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黃土高原上的窯洞民居(2)·下沉式窯洞,陝州地坑院裡的生態人家

下沉式窯洞,陝州地坑院的生態人家

下沉式窯洞是在黃土平原上開挖的地下窯洞,俗稱地坑院,主要分佈於河南陝縣、山西平陸、以及甘肅隴東地區。修建地坑院先要在平地上挖一個長方形大坑,一般深五至八米,將坑內四面及中央修剪平整,然後在四面掏出窯洞,形成一座完整的地下建築。據史料記載,我們的先民最早就是居住在半地下房屋中的。

地坑院裡的窯洞人家。

《詩經·大雅·綿》描寫了周民族的祖先古公亶父,率領部族從豳遷往岐山周原,開國奠基的歷史,開篇有

“古公亶父,陶復陶冗,未有家室”

的句子。“陶”通“掏”,就是挖土;“復”通“覆”,“冗”通“穴”,意為在山前和平地上掏洞居住,可以對應靠崖式窯洞和下沉式窯洞,這是黃土高原上最早的民居形式。

河蚌繪·下沉式窯洞結構圖。

當然後來的下沉式窯洞與上古陶穴已有了天壤之別,它在保留穴居樣式的同時也吸收了北方院落建築的元素。區別於靠崖式窯洞和獨立式窯洞的單體結構,下沉式窯洞全部是以四合院的形式出現。院中分為正房、廂房和倒座房,作為正房的主窯通常為三孔,中間設廳堂兩側做臥房,倒座和廂房一般用來做廚房、儲物房、飼養家畜以及院落出口。院子中心挖一口十多米深的滲井,下雨時排水,平日間可儲存蔬菜。

傳統的地坑院村落。

院中通常會種上幾棵果樹,榆樹、石榴樹和梨樹最常見,分別象徵著多財、多子、多利,一些老院中的樹木枝繁葉茂,樹冠都伸出了院外,顯得生機勃勃。窯洞的出口通常作

U形和L形,這是為了節省土地,在土地充足的地方,也有直進的。窯洞正上方的土地上不能種東西,一般留出光滑平整的黃土,講究的會鋪上方磚,邊緣再砌上女兒牆,防止行人和動物掉坑裡。

地坑院的入口,在坑邊的角落裡。

曲村地坑院裡的穿山灶和十碗席

前年夏天,我在三門峽住過幾天地坑院。

三門峽古稱陝州,得名於境內的陝塬,秦孝公十年(前

390年)置陝縣,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州,之後這個稱謂一直延續到民國。陝

塬位於三門峽市張汴鄉,今改名

“張汴塬”,

這是一片寬廣高大的黃土臺塬,土層厚度超過百米,是地坑院村落分佈最集中的地區。西周初年,周王朝以

“陝

”為界劃分勢力範圍,以東稱“陝東”,由周公管轄,周公在此建立了洛陽城,以西稱“陝西”,由召公管轄,陝西由此得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分陝而治”。

一座新翻修的地坑院。

開車到達張汴鄉曲村的時候是在晚上,雖然有路燈,但依舊漆黑一片,路上見不到幾個行人。直到停車下來才發現,一

座座地坑院其實就在馬路兩邊,據我們不過幾米遠。尋常人家都在院裡乘涼,從視窗投出微弱的燈光,即使是招待遊客的農家樂,人們也都集中在地下活動,燈光和聲音幾乎傳不到路面上,待小心翼翼的走到天井邊上,才發覺裡面別有洞天。這就是當地人口中

“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

的奇觀。

河蚌繪·地坑院挖掘示意圖。

如今曲村的地坑院主打

陝塬人家十碗席

”,當院大都壘一座九孔灶臺,稱為“穿山灶”,一個灶臺,灶心相通,從低到高設定九個火眼,上面同時放置

九口大鐵鍋,利用熱氣往上走的原理,蒸、煮、燉、燜同時進行。第一個灶眼是最旺的,適合做蒸煮的菜餚,後面的灶眼依次火力逐漸減弱,適合做燉燜,最後一個火眼通常只用來保溫,故有

“七緊八慢九消停”

的說法。

我們住的院子,中間砌有灶臺。

至於十碗席的菜品,基本就是鄉村宴席常見的扣肉、酥肉、丸子、豆腐等等,大家聚在一起吃的就是個熱鬧。記得那天是週末,院兒裡擺了有五六張桌子,食客們

圍桌而坐,院中燈火闌珊。不過九點以後,食客們漸漸散去了,原來他們都是三門城市區開車過來度週末的,通常吃頓飯就回去了。隨著夜色漸深,當院漸歸平靜,最後燈籠熄滅,只剩下滿院星光和蟲鳴。

夜晚的地坑院俯瞰,燈火輝煌,但外面是黑漆漆的一片。

老闆娘說這個院子是前些年蓋的,政府補貼後自己還掏了二十多萬,他們家的院子是全村最大的。院子呈正方形,每面三孔窯洞,裡面設施也已相當現代化,除了砌有火炕的堂屋、客房外還有茶室、廚房、廁所和洗澡間,在每間窯洞裡面都設定了通氣孔直通地面,返潮的季節可以抽溼,當院種了樹,樹下闢為菜地,一側是傳統穿山灶,上下水管道也一應俱全。因為佔地廣闊,所以幾乎感覺不到是住在地下,倒像是一座高檔的別墅四合院。

客房內部,其實已經很現代化了。

地坑院中的風水學

看過了現代化的地坑院,咱們再去看看老的。

陝州地坑院受環境和地形影響最大,古往今來大都分佈在張汴塬(古陝塬)、

東凡塬、張村塬這三個

黃土

高臺

上,全盛時期約有

100

多個地下村落,數萬座院落。因為這些塬上地勢高亢,水位較深,即使住在地下也相對乾燥。張汴塬上的北營村是古陝塬的核心區域,現在闢為陝州地坑院景區,當地原住民遷出,房子修繕後做成了展館。雖說沒有了人氣,但也算保留了完好的硬體,確實做到了“進村不見房,房裡不見人”。

北營村航拍。

廟上村位於張村塬上,前幾年被列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村裡存有清末、民初的地坑院

73座。

不過和北營村一樣,廟上村也修成了景點,而且兩村為了遊客參觀方便,都把原本獨立的地坑院相互打通,讓遊客像鑽地道一樣在裡面走來走去,極大破壞了建築的原始風貌。

上世紀四十年代地坑院村落航拍圖。

在地面上,院落只是一道矮牆。

在北營村我認識了一位地坑院方面的民間專家,大爺一家住在一個不事雕琢的院中,帶著閨女和外孫女。大爺以前是個三門峽的老師,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地坑院,主要以民俗為主,陸陸續續發表了不少文章。地坑院景區的介紹展板都經大爺審定核對的,後來負責人乾脆邀請大爺常駐作為景區顧問,不過大爺對於景區的大拆大建還是深表不滿。

河蚌繪·地坑院傳統佈局圖。

新修的地坑院大都違反了傳統的結構佈局,大爺說著,給我講解了一下地坑院的方位與風水。傳統地坑院受八卦

影響

最深

院落結構是有一定之規的,因為是平地挖坑,所以按圖施工是很容易的,所以講究也多。從前

修建窯院前

,人們要

根據宅基地的地勢、面積,圍繞陰陽魚的八個方位,按易經八卦決定修

種形式的院落。依據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不同的方位朝向和地坑院主窯洞所處方位,窯院分別被稱作東震宅、西兌宅、南離宅、北坎宅。

只能以這四種形式為基礎,適當增減,

其中東震宅被認為是最好的朝向。

北營村專家大爺住的院子,過去玩的人可以找怹聊聊。

陝州北營村地坑院。

地坑院的逐漸沒落與消亡

據說如今的地球上,除了東非一些極端貧困的部落外,就只有中國人還保留著地下穴居這一傳統了,然而下沉式窯洞也是近年來中國消亡最快的民居建築。在陝州的日子裡,我轉了很多地坑院村落,這片號稱國內下沉式窯洞儲存最好的區域,形勢也不容樂觀。

劉寺村地坑院,地上地下同是一家。老鄉說,他們

夏天住地上,冬天住地下。

從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當地政府認為地坑院佔地面積太大,開始逐步禁止挖掘。九十年代以後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開始陸續搬出地坑,很多院子就此荒廢。地坑院如果有人住,勤加維護,一般都能住上兩百年,但沒人住後很快就會倒塌。九十年代後期,當地有計劃地實行了“退宅還耕”工程,將沒人住的地坑院重新填埋,地坑院數量進一步減少。

村裡很多地坑院如今都無人打理,我們進去看看。

裡面無人居住,已經快要荒廢了。

在劉寺村、窯底村、西過村、人馬寨村,我跟當地村民都聊過,他們說從前修地坑院還是因為窮。因為修地坑院用不著什麼貴重材料,過去到農閒時候,一人一把鏟子,倆月就挖出一個院子,幾乎是零成本。而且過去修院子都不是一步到位的,一般是挖兩間先住著,院子往往成凹字形,留一兩面土堆的黃土慢慢用來墊牲口窯,窯中舊土則挑在地裡做肥料,日復一日,綠色又環保,待到開挖完工後,院落才最後齊整。

一段時間沒人居住,地坑裡的植物就開始瘋長。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修建地坑院的最後一個高潮,當時人多沒地方住,家家戶戶都挖,再後來就停止了。這些年隨著旅遊熱,地坑院又重回人們視野,畢竟這種居住太獨特了。前幾年,劉寺村、曲村等地,政府出資修復了一些老院子。然而我看到這些新修的院子大多沒什麼人住,一問才知是人們覺得夏天住窯洞太潮,到了冬天才搬進去,因為一個冬天能節省三分之二的柴火錢,還是非常經濟的。對於下沉式窯洞這種極度瀕危的民居,究竟如何保護目前人們還處於探索和嘗試階段,建築的急速消亡仍在持續。

廢棄的地坑院,裡面長滿了植物,倒也顯得生機勃勃。

荒廢的地坑院,坑裡的草木像鋪了一層地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