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到梁山附近憑弔梁山一百單八將,就會發現在當地有數不清的民間傳說:梁山城寨遺址隱約可見,梁山六十里外的祝家莊已經改為祝口鎮,石碣村已經更名石廟村,但是祭祀阮氏三雄的三賢殿依稀尚存,祝口鎮和石廟村祝姓和阮姓居多,祝口鎮裡的衚衕拐彎抹角,頗似小說中的“棋盤路”,石廟村之人仍自認是三阮後裔。

時至今日,梁山四十五公里外鄆城縣境內,仍有宋江宅院遺蹟,水堡集中還有不少人說自己是宋江後代;晁蓋智取生辰綱的黃泥崗,依然樹木蔥蘢;武松打虎的景陽岡,現在也成了4A級風景區。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武松打虎的景陽岡成了4A級風景區,筆者沒去過,也不知道收不收費,更不想評價。咱們今天要聊的,並不是現在的事情,而是當年流傳的故事,這故事可不是筆者杜撰的笑話,而是山東人民出版社於1983年出版的《水滸外傳》中的一章:“蔡良屢收無頭稅,武松二上景陽岡。”

武松二上景陽岡,發現的不是吊睛白額猛虎,而是有人藉著打虎英雄的名義收門票,收門票的龍頭老大是蔡良,綽號“貪心豺”;他的狗頭軍師姓白,綽號“多心狽”。

話說當年武松在景陽岡上打死吊睛白額大蟲之後,轟動了整個陽穀縣,打虎英雄也被陽穀知縣聘為步兵都頭,成了當地超級網紅,多年未見的大哥大嫂也跟著沾了些許光彩。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武植和潘金蓮是武松在世上僅有的至親,沾點兄弟關再正常不過,但也有人被武松當成了商機,並想借助打虎英雄的名義發一筆橫財,此人就是住在景陽岡東沙梁的“貪心豺”蔡良:“此人生得僧態佛面,曾在少林寺學藝(但不知學的是武功還是經營),法名釋信,此人私塾底子,兼亦搏弄過幾日棍棒,倒也文武相濟,有著幾分混世本事。每與鄉鄰共事,總是喜笑顏開,軟硬兼施,到頭來自己名利雙收,別人卻是啞子吃黃連,有苦難言。”

細看這位“貪心豺”,我們發現他既有小說中宋江的風範,也有某位方丈的神韻,讀者諸君環顧四周,也會發現很多熟悉的身影。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蔡良讓人熟悉的地方還不止一處,聽說武松一戰成名,他馬上發現了商機並採取了行動,他的第一步就是搞好宣傳:“武都頭與俺原是舊日深交,曾經八拜結交,俺為兄他為弟,現在俺兄弟為地方除害,我這個當哥哥的梁山也有光彩!”

僅憑口頭宣傳是不夠的,深通營銷之術的蔡良購買了大量雞鴨魚肉美酒佳餚,吹吹打打地抬進陽穀縣城,一路上大喊是“為武兄弟慶賀”,引來了一路圍觀。

到了陽穀縣城,大家馬上偃旗息鼓,躲在一間客棧裡喝酒吃肉,連吃三天之後,才抹著油嘴打道回府——看到這裡,讀者諸君肯定已經瞭然於胸:武松沒見過蔡良,蔡良也不認識武松,這都是“多心狽”對“貪心豺”進行的包裝造勢,接下來他們肯定會有所行動。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您這樣一猜就對了,正所謂不利不起早,蔡良才不會拿美酒佳餚打水漂。回到東沙梁之後,蔡良馬上召集十里八村的上戶人家代表開會:“今後凡是進入景陽岡人員,無論是砍柴狩獵挖藥採蘑菇,還是過往客商行人,一律繳納進崗捐稅,這些錢收上來,好為我的武兄弟打虎之事立碑頌德。”

蔡良一呼,臺下百應。一個獵戶當先上臺,把這幾天打到的獵物全部捐獻。有人帶頭,其他人也不甘落後,一時間高臺上堆滿了土產獵物錢財,僅這場“開業慶典”,就夠給武松建十座碑亭了。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儘管早已收回成本,但“貪心豺”的貪心並沒有饜足,他要把收費進行到底,這一收就是一年。因為有部分銀錢送交了陽穀縣衙,知縣大老爺和文案書目都有分紅,大家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根本就沒人其清查“捐款”與“過路費”的賬目。

武松打虎之地,變成了蔡良的聚寶盆,最後弄得景陽岡路段行人,連“三碗不過崗”的酒店也開不下去了——過路就收費,大家只能繞著走。

眼見得過路費門票越收越少,“貪心豺”急得咬著尾巴轉圈圈,“多心狽”又給他出了一個主意:“要沒有武松打虎,周邊店鋪哪能開得下去?我們可以用武松的名義,去向他們收保護費!”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本來小本買賣就不好做,再給蔡良一筆為數不小的保護費,附近的小商販都活不下去了,就紛紛到陽穀縣告狀,那貪心的知縣一筆駁回:“蔡良開發景陽岡是花了本錢的,等他收回本錢再說吧!”

知縣和師爺們自然知道,那所謂的“本錢”完全可以忽略不計,即使修過幾丈土路,也不及過路費的萬分之一。但是官老爺們吃人家嘴短那人家手軟,只好睜著眼睛說瞎話。

最後景陽岡事件愈演愈烈,弄得民怨沸騰,最後終於傳到了武松那裡——故事原本如此,並非筆者杜撰,但是有一點筆者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景陽岡過路費已經收了一年了,武松為啥現在才知道?

知道有人藉著自己的名義大發橫財而鬧得太不像話,武松也坐不住了,他二上景陽岡,要為老百姓討還公道。

陽穀縣都頭武松二上景陽岡,這次他打的是什麼?那東西是否該打?

武松二上景陽岡,可不是一個人一條哨棒,他是帶著一大票衙役去的。

武松先是假裝跟“貪心豺”“多心狽”套近乎,在套出他們借名斂財的實情後,馬上變了顏色:“蔡良潑皮,汝假俺武松名聲,坑騙財物,搜刮百姓,今日還不束手就擒!”

眾衙役一擁齊上,把收費人員打得連滾帶爬,蔡良也被武松一腳踢翻,在雨點般的拳頭下,蔡良交出了全部家財,這才保住了性命。

接下來發生的事情,是書中原文:後來,為紀念武都頭一次打虎、二次除霸的功績,人們在景陽岡上立起了“武松打虎處”的石碑,光彩灼灼,永垂青史。

筆者沒見到那塊石碑,也不知武松見了那塊石碑會作何感想,所以文章最後,只好讓讀者諸君盡情遐想:如果武松英靈猶在,他面對斬不盡殺不絕的“貪心豺”“多心狽”,將會是一種怎樣複雜的心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