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王宿老街故事多

作者 秦獲幸

華州王宿街歷史悠久,其淵源可以追溯到周平王東遷,時間長達兩千多年。在歷史長河中的弋家巷,亳州巷,晉商會館都是真實的在,驗證了千年來古鎮曾經的繁華。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王宿街道 劉煥民攝

王宿街古會有四月十二,十月初二。例會有四,七,十。王宿街地利的優勢是向北十多里有渭河古渡蘇村碼頭。當地客商,鄉民把渭北特產花生黃花菜紅蘿蔔用獨特的少轅沒尾的四軲轆刮車,逢集趕會,來到這裡。華縣高塘塬區的客商從這裡把所需商品土特產販運到南山根下,渭華塬區。王宿街道作為華縣東北一隅連線大荔華陰三縣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有多地客商看中這水旱碼頭,肆鋪林立,五行八作,應有盡有。衣有裁縫部和染坊,食有多家飯館和粟店(方言稱粟店為需店),住有車馬店和旅館,多家診所,碳場鐵匠鋪……

一個街鎮,就是一個小社會的縮影。市井無賴,正人君子,芸芸眾生,各色人等都要生存,於是,就有各種發生在這裡的軼聞故事。在民國時期就有一個一碗麵湯傷人命的悲劇。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王宿街道 劉煥民攝

某年有一個少年乞丐在街上一家麵館買了一個饃,實在沒錢就討要一碗熱麵湯,一吃一喝不飢不渴。誰料想麵館老闆竟然要收麵湯錢,理由是你吃麵喝麵湯免費,不吃麵喝麵湯就要收錢。乞丐無奈,只能啃饃吃了。從此,一碗麵湯埋下了仇恨的種子。少年乞丐下決心要報仇。他走進江湖,要學一身好武功,一定要出了這一口惡氣。

光陰似電,一晃幾年過去了。小乞丐在江湖上學會了打槍,其水平已經到了百發百中,爐火純青的境界。時機成熟,昔日的乞丐,今天的神槍手來到王宿街。他來到當年的老麵館,在大庭廣眾,眾目睽睽的埸合故意拿走麵館家的一隻鴨子。

主人家發現以後,自然就要來攆賊。四五個人喊著攆賊就跟著他跑,他把這幾個人引到王宿街外很遠地方,轉身朝著來人開了兩槍,兩個人應聲倒下。其它人再不敢上前了,他還大聲喊,來來來!到泊裡地裡走。這個泊裡就是離街道往南更遠沒人煙的地方。

一碗麵湯讓乞丐演繹了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現實版。這麵湯也讓毫無善念的麵館老闆品嚐了不仁不義帶來的苦果,惡果和毒果。他後悔一萬遍也無濟於事。攤上兩條人命,至少讓他連死的想法都有了。這是一個典型的流傳最廣,時間最長善惡報應的案例。

在王宿街的東頭,某年有一劉姓家族為兒子結婚。新媳婦的孃家在東邊的村子。迎親的轎子回來還沒有進村,花轎的轎杆竟然斷了。訊息傳到家裡,主人家大喜,婆婆說是我這新媳婦洪福重,能把轎杆壓壞,是給我屋裡帶來了大富大貴。

過了若干年,這家媳婦生的兒子,果然不負眾望,長大以後,學有所成,官運亨通,在甘肅省清水縣當了知縣。

這老劉家當年前房門前懸掛著《文魁》《拔貢》兩塊木質硬匾。文魁的意思就是文章寫的好,是魁首。拔貢是清朝時由各省學政選拔優秀生員推薦到京師,進貢給朝廷。經過朝廷考試,合格者,一等人才任七品京官,二等人才當知縣,三等人才任教職,淘汰者罷歸,稱為廢貢。這老劉家的兒子就是透過考試為二等人才 ,到甘肅省任知縣的。這清水縣知縣的後代就有一位是解放後的留蘇學生,學成回國後為祖國服務。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當年的畢家公社舊址 秦獲幸供

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石孟鄉政府遷到王宿街。公社化後成為畢家公社,王宿街成了畢家公社的行政中心。人們印像深刻地還記得,在街道十字路西的一戶東邊牆上有一條《鼓足幹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牆體標語是用石灰麻刀塗抹的圓形底子,一個圓一個字用大紅油漆寫成仿宋體。這條牆體標語從一九五八年到一九六八年渭河大水災,存在了十年時間。

一九六八年特大洪災以後,董紀才奉調來到畢家公社。在一窮二白的災後重建工作中,董書記有魄力和開拓精神,把王宿街通往南部的蓮花寺鄉鎮公路截彎取直,極大的方便了王宿街與外界的連係。董書記還帶頭捐款購買楊樹苗,綠化王蓮路,數年後綠化帶優勢顯現,使王蓮路成為災區重建的樣板。筆直寬闊的道路,挺拔入雲的綠化樹成為生機勃勃的風景線。

人有小名,更有學名。王宿街作為地名,也有小名。只因為不論東西南北周邊地區的鄉黨都稱王宿街為王醒坊,王想街(想為音)。王宿是書面的行政區劃的官名。無論怎樣稱呼,萬變不離其宗,少不了那一個王字,證明她的歷史淵源與周平王有關係。

千年古鎮,歷經滄桑。除了王宿街名不變,亳州巷依然存在,而人文景觀,古廟老井巳經被千年的風霜掃除得蕩然無存。

進入二十一世紀二十年代,惟有老街東南角的晉商會館廟殘存著遣址。在遺址上是裝置完善,建築精美的鄉鎮衛生院。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晉商會館遺址上新建的衛生院 劉煥民攝

在衛生院南北兩座樓之間,有一株腰圍一百二十公分,身高七米多的老柏樹。這株古柏栽植於何年何月,無從考證。根據附近健在的九旬老翁,百歲壽星迴憶,在建國前就有這古柏。七十多年沒有多大變化。現在就是武斷地推測,這古柏應該在三百年以上。曾有俗語說,千年柏,萬年槐,不信你問老柿來。老柿就是柿子樹。柿子樹更是很長壽的。按古柏栽植的位置推測,這應該是在甬道兩邊栽植了好幾棵,這一棵是倖存下來的。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晉商會館遺址上的古柏 秦獲幸供

遙想當年那些晉商把一棵棵柏樹苗載植於此,精心呵護,他們也想不到只能剩下這一棵。那些晉商早已化為泥土,這一棵柏樹卻緩慢成長,承載著主人的希望,聚天地之精華,三百年來傲寒霜,抗酷暑,年復一年,雖無參天之身軀,卻熬過了無數的速生,速朽的其它樹木。這一棵老壽星曾見證了昔日晉商的生意興隆,事業的輝煌。試想,如果沒有晉商在這王宿古鎮的興旺發達,就不可能有財力投巨資建成這氣勢恢宏的會館廟。

昔日連線大荔華陰華縣的物資集散地--華州王宿老街

晉商會館遺址上的古柏 劉煥民攝

當年的建築物連斷壁殘垣也損毀殆盡,惟有這古柏傲然孤立。這棵古柏是秦晉兩地人民友誼的見證者。晉人在秦地栽下的柏樹,受到秦人的愛護,數百年來保護得完好無損。我們衷心祝福這秦晉友誼柏,長壽常青!

原文來源:作者供稿

原文作者:秦獲幸

圖片拍攝:劉煥民

整理編輯:華州文史薈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