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畫尋芳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秋日時節,正是菊花開得最豔的時候。

菊花原產中國,又名菊華,九華,帝女花,是中國最古老的觀賞花卉之一,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在辭書之祖《爾雅·釋草》裡寫“蘜,治薔”,註解為“今之秋華菊。”《禮記·月令》裡也有“季秋之月,鞠有黃華”的記載。

詩畫尋芳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寫生蛺蝶圖卷》趙昌(宋)現存最早的菊花畫作

菊花作為花中四君子之一,是中國古典詩詞中的經久不衰的題材,象徵高畫質遠逸的君子之德,多用來形容人品出眾,高風亮節,潔身自好的美好情操。菊花文學意象的形成,與一位詩人分不開,他就是陶淵明。現在人們提到菊花,就會想起晉陶淵明獨愛菊,說到陶淵明,又總離不開那句“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不過,回溯文學史上的菊花,我們的視野先要回到先秦時的楚國,從屈原說起。屈原在《九章》中說,“播江離與滋菊兮,願春日以為糗芳”,在《離騷》中吟,“朝引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在《九歌》中更以菊花收尾,“春蘭兮秋菊,長無絕兮終古。”詩人在江邊栽下菊花,願意以菊花花瓣為食,並向上天祈禱春蘭秋菊,美好的生活能夠歲歲如此。此時的菊花只是屈原筆下眾多香草中的一種,如果說特殊,也只是特別好吃而已。

屈原之後,後世題詠菊花的詩作要麼寫菊花的自然之美,“英英麗質,稟氣靈和。春茂翠葉,秋耀金華”,要麼寫菊花的食用藥用功能,如“服之者長壽,食之者通神”。也有詩人寫菊花傲霜不凋,如“貞松隆冬以擢秀。金菊吐翹以凌霜”,但是真正把菊花內涵提高到清高君子的,還是陶淵明。

詩畫尋芳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歸去來辭書畫》區域性(宋)

陶淵明自彭澤辭官,“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載欣載奔,回到家鄉,“三徑就荒,松菊猶存”,親人在側,“有酒盈樽”,開始“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田園生活,陶令變成五柳先生。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淵明只有五首菊花詩,卻以自己獨有的人生經歷和隱逸情懷,寫出菊的風骨,“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孤標傲世的菊花與陶公的隱士精神合二為一,成了田園君子的代名詞。

唐代田園詩的代表人物孟浩然的《過故人莊》更是對陶淵明田園生活的再現。“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若不是已經過了幾百年,我們都要以為孟夫子的故人就是陶淵明瞭。

詩畫尋芳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陶淵明漉酒圖軸》丁雲鵬(明)

孟浩然詩中提到重陽日賞菊花,也與陶淵明有關。他在《九日閒居》中說,“餘閒居,愛重九之名。秋菊盈園,而持醪靡由,空服九華,寄懷於言。”退隱田園,對著滿園的菊花喝菊花酒,感慨一下人生,這樣的重陽成為後人嚮往的生活。南朝宗懍在《荊楚歲時記》記載:“九月九日宴會,未知起於何代。佩茱萸,食餌,飲菊花酒,雲令人長壽。”

“一從陶令評章後,千古高風說到今。”陶淵明後,菊花也被稱為東籬菊或陶令菊,“一夜新霜著瓦輕,芭蕉新折敗荷傾。耐寒唯有東籬菊,金粟初開曉更清”。白居易以芭蕉荷花的枯敗反襯菊花的清絕耐寒,他的好友元稹要直接地多,“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詩畫尋芳丨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竹圖》徐渭(明)

盛唐人寫菊清冷之餘更加灑脫,而經歷過喪國之痛的宋人更懂菊花,“花開不併百花叢,獨立疏籬趣未窮。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宋末鄭思肖的這首《畫菊》寫出文人“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凜然正氣和不畏強暴、反抗強權的民族風骨。

◎本文圖源網路,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