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冬至之後,北方逐漸進入一年中最冷的“三九”時節。這時候,有一群人忙碌了起來,他們要做的事,就是採冰。我們透過一組老照片,為大家重現老北京採冰(又稱“打冰”)的場面。照片攝影師包括弗蘭克·邁耶(1913年)、西德尼·甘博(1924-1927年)、赫達·莫理循(1930年代初)等,文中不再註明。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護城河上採冰。

在沒有冰箱的時代,人們要在夏天用冰塊降溫消暑(主要是帝王和達官顯貴),怎麼辦呢?就只有冬季採冰,儲存到冰窖裡,待到來年夏天取用。這種冬季儲冰、夏季用冰的模式,商周時期即已形成,一直持續到冰箱普及才告消失。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切割冰塊。

清朝時期,北京的採冰活動由內務府和工部壟斷,民間不得染指。這兩個部門負責採冰、儲冰,夏天到來之際供應皇宮、王府之用,並分配給文武百官。只有在有富餘的情況下,才向民間出售。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用冰鑹切割冰塊。

晚清朝廷權威大幅度下降,民間悄然出現了採冰儲冰的經營業務。清朝滅亡後,袁世凱政府發文,准許民間在許可的地點採集冰塊、開設冰窖,由北京地方工務局管理相關業務,頒發營業執照、收繳租河費和水費。從此,一大批採冰企業應運而生,平民百姓終於可以在夏日享受片刻清涼。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工人將冰塊從河面上拉上岸。

老北京的採冰地點多在北海、護城河、什剎海等處。每年立冬後,要先“涮河”,也就是把採冰水域的水草雜物清理掉,再把髒水放走,建臨時壩蓄水。冰窖也建在採冰水域的附近。等到數九寒天,水面凍得瓷實,就可以採冰了。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冰塊被拉入冰窖裡。

當然,在河道、湖泊上採集的冰塊達不到直接食用的衛生條件,到夏天只能用於冰鎮食物、瓜果、飲品。如果想直接食用,只能另闢水池,放入飲用水,等冰封后儲存起來。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工人在冰窖裡將冰塊碼放整齊。

採冰儲冰過程中,工人的分工可以用“精細”一詞來形容。按照《國民雜誌》的一篇文章《北京之冰窖》介紹,共有13個工種:在河內冰層上工作者曰“河下”,搭冰上岸者曰“河上”,河下工人又分三種,曰“看風兒的”,曰“畫線”,曰“打冰”。河上工人則分三種,曰“拴套兒”,曰“拉冰”,曰“裝車”;冰車運至窖外,則工人又分二部,曰“口兒外”,曰“口兒裡”。口兒外工人,俗曰:“窖口兒上的”,即冰窖門口外邊之工人,此輩分三種,曰“放牌子”,曰“走盪兒”,曰“卸車”;其口兒裡之工人,分四種,曰“接冰”,曰“碼冰”,曰“繕蓆”,曰“封泥”。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密封嚴實的冰窖。

為什麼要分工這麼精細呢?無非是要形成流水線,以極快的速度採集到冰塊,確保在最低溫度的時候把冰塊密封在冰窖裡,儘量減少風蝕、光線等外界因素的影響。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夏季將冰塊運出冰窖。

採冰時先在冰面上劃線,接著用3尺高的T形或十字形冰鑹把冰鑿下來。冰塊的標準尺寸是2。4尺長、1。8尺寬、1。2尺厚,每塊大約重200斤,不能有大有小,也不能破邊,經驗不足的工人鑿冰常常出現破碎的情況,這就屬於殘次品,不能運到冰窖儲存。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夏季冰鎮水果。

每年冬天適合採冰的時間長達一個月,這期間採冰工作晝夜不息,因此工人是非常辛苦的。首先,在冰面上幹活要忍受徹骨的寒冷,即便裹上棉衣棉鞋,仍難擋寒意;其次,這是一項繁重的體力勞動,冰鑹很重,一抬一放往下鑿冰,看似簡單,其實胳膊都累得腫脹痠痛。

老照片:三九天北方都在"貓冬",這些人卻要冒著嚴寒採冰

夏季賣冷飲的攤位。

在工人辛勤採冰之際,很多冰塊都已被預定: “各大飯莊、館和肉鋪都在前一年批冰,先期交款,按照批冰當年市價,明年取冰時價錢漲落不受影響。”當然,儲冰企業也會留足零售份額,供應給街頭流動小販,用於製作出售冰鎮水果、酸梅湯、雪花酪等消夏飲品。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