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巖茶的山場講究,歷來複雜。

雖然任何的茶葉都受產區環境影響,但相比而言,巖茶所受的影響尤甚。

山場環境,著重表現在土壤質地與微域小氣候上。

逛正巖各大山場時,會有行走在蘇式園林的感覺。

雖說沒有“移步換景”那麼誇張,但每隔數百米,能感受到周圍小氣候的明顯變化。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登馬頭巖時,沿著主路線拾階而上,等走到可以遙望“道觀”那,已經讓人熱得滿頭是汗。

但是繼續往前,繞過小路走到悟源澗時,霎時間就覺得空氣變得涼爽,如同走進天然空調房。

巖壁對峙,一線天開,溪流潺潺,幽深清涼。

之前有茶友留言,“有空講講巖茶山場,什麼是坑澗山場?什麼是巖上茶?還有像是鬼洞、竹窠、牛欄坑這些的,它們為什麼會起這麼奇怪的名字?”

這些林林總總的話題,說來話長。

參悟巖茶山場魅力,得從坑、澗、窠、洞、巖、峰等正巖山場基礎款地形說起。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2》

何為“坑”?

坑,天然凹陷也。

巖茶裡,能夠被稱作坑的山場,標準照必定是兩山夾峙,底部略寬,中間有澗流經過。

澗流的加入,給周圍環境帶來源源不斷的水汽滋潤,小氣候環境清涼,適合茶樹“喜陰喜溼”的生長天性。

而兩山夾持下,從高大丹巖上剝落下來的“碎屑”能夠讓周圍茶地土壤保持疏鬆透氣、養分豐富的好狀態,讓產出來的巖茶擁有鮮明的巖韻特徵。

同時,山岩作為天然屏障,可以遮擋過分強烈的光照。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避免因日照時間過長,茶樹從太陽東昇西落一直被太陽曬到,導致青葉品質下降。

據說日本人在種植茶樹時,為避免茶葉生成過量的苦味和澀味,甚至還專門搭了防曬棚。

但是在正巖裡,長在“坑”裡的茶樹依傍山岩,擁有天然防曬“掩體”,著實很幸福。

能夠代表“坑”的山場,以牛欄坑、倒水坑、慧苑坑最為典型。

配圖裡展示的是牛欄坑與倒水坑。倒水坑更符合“凹字形”特點,而牛欄坑略微狹長,呈現為“V字形”。

而慧苑地盤廣袤,地形複雜,小山場眾多,這裡暫且不提了。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2》

何為“澗”?

澗,也就是山間流水,水系豐富。

提到巖茶山場時,坑澗二字像是固定搭配,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原因在於,以澗定名的山場,是在“坑”的基礎上形成。

沒有澗,不成坑。

沒有坑,難成澗。

正因為坑澗山場的難捨難分屬性,所以,它們產出來的巖茶風味接近。

因日照時間短,光照溫和,漫射光多,相對溼度大,小氣候清涼等緣故。

坑澗巖茶走出來的巖茶,風格往往是茶香細幽悠長,茶味淳和綿柔。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而不是所謂的霸氣、刺激、煞口。

澗,緊挨的兩山之間,流出潺潺溪流。

夏天時去逛巖茶山場,麻花最喜歡去的就是流香澗、悟源澗、章堂澗之類的地方。

因為,它們是天然避暑勝地。

不過從山場環境看,流香澗與悟源澗雖然作為“三坑兩澗”的代表,但實際茶地範圍卻不多。

原因嘛,也能一眼就看出答案。

除了水量豐富的澗流,就是佈滿青苔的岩石。

只有坑澗周圍若干範圍,才能少量種上茶樹。

所以在正巖山場裡,從“澗”這類山場走出來的巖茶,產量一直不高。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3》

何為“窠”?

窠的本意是,昆蟲鳥獸的巢穴。

但是在巖茶裡,“窠”這類山場的地形條件複雜,比較多變。

位於兩山之間的山場,通常被稱作坑或者澗。

而被稱作“窠”的山場,往往是狹長山谷,三面環山,只有一側開了口,可供走入。

從某種意義上頗有幾分避世、封閉的意味,山場氣息明顯。

生長在此處的茶樹,偏安一隅,生活愜意得很。

像是在去往竹窠的路上,就特別安靜。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從水簾洞停車場下車,步行走到章堂澗。一路上沿著“漫行道”,步行走主路線,經過古崖居、鷹嘴巖後,便可看到慧苑寺。

等走到慧苑寺這個明顯地標後,往左再走一段路,等過了飛來峰,就到了竹窠入口。

竹窠入口上,掛著指示標牌——非遊覽路線。

離開大路,跨步走進小道,山谷狹長,別有一番風景。

上次去往竹窠時趕上下雨,穿上雨衣後,應時應景地想起了《雨巷》裡的句子。

悠長,悠長,而又寂寥。

從喝茶體驗看,竹窠裡產出來的肉桂,湯水綿長細滑,勁道明顯。

這類陰涼而少陽光,再伴著汨汨小溪的山場,產出來的茶味就是這般悠深悠長,耐人尋味!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4》

何為“洞”?

洞,深穴也,指天然形成的窟窿。

巖茶裡,洞是因為山岩內部土質較軟的岩層,受到數萬年的流水侵蝕後,凹陷而成。

絕大多數以洞命名的山場,藏在巖腰之間。

當你身臨其中時,會發覺到別有洞天。

空谷深邃,環境清涼,群山包圍,光照少,氣候清涼甚至陰涼。行走至狹窄山谷地形段,甚至高呼會有回聲。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代表性山場有水簾洞、玉華洞、鬼洞等。

圖片所示的,皆是今年春茶季時,麻花在鬼洞實拍的地形圖。

從石碑處,上前走兩步,可以一覽內鬼洞全貌。

站在高處往下看,前方可以走的路,只有長滿雜草的泥土狹長小道。

一路向下,像是深不可測的綠色滑梯。

串聯四周地形看,鬼洞夾在倒水坑、鷹嘴巖、慧苑坑之間。從倒水坑入口,往右側上小路,是內鬼洞。

而從慧苑坑方向走進來的,則是外鬼洞。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內、外鬼洞之間,以一道長長的溝塹為界限,宛如楚河漢界。

從地形上,內鬼洞兩山對峙,狹長深邃。而外鬼洞則相對開闊。但是,鬼洞這個略顯陰深的山場,像是峽谷。

據說是因為地勢和群山走向奇特,以至於鬼洞內部只有進風口,而沒有出風口。

每當颳風時,其間能聽到“呼呼”的迴流,陰深深的。

鬼洞山場裡,內鬼洞絕大部分是奇種,而外鬼洞除了奇種外,有少量種植水仙等其它品種,肉桂茶樹種植量不多。

在外鬼洞的一處狹長山谷內,分佈有一片據說早5、6年種植的肉桂,樹齡不高,產量有限。

因此,此前在市面上常見的“鬼肉”(鬼洞肉桂),它們的真實山場顯得格外詭異。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5》

何為“巖”?

巖與峰類似,故放在一起講。

從名字上看,它們就是一塊大岩石或一座小山峰。

早幾年在行走各大山場時,麻花有個“壞毛病”。

每當遇到看起來有特色的巨大岩石,就問我的茶農朋友,“這塊巖叫什麼名字?”

當然,其中部分外形有特色的,都有取名字,比如鷹嘴巖、觀音巖、笠盤巖、玉女峰、大王峰、三仰峰、飛來峰等。

但是剩下來的大部分,它們只是景區內的普通山峰。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所以,每當遙指遠遠一塊山岩,問帶路的山場主,這塊岩石叫什麼,這片地方叫什麼時。

他們往往是尷尬一笑,說是不知道。

直脾氣一些的,則是傲嬌地抱怨:

“沒聽說過有名字,就是塊普通石頭。也許在你們眼裡看起來覺得稀奇,但我們已經見慣了,覺得也就那樣。”

巖、峰之類的,一眼看去,就是一塊巨大山岩。

肉眼可見,作為石頭山,上面根本種不了茶。

但是,武夷山茶農先民們,依據山勢,壘石成園。以及在地勢相對開闊時,四周種上茶樹。

巖茶裡,以**巖、**峰定名的山場,往往是四周開闊,日照充足,利於馥郁茶香形成。與坑澗茶完全不是一個風格!

坑、澗、窠、洞、巖、峰,武夷山的山場這麼多,你都認識嗎?

巖茶裡的山場,往往是大山場內套著小山場。

錯綜複雜,難以概括。

但是,正巖山場的總體特性,一目瞭然。

一言概之,巖巖有茶,非巖不茶。

不管是坑、澗、窠、洞、巖、峰等山場,它們都與武夷山獨特的丹巖為鄰。

如果一片茶地,四周平坦,周圍沒有林木雜木,更沒有標誌性的“丹巖”。

那麼,它產出來的巖茶,品質絕對好不到哪裡去!

更多關於巖茶的原創知識

就在剛剛,我喝了一泡普洱味的武夷巖茶

茶友來信,一般巖茶的烘焙期有多長?這要從巖茶的火功說起

武夷巖茶的巖韻,究竟怎麼來的?為什麼不是每款巖茶都有巖韻?

武夷巖茶要喝越重、口味越好?這的的確確是個誤區!

滋味不夠,克數來湊,10克袋裝巖茶為何悄然潛伏武夷巖茶圈?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鑑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