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如果告訴你,你明天就可以穿越到古代,你最想去哪個朝代呢?是想體驗文明蓬勃發展、人才輩出的繁榮盛世,還是想感受兵荒馬亂、朝不保夕的亂世年代。等等,現代人到古代生活可沒這麼容易適應,仔細想想那些瑣碎的生活細節,你真的都瞭解嗎?今天,小K為你打造獨家古代穿越指南,快來看看古人是如何生活的吧!

據統計,人的一生在廁所度過的時間就有1年之久,與我們如影隨形的衛生間,在古代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據記載,漢朝時,廁所設在宅院的後身,搭建在高處,下面一般連通豬圈,實現“人畜糞合一”的效果。那時候還沒有肥料,所以人畜的糞便是最好的農業肥料,一般都會再加以利用。

古代人也懶,半夜起夜是也不想出去上廁所,所以就發明了一種叫“虎子”的如廁器具,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夜壺。其造型類似老虎,現存最早的虎子是戰國時期墓葬出土的。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到了唐朝,因為開國皇帝李淵的爺爺叫李虎,尊敬之人的名諱怎麼能用在如廁的器具上呢?此後,“虎子”便改名為“馬子”,馬子比之前的形制加大,而且設計更加方便情理,“馬桶”便隨之誕生了。古代人講究環保,馬桶不可隨意傾倒,必須由專門的人來收,在唐宋時,幹這種工作的人被稱作“傾腳工”,他們收集糞便再送到城市周邊和農村,作為化肥賣出,獲利頗豐。所以,傾腳工的工作一度十分受歡迎,競爭十分激烈。

直至明清時期,仍然沿用這樣的形式,直到近代中國才普及抽水馬桶,傾腳工的職業才慢慢消失。廁所的發展史,是人類發展進步的歷史,是衡量人類發明的重要尺度。

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耕社會,晚上9點開始為亥時,又稱“人定”,意思就是人該睡覺了,其實古人也不一定天黑就睡覺,但是在沒有手機網路的年代,他們夜裡能做點什麼呢?

對於普通農民家庭的老百姓來說,天一黑基本就要睡覺了,因為那時候照明成本太高,蠟燭和油燈普通人根本消費不起,沒什麼事情幹還不如早點睡,轉天醒來還要賺錢養家。

對於有點家底、可以溫飽的平民家庭來說,最常見的夜生活就是聊天,一家人藉著月光在一起談天說地,豈不快哉。長者們會給孩子們講講歷史故事或者禮儀規範,或者聊一聊鄰里八卦、社會趣談等等。當然,最受孩子們歡迎的就是民間志怪鬼故事,獵奇之心自古便有,那些光怪陸離的故事總能提起人們的興趣。除此之外,就沒有別的娛樂方式了,聊完就去睡覺了。

到了宋朝,夜禁制度徹底取消,北宋得到都城開封是遠近聞名的不夜城。那時開始有了夜市,民眾都可以到酒樓茶坊等地方欣賞音樂舞蹈。除了聽歌跳舞,還能吃點小吃,開封城中半夜燈火通明,許多大排檔營業至凌晨。但是,這種生活只維持了三百年,到了元朝,宵禁制度重新開始,大部分人的夜生活又迴歸平靜枯燥。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穿越到古代,本就人生地不熟,要是還聽不懂講話可怎麼辦?很多人以為古人說話都是滿口之乎者也,想起上學時背文言文的慘痛經歷就頭疼。其實不然,古人日常交流也是用白話文。

文言文,其實是古人寫文章時使用的語言,由商周時期的口語簡化而成,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基本定型,後面兩千年都沒怎麼變過。但是口語倒是一直在變,受到移民的影響,許多遊牧民族進入中原導致了語言變化。到了唐朝,白話文和文言文簡直是分崩離析,完全不一樣了。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文言文的創造並不是為了顯得文藝,其實是書寫成本高的原因,在紙張還沒有被髮明的時候,書寫過程十分費勁,材料也很貴,所以人們就盡力精簡語言,便成為了現在的文言文。

宋朝之後,紙張得到普及,民眾閱讀也大大增加,那時興起了一種新的文學形式“話本”,就是說書人表演時用的底本。這種底本白話與文言參半,讀起來更容易,更貼近生活,四大名著就是這型別的小說。到了明清,白話文基本就和現在沒有差異了。

古人的化妝術 愛美之心自古皆有,古代的女子也會化妝,而且東方女性自古便以白為美,俗話說“一白遮三醜”絕對是硬道理。“粉”字的偏旁是“米”,最早的“粉底”便是用米做的。用米做的粉底特別容易脫落,美女臉上經常掉渣可不是很美觀的事情。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所以後來,古人又發明了改進的粉底——白鉛粉,白鉛粉細膩潔白,還不掉妝。雖然上妝效果不錯,但是鉛粉裡含有大量的金屬鉛,這種重金屬毒性還是很強的,女子長期使用輕則成為黃臉婆,重則甚至會鉛中毒。

另外,彩妝也是不能少的,最古老的彩妝便是硃砂,由天然的紅色礦石研磨、漂制而成。最早在商周時,女性,尤其是舞姬和宮女,就用硃砂作為腮紅擦拭在面部。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眉毛是妝容中最重要的,好看的眉形十分凸顯氣質。古代的“眉筆”用是用“黛”製成的,黛是一種黑色礦物質,又名石黛。將這種礦物質研磨,然後用水調和,用筆蘸著就可以畫眉毛了。在戰國時期,畫眉就開始興起了,那是女孩子們都是用樹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

想必大家都知道,無論哪個朝代,男女老少,古人都是長髮及腰,他們對於頭髮十分重視,所以當然也重視洗頭。在漢朝時,官員們每週五放假一天,就是為了讓他們回去洗頭。

滿足你對古人日常生活的全部好奇!古人原來是這樣上廁所的?

一週才洗一次頭嗎?和現在不同,古代的條件十分有限,洗頭要從劈柴搞起,哪個程式都十分費時費力。再加上古人頭髮又長又多,洗頭絕對是一件大型工程。

只用水洗可不行,古人最常用的類似於洗髮水的便是皂角了,將泡製過的皂角放到水盆中反覆揉搓,或者用石頭砸碎,水質粘稠之後把碎屑取出,純天然的洗髮液就製作完成了。其實,皂角洗髮效果極佳,去汙、固發統統不在話下。

但是皂角洗髮會有一種刺激性的氣味,所以也有很多人選擇使用木槿葉洗頭髮,使用方法與皂角相差不大。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七夕那天用木槿葉洗頭可以得到織女的保佑,未婚女子很快就能找到如意郎君。

古人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很有趣呢?想要了解更多歷史趣聞,就來讀一讀《與古人對話》吧,帶你一鍵穿越回各個朝代!

內容簡介:

《與古人對話》是我國知名考古學家黃大路老師的首部著作。作者憑藉半生的考古經驗和歷史、學術知識,透過其多年參與的眾多古墓挖掘研究工作,為讀者呈現了幾千年前的人類文明、文化發展程序和生活中的智慧、演變和傳承,以及博物館中不會提到的歷史八卦、人物故事和豐富的史料知識。作者以“生活考古”的角度,拉近考古與普通老百姓的距離,透過古代墓穴中的文物傳達出古人那些生活習慣、方式,有些至今仍被人們傳承,但很多很多細節,是當今人們所不知其所以然的。同時,作者也以探秘的形式,為讀者講述文物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思想和歷史。例如,喝酒為啥要行酒令?豬為啥是古人祭祀的祭品?一千八百年前祖先竟發明了胸罩?!八千年前的古人就掌握了牙齒美容技術?!……

說出古人沒來得及說的話。追溯過去,也是展望未來的基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