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事實上,

波利卡波夫早在設計小毛驢的時候,就已經注意到了未來戰鬥機將向高空高速發展的趨勢。

而蘇聯情報部門也曾跟他提起過,未來的敵人,法西斯德國正在研發一種高空高速的戰鬥機。

(情報部門所說的應該就是梅塞福斯特公司的著名戰機“BF—109戰鬥機”)

波利卡波夫最初打算直接在小毛驢伊16戰鬥機身上做文章,因此他想要給自己心愛的小毛驢更換一臺蘇聯最近才山寨的“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

可是這種發動機的體積實在龐大,哪怕是軍方指定的M22發動機也不算小到哪裡去,

因此伊16戰鬥機的鼻子非常的大。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不過到了三十年代中前期的時候,蘇聯航空工業發生了一些變化,設計師和工人們在某些方面取得了成功。

他們開發了一種新式風冷發動機,這種發動機功率大,而重量輕,在冬季環境下的效能更好,並且不像液冷發動機那樣需要經常維護。

據說這個發動機實際上是山寨的,美國賴特公司所生產的某款大功率氣冷發動機,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也沒有深究的必要。

二、線條優美的伊17戰鬥機

雖然波利卡波夫一直在試圖為自己的新式戰鬥機爭取到新式氣冷發動機,

但是他當時一直對法國、德國航空業的發展比較重視。

不像其他人普遍只在意美國和英國的發展,而忽略其他國家。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比較有趣的是波利卡波夫還計劃設計一款雙引擎的伊17戰鬥機,它將一對對轉引擎,擁有更高的速度和更遠的航程,很可惜的是這個方案未能進入原型機的組裝步奏就被廢除了。

1934年初的時候,蘇聯空軍正式批准了伊17原型機的生產測試,並提出如下要求:

1、原型機應該在5000米高度擁有不低於每小時425公里的速度

2、原型機從5000米爬升到10000米的時間不應該超過7分鐘

3、原型機著陸速度不應該超過每小時105公里

4、原型機的航程不得低於600公里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之後斯大林又親自幹預了設計工作,他認為550公里的要求還是太高了,因此允許波利卡波夫將速度降低到530公里。

1936年的時候,根據命令,

波利卡波夫設計局將擁有獨立的生產基地,

以便於提高原型機的生產速度。因此設計局一分為二,一部分人前往高爾基,另一部分人留在了莫斯科,

飛機的設計工作暫時中斷了。

三、全新設計卻慘淡收場

1936年中旬,伊17原型機進入生產組裝階段,

很快它就要面臨測試了。早在5月1日的時候,它的兄弟—小毛驢伊16參加了勞動節閱兵儀式,給斯大林留下了深刻印象,

因此它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伊17在巴黎一亮相就引起了關注,達到500公里速度的戰機在當時屈指可數,更別提是來自蘇聯的戰機。

因此法國軍方非常感興趣,他們爭先恐後的會見波利卡波夫,試圖套取一些情報,甚至挖牆腳。

不過波利卡波夫巧妙的回絕了這些令人討厭的法蘭西“大鬍子”軍官,由於法國人吃了憋,第二天就再也沒有人關注蘇聯代表團了。

值得慶幸的是,

蘇聯代表團有幸觀摩了法國最新開發的D.510戰鬥機的表演,這架飛機的冷卻系統存在一些缺陷,勉強達到了400公里的時速,因此蘇聯代表們一致認為伊17還有很多的發展空間。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德國要給小毛驢換一臺美國f3大馬力發動機,但是發動機的設計太難!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