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城究竟有沒有用?

春秋戰國時期,燕趙國諸侯為了防禦別國入侵。修築烽火臺,並用城牆連線起來,形成了最早的長城。以後歷代君王幾乎都加固增修長城。它因長達21196。18裡,故又稱作“萬里長城”。今天所指的萬里長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長城,它東起鴨綠江,西至內陸地區甘肅省的嘉峪關。

萬里長城究竟有沒有用?

有人用兩句話來概括長城:“上下兩千多年,縱橫十萬餘里。”意思是說,從一開始修長城到最後停止修長城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時間,而這兩千多年裡修的長城全部加在一起,長度超過十萬裡。兩千多年來,在長城的腳下上演過一幕幕威武雄壯的歷史劇。其間,既有生死搏殺的戰爭,也有和睦相處的安寧。

長城是中國的象徵,但歷來也有聲音在不停的抨擊長城,認為長城讓中國更保守、更封閉,抑制了中國的進步,修長城是一個錯誤的決策。

最著名的康熙。康熙三十年(1691),有大臣看到長城年久失修,建議撥款修理。康熙帝繼承皇太極、順治帝提出的“滿漢一家”的民族思想,進而又發展成為“中外一視”、“天下一家”的“大一統”思想,發現長城的存在不利於國家的統一,尤其不利於與“三北”遊牧民族的政治一體化,於是否定了修長城的建議,並說出了一段意義深遠的話:

“秦築長城以來,漢、唐、宋亦常修理,其時豈無邊患?明末,我太祖統大兵長驅直入,諸路瓦解,皆莫敢當。可見守國之道,惟在修法養民,民心悅,則邦本得,而邊境自固,所謂眾志成城者也。”(《清聖祖實錄》)

康熙帝總結了歷代修長城的歷史教訓,悟出一個治國的大道理:長城再堅固,也無法保障國家的安全,惟有“養好”百姓,讓他們高興,才會得到治國之本,邊境自固而無憂。這就是“眾志成城”的意思。

按照康熙的邏輯,根本就沒必要修長城,這是一個勞民傷財之舉,得不償失!

萬里長城究竟有沒有用?

難道長城真的沒有必要修建嗎?

放眼世界,我們與同在亞洲大陸的古印度來比一比,在四大文明古國中,為何只有古中國傳承了下來?

和中國地理比較類似的,就是古印度。如果認真的比較,古印度的情況又比中國好得多,因為古印度的北方,至少沒有出現匈奴、突厥之類強悍的民族。

另外,從地理上看,古印度東面和北面,有喜馬拉雅山脈,阻擋了吐蕃和中原的可能入侵,東面還有若開山脈,西面有蘇萊曼山脈,南邊是印度洋,地理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從陸地上進印度,只有一條路,即:印度西面的口子喀布林河谷!

然而,古印度卻消失在了歷史的煙雲中。讓人驚奇的是,每一次外敵入侵,都是走印度西面的口子喀布林河谷,但印度卻一直不在此建立嚴密的工事防禦!因此,有學者指出:如果印度在此修一條長城,那麼會怎樣?雖然不能阻擋全部,但哪怕只能擋住20%,就是給古印度傳承下來,增加20%的機率!

萬里長城究竟有沒有用?

從地理上看,中國也的確得天獨厚,主要國防是在東北、北方、西方,看起來要比古埃及、古巴比倫好得多,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國國防線太長,而且面對的敵人之強,要遠遠超過其他三個古國,所以總體形勢反而更嚴峻!

在這一種情況下,古中國為何能傳承下來?固然有其他因素,但長城作用不可或缺!

首先,修長城是迫不得已的戰略選擇。在古代社會,最強大的兵種就是騎兵,而北方民族就是馬背上的民族,來去都很快,即便中原文明強盛時,也很難徹底消滅他們。漢朝徹底擊敗匈奴,花了多少財力、時間?所以,秦漢明修長城,實在是無奈之舉,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其次,長城真沒有作用嗎?到了漢朝時,秦長城已經破爛不堪,但卻依然發揮著重要作用。漢朝發現,如果不是大股敵人,往往就會被長城阻擋;如果守衛的將軍得力,縱有匈奴大軍,也過不了長城。所以,漢朝對長城很重視,漢武帝反擊匈奴時,衛青、霍去病等人,就已秦長城、趙長城為攻守的據點。

萬里長城究竟有沒有用?

因此,不妨做這麼一個假設,在中國歷史上,如果沒有長城,會發生什麼?答案很顯然:北方遊騎就能隨時南下劫掠。尤其在中原王朝衰弱時期,可能輕易就能滅亡古中國!

其實,從歷朝歷代來看,只要有完整長城的朝代,相對而言都比較安定,北方遊騎無法輕易入關劫掠。即便明朝末年,清軍入關劫掠,也只是繞道從缺口處進入,而不是如康熙所言隨時、輕易的“長驅直入”!如果真能長驅直入,為什麼不從最近的山海關進入?

所以,為什麼先輩們說萬里長城是中國的象徵?不是為了民族自豪感的隨口一說,而是因為長城對中華文明的巨大作用,如今象徵著中華民族偉大意志和力量。如果沒有長城的保護,中國很可能就猶如其他三大古文明,也消失在歷史的煙雲中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