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定檔 蘇州傳統工藝將亮相大銀幕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定檔 蘇州傳統工藝將亮相大銀幕

圖說:《天工蘇作》海報

紀錄電影《天工蘇作》,於今天宣佈定檔,將於7月10日全國院線。影片從琳琅滿目的蘇州傳統工藝門類中,擷選了具有代表性的9項手藝,並以12位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的視角,講述這些手藝的前世今生及傳承人的溫情故事。

影片同時釋出定檔海報,海報以水墨風格繪製,視覺主體為粉牆黛瓦的蘇式建築,簷壁由片名“天工蘇作”的文字筆畫構成。片中所拍攝的燈綵、明式傢俱、宋錦、香山幫傳統建築營造等技藝元素及工匠形象點綴其間,與橋樑、盆景、建築巧妙結合。海報整體大量留白,兼具清新淡雅與大氣疏朗的風格特色。

“非遺”驚豔亮相

天工開畫卷,蘇作耀古今。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滋養了蘇州人的明慧與精緻,才華橫溢的文人雅士名家輩出,技近乎道的能工巧匠世代相傳。文心為核,匠藝呈現。清浙江巡撫納蘭常安所著《受宜堂宦遊筆記》中記載:“蘇州專諸巷,琢玉、雕金、鏤木、刻竹、髹漆、裝潢、針繡,鹹類聚而列肆焉……概之曰‘蘇作’。”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定檔 蘇州傳統工藝將亮相大銀幕

圖說:《天工蘇作》海報

雅、精、細、巧是蘇作的共性特徵。明清時期,蘇州民間手工藝佔全國手工藝半壁江山,民間視蘇作為時尚,凡蘇作名家,工價昂貴,傳世之作,更是懸重價而不可得。宮廷視蘇作為珍品,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中,明清蘇作佔有很大比例。當今,傳世蘇作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珍藏,現代蘇作也頻頻亮相國際舞臺。

《天工蘇作》擷選了燈綵、核雕、宋錦、明式傢俱、蘇式船點、蘇繡、香山幫建築營造、緙絲、玉雕等傳統工藝,眾多非物質文化遺產將以絕美藝術作品的形式呈現於大銀幕,展現在世人面前。

故事溫情感人

《天工蘇作》以12位非遺傳承人的視角,展現流傳千年的傳統工藝在歷史長河中的流變與革新。12位主人公各攻其巧,但都以一生堅守一藝,凸顯了以守正創新為核心的新時代蘇州工匠精神。導演孫曾田這樣闡釋影片的創作初衷:“透過這些人和藝的‘廝磨糾纏’呈現當代工匠精神的核心:開放包容的視野,一絲不苟的鑽研、敬天愛人的涵養、持之以恆的創新。”這些手藝人既是時代的記錄者,更是時代的創造者。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定檔 蘇州傳統工藝將亮相大銀幕

圖說:《天工蘇作》海報

因此,影片的核心不僅在於“藝”,更在於傳藝之“人”。12位傳承人的人生際遇與傳統工藝相交匯,家族傳承、師徒情誼的美好在傳承手藝的過程中彰顯:船點師傅為了表達對小孫女的愛,用顫抖的手重拾擱置了八年的手藝;年輕繡娘為習得“雙面繡”,追隨蘇繡代表性傳承人,誓要一生學藝;燈綵大師則說,“世界上的燈,說到底只有兩種——給人家看的和給自己看的,“給人家的掛在外面,亮了還要滅;給自己的放在心裡,始終亮在那兒”。尋常手藝人不尋常的手藝故事、內心激盪及生活智慧,相信將帶給觀眾獨特的審美體驗。

班底匠心之作

《天工蘇作》導演孫曾田為國際紀錄片協會會員,從事紀錄片行業近30年,代表作《神鹿呀,我們的神鹿》豆瓣評分8。6分,獲第11屆“帕爾努”傳記片電影節評委會獎、德國柏林人類學電影節評委會獎、第7屆上海國際電視節評委會特別獎等多箇中外重要獎項。他多年來深耕文明紀錄型別的創作。蘇州手藝人擇一事終一生,與導演的從業經歷與心境不謀而合。

非遺題材紀錄電影《天工蘇作》定檔 蘇州傳統工藝將亮相大銀幕

圖說:《天工蘇作》劇照

此外,影片由配音演員李立宏擔綱解說,將9項傳統工藝,12位傳承人的故事娓娓道來,在江南水鄉的槳聲燈影、粉牆黛瓦、濛濛煙雨之間,為觀眾構築一座精巧絕倫、秀外慧中的蘇州城。當觀眾走進影院,不僅將從這些傳承人的手藝生涯中獲得回望歷史、啟迪當下的生動視角,還將沐浴一場唯美的感官洗禮。(新民晚報首席記者 孫佳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