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威水史100多年前建成粵西第一條公路,現仍在使用

湛江過去屬於廣東的“下四府”之一,被稱為“炎荒”、“南蠻”、“不毛之地”,是封建五朝流放謫臣貶官的地方。從宋朝開始,貶官扎堆流放到高雷瓊,於是出現了驛道,又稱“官道”。

湛江早期的陸路交通,基本上是牛車路或古驛小道。為避免紅土陷車和雜草阻路,交通工具以高腳牛車為主,這種牛車的車輪直徑居然高達1。8米左右!現在的遂溪縣嶺北鎮調豐村,仍保留著一條千年石官道牛車路跨越,深70釐米,寬13釐米,牛腳踩出的石印,竟有8釐米深。

湛江威水史100多年前建成粵西第一條公路,現仍在使用

遂溪縣嶺北鎮的牛車官道

後來,這些牛車路或古驛道,稍加修整建成了簡易公路。道路沙泥結構,粗糙低劣,路面凹凸不平,晴天可以通車,雨天就不行了。加上當時的汽車殘舊,經常走走停停,就像一首打油詩說的:“一去二三里,停車四五回,死火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即便如此,公路這種新興事物也是當時交通的一種進步。由於湛江是法殖民地,市政設施建設比周邊地區相對來說先進,所以,粵西地區第一條公路就出現在湛江,也就是“西赤路”,即現在的“椹川大道”。

當時的粵西地區又稱“南路”,包括高州六屬,雷州三屬,欽廉四屬和兩陽,即茂名、信宜、電白、化縣、吳川、廉江、遂溪、海康、徐聞、靈山、合浦、欽縣、防城、陽江、陽春15個縣和梅菉一個市。這條公路又被稱為“南路第一條公路”。

1899年,法殖民者侵佔廣州灣後,為了加強殖民統治,在西營(今霞山)開埠,建碼頭,修公路。

1910年,他們在赤坎的南橋河建起臨時木橋,將西營至赤坎的牛車路改擴建為馬車道。當時,馬車比牛車更加先進,可坐的人多,又舒適。進口的4輛歐式馬車乘載客商,每輛可坐6-7人,最高峰時,西赤的馬車道上擁有30多輛馬車。

1913年,南橋的木橋改建為混合結構的永久性橋,並將馬車道再擴建為汽車道,從此,西赤路成為粵西(廣東南路)最早的一條公路。吳川一個精明的楊姓商人,看準這個機會,從香港購進4臺燒炭汽車,成立了湛江首家行車公司,每小時一班車從赤坎到西營。汽車總站在今赤坎建設旅店對面,故此路段過去叫“汽車街”。

湛江威水史100多年前建成粵西第一條公路,現仍在使用

上世紀初中國的燒炭汽車

解放後,“西營”這個帶有殖民特色的地名不再使用。“西赤路”也被改為“椹川大道”。“椹川”這個名字是怎麼來的呢?這要從隋朝說起了。

589年隋開皇九年,改南合州為合州。隋康縣分置隋康縣和海康縣(今雷州市)。

590年隋開皇十年增設鐵杷縣。轄今本市赤坎區、霞山區、郊區(硇洲島除外)和遂溪縣東部。縣治在今麻章區湖光鎮舊縣村。至此,雷州半島共有海康、隋康、模落、羅阿、雷川、鐵杷、椹縣、扇沙8縣,隸屬合州,州治在海康縣。

598年隋開皇十八年,改椹縣為椹川縣,縣治在今遂溪縣烏塘鎮椹川村附近。“椹川大道”的名字便源於這個古縣名。

2003年,椹川大道擴建,該專案被列入廣東湛江市25項重點建設專案之一。改建後的公路全長約9公里,改擴建工程分為三段建設:南北兩段3。5公里,按原寬度42米進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和路燈改造;中間擴建段5。5公里,按城市主幹道一級標準設計,寬度為60米,雙向6車道。

湛江威水史100多年前建成粵西第一條公路,現仍在使用

2003年,椹川大道擴建,該專案被列入廣東湛江市25項重點建設專案之一。改建後的公路全長約9公里,改擴建工程分為三段建設:南北兩段3。5公里,按原寬度42米進行人行道、非機動車道、綠化和路燈改造;中間擴建段5。5公里,按城市主幹道一級標準設計,寬度為60米,雙向6車道。改建後的椹川大道

時至今日,椹川大道已與人民大道、海濱大道一起,形成一個“川”字型,連線霞赤兩區,成為湛江市區最主要的交通要道,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關於粵西地區最早的公路,你們有什麼看法?有沒有從這條路經過?歡迎留言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