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公元725年,24歲的年輕人李白離開了生活多年的蜀地,一路遊山玩水,準備開啟自己“彪悍”的人生。用他的話來說,他這是要:仗劍去國,辭親遠遊。

後來幾十年的事,其實我們都知道了個大概。他花了數年結交了諸多好友,其中還包括位高權重的賀知章老先生,以及一向願意提撥青年才俊的玉真公主,才把自己推到了唐玄宗面前。可惜,性格決定命運,因為做人太過直率、不懂彎腰,他最終還是被賜金放還了。

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不過,這都是後話了。我們本期重點要講的,則是他在公元725年出蜀後乾的一件“大事”:他路過了江西廬山,寫下了一首《望廬山瀑布》。這件事於李白而言,無非就是旅途中寫了篇再簡短不過的遊記,但於詩壇而言是一首千古名作的誕生,於學子們而言,則是“全文背誦”課本又增加了一篇:

《望廬山瀑布》(其二)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作為一個資深詩詞愛好者,小美近日途徑南昌,專程坐了數小時的車,來到江西省九江市,探了探廬山瀑布。在盤山公路上,我一直在幻想著“銀河”、“九天”、“三千尺”等奇景。但說實話,看到實物就在眼前時,我更加佩服李白了:就這瀑布,他是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先宣告:筆者絕對沒有說廬山不值得來。事實上,這裡山清水秀,夏天也非常涼快。而且瀑布的水量顯然是由降水量、季節等影響的,不能怪任何人。隨後,我找了幾個多年前就來過的朋友問過,他們表示:哪怕是水量最多的季節,瀑布本身其實也差不了太多。

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這讓筆者想起多年前的一個爭論:李白寫這首詩時真的是實景考察嗎?對於這一點,筆者是深信不疑的,共有兩個理由:

首先,從第一句“日照香爐生紫煙”就看得出來,李白對廬山是很瞭解的。很多人小時候讀這首詩時,都不明白為何點著火的香爐裡生出來的是紫色的煙。其實答案很簡單:香爐指的是廬山當地的一個山峰,名叫“香爐峰”。

而之所以會生出紫色的煙,則是因為水氣、陽光合起來,香爐峰四周會時不時呈現出紫色的霧氣。現在的廬山當地人,在陽光較好的情況下,也偶爾能看到這種略帶紫色的霧氣。這香爐峰的名字和這紫煙奇景,在李白之前沒有人寫進過詩裡。若非他實地遊玩過,是斷難寫出來這樣的細節的。

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其次,對廬山瀑布的描寫誇張,並非李白一人如此。自從李白寫紅了廬山後,宋、元、明、清諸多文人都寫過,而且用詞都很誇張。跟他時間較得最近的一首,是唐代詩人徐凝寫的《廬山瀑布》:

虛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暫息。

今古長如白練飛,一條界破青山色。

此詩雖然文學水平遠不如李白,但誇張指數卻一點都不弱。“虛空”其實就是九天的另一種說法,“千仞直”的長度自然也是誇張,而最後一句的這個“破”字,足見廬山瀑布的氣勢。

當年蘇軾對徐凝這首詩是頗為不爽,認為他是在模仿自己的偶像李白,而且仿得沒水平。他說了徐凝的一堆不是,但卻並沒有提到徐凝寫得假。由此可見,對於廬山瀑布的這樣誇張到極致的描寫,蘇軾是能接受的。事實上,除了徐凝外,范仲淹、胡應麟等人寫的廬山瀑布也是一樣。

那麼可能有網友要問了,古人寫其它瀑布是否也是如此誇張,畢竟他們都是詩人,想象力豐富一點也屬於正常?答案是否定的。如果大家翻開唐詩宋詞就會發現,詠黃岡瀑布、天台山瀑布的詩也不少,但都沒有寫廬山瀑布如此誇張?目前,對於這一現象,部分詩迷的觀點是:

去了廬山,更佩服李白:就這瀑布,他咋寫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

一來,李白詩影響力非常大,而他的詩風本身就是天馬行空的浪漫主義。李白用這一首詩奠定了廬山瀑布的氣勢後,後世文人皆以他的詩為標準,多少都受到他的影響。

二來,唐代的了廬山瀑布,或許水量真的遠超一般瀑布。江西九江的地理位置擺在那裡,本身常年降雨量就不少,關於這一點古籍是有記載的。而且元明清幾朝,都有一些關於廬山的寫實山水畫,整體來看雖不如詩有氣勢,但確實還算壯觀。

小結: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廬山瀑布都是古代文人的一處賽詩地。瀑布本身到底如何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無數文人墨客曾在這裡揮毫創作,它的文化屬性是極強的。對此事,大家怎麼看?歡迎討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