策略,無論短期還是長期。

在進化心理學上有關於男性女性在短期和長期的擇偶策略分析,這些擇偶策略是以兩性資源投入不對等為基礎,以繁衍為目的,千萬年時間裡演化而來,時刻影響著我們對待交友、感情的態度和行動。

從具體行為上,簡單來說就是男性主要看顏值,看身材,看年齡。

女性主要看男性是否有錢。男性習慣廣撒網,女性偏被動保守,並且會測試男性。

具體可以看之前總結的男女短期和長期擇偶策略。

遠古時期是生存壓力而追求資源,到了現代雖然我們的物質生活極大豐富,但在眼下的社會(住房、教育、醫療三座大山), 我們仍以資源為重,這是無法逃避,也要實事求是現狀確實如此。

但過度追求資源只會讓當下的男女關係愈發緊張。

平臺是否可以嘗試幫助使用者找到自己的內心平衡點,思考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作為自己的人生伴侶。

或者推動雙方交流,發現對方的閃光點,這也是上面第二點的延續,促進男女更加和諧地交流共處。

需要說明下,這裡並沒有說追求年輕妹子,有錢人有什麼問題,只是希望是追尋自己內心,而不是被社會浪潮裹挾著跑。

本文由 @梅卡瓦 原創釋出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Pexels,基於CC0協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