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建築木構件中的月梁

梁是古建築中的水平受力構件,常支承於二柱頂端或其他梁枋上,是中國建築構架中最重要的構件之一。木構樑架是中國古建築發展的主流,樑架最主要的作用是承重。

“月梁”這一名稱指的是兩個概念,一是指清式捲棚頂建築架的最上一層梁,叫“月梁”,也叫“頂梁”,二是指做成“新月”形式的梁,其梁的兩端(扇)呈弧形、而梁的中段微微上拱,整體形象彎曲得近似新月,所以稱為“月梁”。

漢代稱這種月梁為“虹梁”,也是非常形象的稱呼。加之南方天氣炎熱,殿堂基本上都做“徹上明造”而不做天棚,這樣一來月梁的形象暴露於外,當人們進入殿堂時,全部樑架構造一目瞭然。

月梁的側面常常施以雕刻紋樣極為精美,加上樑本身柔曲的外形,真是非常的美觀而精巧。宋代以前大型建築中露明的梁多采用“月梁”做法,到了明清時期,官式建築中已不再使用,但在江南民間建築中卻仍較為常見。

月梁一般用於大住宅、大府第、大廳堂、大佛殿、大祠堂等比較大型的建築,而且大月梁與平梁的表面不是光禿禿的,在施工完畢之後都要進行雕刻或繪彩畫,在皇家的建築中都雕繪龍鳳之類的圖畫,如清代一位皇帝曾出的上聯為:“雕樑雕出雙鳳舞”,隨後的大臣答曰:“畫棟畫到六龍飛”。

樑架之中最重要的是大梁,又稱五架樑,樑上的雕刻彩繪多集中在五架樑上,一般的做法是先在枋心繪成斜枋套環式,在梁的左右箍頭之外,雕畫出雲錦,梁底面雕畫牡丹花,左右丁頭栱側繪出雲卷,在斗栱上以承擔脊博。

中國古建築木構件中的月梁

關於月梁的式樣與做法,以徽州地區的一些大的祠堂的做法最為美觀。如安徽青田陳家大祠堂大門大梁枋不僅進行了滿雕,其梁下的大月梁,還刻出搭袱子,在袱子的表面也繪成滿滿的雕刻紋樣,其內容是戲劇。這條大梁兩端都搭在丁頭栱之上。此外在柱間的橫枋都用撐栱支撐,橫枋與撐栱也都盡力雕刻,都成為雕刻品。黃山呈玖村一個祠堂大廳的月梁雕刻的內容為一整齣戲。

關於月梁,在北方大建築上也時有出現,不過絕對沒有很深的雕刻,在月樑上都是畫的彩畫,而且北方的月梁的數量遠遠沒有南方數量多,北方的月梁做得彎曲度極小,十分不規範。

北方地區的木構建築雖然有月梁的做法,也有月梁的出現,但是這並不普遍,沒有南方木結構建築中月梁的做法。南方地區的木構建築中一般來看天棚“徹上明造”的做法,將樑架全部暴露出來,人們進入建築內部,將從立柱到樑架以及各個節點,都看得一清二楚,沒有半點隱藏。在這樣的情況下,月梁多長多高多大一目瞭然,對每一條月梁的雕刻,彩畫也都可以看得十分清楚,這是非常可貴的。

中國古建築木構件中的月梁

北方的木構建築之中,幾乎每個殿宇都有天棚、天花,把樑架一切構件全部遮擋,什麼也看不見。早期殿座做“徹上明造”式樣的比較少。因為北方的樑架各部分都隱藏在天棚裡,所以就不必在梁的表面做雕刻,對於彩畫也做得比較少。梁高呈弧形,梁底略向上凹,梁側常做成琴面並飾以雕刻,外觀秀巧。

木構樑架是我國傳統古建築的主流,為追求美觀,柱、梁、枋、檁、椽等主要構件上,工匠們總會下足功夫,在不影響構件功能的前提下,對其進行雕刻、彩繪等藝術加工,將原木的魅力展現得淋漓盡致。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古建、建築行業相關原創內容,歡迎大家踴躍投稿(私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