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巷|一片葉子的執念

N海都記者 吳日錦 林良標 文/圖

人物名片

花巷|一片葉子的執念

林揚聞:

安溪虎邱人,非遺老字號“裕園”茶葉創始人、全國茶標委烏龍茶工作組成員、福建省茶產業研究會副會長、泉州工匠、泉州市技能大師

40年前,靠著一片神奇的葉子,安溪虎邱洪恩巖下一位叫林揚聞的山鄉少年,懷揣著夢想,如願考上師範,走出了大山。因為眷念,走出大山後的他卻一刻也不曾遠離這片葉子,2002年,他創立了“裕園”茶品牌,走上了烏龍茶標準化之路;因為深愛,近年來,他又耗費3000萬元回鄉建設茶主題文旅產業園。把自己稱為“茶奴”的林揚聞,在烏龍茶的執念中一往情深。

洪恩巖茶山下的書香少年

洪恩巖是虎邱人的一方聖地,50多年前,林揚聞就出生在洪恩巖山下的一個茶村裡,父親和大山裡大多數的鄉民一樣,靠著幾畝梯田和祖輩墾下的一片茶山養家餬口。也許是父輩守怕了這深山,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走出大山,所以,善良樸實的山裡人大多會有“就算是砸鍋賣鐵也要讓孩子們讀書”的念頭。

深山少年立遠志,林揚聞也很爭氣,成了村裡第一批師範生,還成了一名公務員。大山是走出來了,但他卻越發愛上了曾經支撐他10多年學費的那片茶園。不管是讀書還是工作,一有時間就跑回老家幫家裡整理茶園。

“很快樂,坐在茶園下,聽蟬鳴鳥叫,就像是陪著一幫一起長大的小夥伴在談人生說理想。”當初的青澀少年,如今已是儒雅茶人,但說起這些,林揚聞卻有著一種收不住的暢懷。他說:“除了文字,最早在心中刻下印記的便是洪恩巖下,家鄉茶山裡各種各樣的烏龍茶。”

花巷|一片葉子的執念

品評論茶是林揚聞的一大樂事

立志做烏龍茶系的“立頓”

後來,林揚聞才發現自己對茶這種與生俱來的摯愛,更多來源於家族的“茶基因”。參加工作後不久,他和族親從族譜等文獻記載中,看到了茶葉在祖輩時代的“光芒”。

清康熙年間,其祖福興公擅醫術,亦精烏龍茶製作,在鳳城西新康裡(今虎邱)開堂坐診,他體恤鄉人疾苦,常年薄取藥資。為了診堂維繫及一家生計,平日裡,福興也會將精製的烏龍茶放在診堂售賣。於是,診堂裡亦醫亦茶。久之,有鄉人為他制匾額曰“活生”,以彰他的善舉。自此,“活生”這塊招牌便一代代傳了下來。至今,這牌子仍珍藏在林揚聞的七星茶莊。

“有一年,我祖上精製的陳年烏龍還曾入藥拯救過眾多鄉民的腸疾。我就想著,這塊招牌不能在我們這輩人這裡就沒了。”2002年,林揚聞一手創辦了“裕園”茶品牌,交由哥哥和發小林茂安打理。他的“裕園”門店還首開先河,為進店的客人提供免費品飲,他用這種方式向自己的先祖致敬,致敬當年祖輩以茶養醫,以茶會客的點滴善意。

後來,他又帶領“裕園”走上了烏龍茶標準化的道路,“傳統手藝,創新標準”,讓烏龍茶的口味更穩定。如今,他已經是中國茶產業標準化委員會的專家委員,他的理想是透過自己的帶動,讓烏龍茶逐漸建立起系統化的標準,畢竟“標準化的東西才有恆久的生命力”。他有一個想法,希望做烏龍茶裡的“立頓”。

花巷|一片葉子的執念

林揚聞在非遺傳習所研茶

耗資3000萬了卻“心頭事”

幾年前,林揚聞辦理了內退,一心撲在了茶事裡,他甚至把自己的號取為“茶奴”,他想把有限的精力更多地傾注給推動烏龍茶標準化建設的事業中。特別是多年前,大哥的意外離世加速了他的這個想法。令人欣喜的是,這兩年,他發大力氣研製的第八大健康茶系“金花老鐵”已經走入市場。

除了標準化建設,林揚聞還有一件“掛在心頭的事”,前些年,在鐵觀音的巔峰期,茶農們幾乎砍光了茶園裡的其他烏龍茶品種。使得烏龍茶系的其他優良品種不但在茶鄉失去光芒,還面臨著滅絕的危險。林揚聞決定花費3000多萬元,在老家建設七星莊科研文旅智慧產業園,設定七條標準化生產線,還將後山開闢成中國烏龍茶基因庫。不但找回了桃仁、大葉烏等幾十種安溪原有的優良烏龍茶品種,還找來了全國各地的各種優良烏龍,他的目標是讓全國112種全品類烏龍在莊園裡生根發芽。

“傳統手工製作烏龍茶生產線、木桂花生產線、SC生產線、金花老鐵生產線等七條均已同時上線,種子庫的進展也比較順利。”林揚聞說,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他的使命是儘自己的能力讓烏龍茶儘可能標準化的同時,找回家鄉那些遺失的烏龍茶品種,然後將烏龍茶非遺技藝傳承發揚,現在裕園已培養了4個非遺傳承人。他說,在神奇的茶樹前,他就是一壺白開水,是茶賦予了他所有,他願意做茶園裡的一棵小草,在合適的時間裡,化為養分,回哺茶樹的饋贈。

站在虎邱七星莊山後的茶園,林揚聞向遊客不厭其煩地訴說著烏龍茶的種種傳奇在40年的時間軸裡,一切早已經改變,美麗的茶莊園,撲鼻的桂花香,蜿蜒的柏油路。一切又都沒有變,山還是那片熟悉的山,就連炭火下飄來的茶香依然如兒時般親切!

編輯:戴藝敏

【來源:海峽都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