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不知道開車的朋友注意到沒有,最近蘇州的街上又出現賣花阿婆的身影了,她們在人們等紅綠燈的時候,走過你的車窗,抬起手中的花籃,問一句“阿要買花?”只是鮮有人搖下車窗。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老蘇州的“三花”有點失寵了。說起買花,想到的都是玫瑰,說起買香水,也只能想到一串奢侈品牌。阿婆們的賣花陣地,也從街巷弄堂變成了園林景區、紅綠燈口。

01。

舊時蘇州初夏的味道

過去初夏時節,蘇州大街小巷裡總會飄蕩著叫賣“三花”的聲音:“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五分洋釐買一朵。”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舊時,香水還是奢侈品,白蘭花自然清新,是最好的替代品。雖然價廉物美,但也不是所有人都買得起的,只有講究的小姐、太太才會佩戴白蘭花。

她們從走街串戶的阿婆手中,買來新鮮溼潤的白蘭花,用手絹仔細包好,放進大襟衫的紐扣裡面,靠腋下貼身放,“香聞得到,花看不到。”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蘇州本是一座有種花傳統的“花城”,每到夏天,白蘭花、玳玳花、茉莉花三大品種,就被虎丘、長青一帶的阿婆裝在籃裡,帶到蘇州城裡叫賣,成為蘇州的一道風景。

02。

本地花逐漸被取代

每年的5-8月為“三花”開花期,玳玳最早,白蘭次之、茉莉稍晚。這三種花花形各異、香味不一,卻都體現著蘇州城的氣質、蘇州人的品位。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以前,一到開花的季節,花農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先採白蘭花,然後採茉莉花,一採就是一整天。

即使是盛夏時節,花農們也頂著烈日,戴上草帽,脖子上搭條毛巾,去往花樹。無論颳風下雨,當天的花苞必須採下,不能誤了時間。採白蘭花,樹最高的有5米,因為在高處,有可能一不留神摔下來,是很危險的工作。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據《虎丘鎮志》記載,虎丘茶花村1978年的“三花”總產量為81310公斤。直至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市場流動性更強,外地的花種大量進入蘇州市場。

像廣東、廣西地區氣候更溫暖,種花成本更低,蘇州本地的花越來越沒有銷路。據賣花阿婆說,現在賣的花大多來自廣東、浙江、福建一帶。

03。

今生賣花,來世漂亮

茉莉花編的手環、兩朵白蘭花串成的掛飾、用白蘭花瓣填充的“花籃子”……現在可能只有在平江路、觀前街、拙政園這些旅遊景區,才能看見挎著竹籃、託著托盤賣花的阿婆。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她們手指翻動,一串潔白飄香的手串就做好了。看著只是一串小小的花束,也只賣一兩塊錢,但阿婆們時常是晚上11點多進到貨,一直要串到凌晨兩三點,遠比想象中辛苦很多。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現在街上的賣花阿婆,她們有些是為了生計,補貼家用,有些只是因為一個人呆在家裡很孤獨和煩悶,出來看看街景,散散心,如遇上也是閒來無事的,便也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說話,聊度天日。

今生賣花,來世漂亮。賣花阿婆至今仍然沿襲著傳統方式穿梭在鬧市區人群中,仍然用最淳樸的方法給姑娘女士以及愛花人士送來古老的香花文化。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如果你的童年也被“三花”的香氣溫柔待過,那下次在路口遇見她們的時候,希望能夠多看一眼,可以的話,就買一串花吧。

茉莉花、白蘭花、玳玳花,蘇州的"三花"季,還有多少賣花阿婆?

“平地有好花,高山出好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