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將進酒》”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這是李白眼中的黃河;“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這是王之渙眼中的黃河;“九曲黃河萬里山,浪淘風簸自天涯。”這是劉禹錫眼中的黃河。望著滔滔不絕的江水,站在黃河灘上的王衛龍可沒有古代詩人那麼有閒心去欣賞美景,他的眼中只有一片白茫茫的羊群。

清晨起來,洗漱完畢後,開啟羊圈、引出頭羊、領好頭羊、看他們吃草飲水、驅趕頭羊、引回羊群,並保證羊群每日的飲食及活動,這一系列的動作就是十八歲王衛龍的每日工作。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十八歲是人的一生中最有朝氣、最蓬勃向上的年齡,這個年齡的孩子應該是在學校唸書、努力拼搏的生活,但王衛龍卻與同齡人不同,他沒有去學校唸書,而是在蕭索黃河邊上放羊。每天都需要幹這麼多的體力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但其每月300的工資卻令人們憤憤不平。更奇怪的是,王衛龍的父母卻對僱主感激涕零,這讓人們百思不得其解。

一、令人心酸的出身

王衛龍的家庭並不富裕,是普通農村家庭,家中以種地為生,他的出生,給這個本不寬裕的家庭帶來了更多的負擔:先天智力存在問題。但王衛龍的父母並沒有嫌棄這個孩子,含辛茹苦地把孩子帶大,本以為他能像正常的孩子去上學、與朋友交往,但老天不如意,在學校裡經常受到歧視使他不得不輟學。

家裡資金的困難也使王衛龍在出生後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療。沒學上的孩子還能幹什麼呢?每日在村子裡閒逛,悠悠晃晃。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有一次還不小心闖入別人家中,不巧的事那戶人家也丟了幾千塊錢,迫於無奈,王衛龍的父母只能賠償。十八歲的王衛龍身體削瘦如柴,做事也總是比別人慢半拍,他的父母曾經也為他的生計找了許多辦法,但都不能令人放心。

二、遇到善良的恩人

不知道上天是不是終於發現了這個身世可悲的孩子,幸運女神為他打開了一扇窗,讓他遇到了菩薩心腸的尚正軍。

尚正軍是山西永濟人,父母起名時可能是取“正人君子”之意,而他也卻如名字所說,樂於助人。年輕時的尚正軍跟著岳父養羊維持生計,養羊經歷也是跟隨岳父習得,而後岳父年齡越來越大,就將養殖場交給尚正軍接管,也正是從這個時期開始,尚正軍開始了他的牧羊生涯。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尚正軍憑藉著他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態度,他的養殖場越做越大,但僅靠他自己有點力不從心。這時經村裡人的介紹,王衛龍的父母找到了這位“恩人”。王衛龍的父母懇求尚正軍給王衛龍一個機會,可以不要工資,只求能讓自己的孩子有口飯吃就足夠了。

善良的尚正軍看著兩位每日辛苦勞作的老人還有一位生活難以自足的兒子,心裡很不是滋味,可憐天下父母心,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平安健康,於是好心收留了王衛龍。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三、溫情背後的無奈

尚正軍給了王衛龍一份工作:牧羊。但是,這個世上沒有人生下來便會走路,即使是我們習以為常的吃飯也是後天學習才熟練。心智不全的王衛龍也是如此。

剛開始放羊時,一開啟羊圈,一隻只羊轟然跑出,王衛龍根本來不及思考。但凡有點經商頭腦的僱主都不會僱用這樣一位員工,或許是尚正軍感受到了王衛龍父母的艱難與困苦,或許是可憐這個孩子,尚正軍並沒有解僱他,而是耐著性子開始手把手地教他,從最簡單的開始,尚正軍放羊時他就在一旁看著,慢慢積累經驗,一遍不夠,就看十遍。

不管是羊弄丟了還是數錯數量,尚正軍都悉心教導。他們經歷了漫長的磨合。隨著時間的推移,王衛龍也逐漸掌握了放羊的技巧。一日三餐、一年四季,王衛龍不厭其煩地做著這份工作。作為王衛龍的老闆,尚正軍每日管夠王衛龍的三飯,這就已經讓王衛龍的父母感激不盡了,還每月付給他三百元的工資。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就這樣,在荒涼的黃河灘上,一老一少、一前一後地走著。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兩人相互扶持、相互照顧,成了黃河沿岸上一道獨特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身邊這樣的感人故事還有很多:1990年出生的女孩楊佩,九歲時遭受電擊失去了雙臂,但就算這樣也不能阻礙她追夢的道路;1974年出生的高志鵬,幼時雙眼失明,即使這樣也同樣不能阻擋他對音樂的追尋;1959年出生的鄭龍華,幼時失去雙手,但仍沒有影響他對攝影的熱愛……這樣鮮活的例子還有很多,他們像。生生不息的火種一樣,為我們指明前進的道路和方向。

後來,王衛龍也逐漸習得了一些自立生存的本領,不再是依靠父母的小孩子。在社會上慢慢也能自力更生。最終,故事的結局終究是美好的。

山西男孩每天到黃河灘放羊,每月只給300,為何父母稱僱主為恩人

小結:

這個故事在旁人看來可能讓人感動,但感動的背後更多的是令人心酸的過往。這其中折射更多的是中國現代社會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社會上的大部分人不能懷著正常人的眼光看待殘障人士;智障人難以在生活中自理;以及難以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等等。這些還未解決的問題不禁令人們擔憂。

在我們周圍,還有許許多多像這樣的孩子因為不能上學而感到發愁,我們能做的,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對他們抱有歧視。清代的康有為先生就曾經說過:“人人相親,人人平等,天下為公,是為大同”。為了建造更美好的小康社會,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公平待人、每個人都應該享有被公平對待的權力。

近年來,隨著中國的不斷髮展和改善,殘障兒童的成長環境有了明顯的提高,在我們國家還有專門的《殘疾人保障法》來捍衛他們的權益,同時,也設有智障兒童康復學校來供他們讀書,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會募資建造兒童福利院給他們生活。他們在以後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最後,祝願大家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參考資料:《黃河灘放羊小男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