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的背後是什麼?

如果您的孩子總是亂髮脾氣,怎麼辦?

如果我的孩子總是哭哭啼啼的,太煩人了,怎麼辦?

我自己知道不應該對孩子發脾氣,可是我就是控制不住自己,怎麼辦?

針對上述種種情緒問題,聽聽楊健老師結合她讀書、講課中獲得的經驗,和大家分享一次“如何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的專題課。

幫助孩子輕鬆學會管理情緒,做真正的“情緒管理小達人”;教會父母科學應對孩子的情緒,成為孩子最出色的情緒管理教練。

本期媽媽沙龍我們邀請正面管教導師、母親賦能社答疑老師楊健老師和媽媽們坐在一起聊聊天!

正面管教讀書會

主題:

如何疏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帶領老師:

楊健老師

時間:

4月25日(

週三

)上午9:30-11:30

地點:

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9號坤訊大廈16層藍芭咖啡廳 (地鐵10號線西土城站向西200米)

費用

:

茶位費30元

人數

:

10人

報名方式:

掃描二維碼(報名後會有工作人員與您聯絡)

一個母親

Spring

“母親賦能社的正面管教讀書會”

是“一個母親”推出的線上讀書社群,在這個溫暖的線上空間,媽媽們讀書打卡,互相陪伴。本季讀的書是《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楊健老師作為專家在答疑過程中,線上社群經常會有問題的交集,思想的碰撞。看看下面的問與答是不是也與你產生共鳴:

媽媽問

最近很困擾自己的是,出現了一種新的關係,開始有了交往的男友,我的家人(母親)特別不能接受我們的這種關係,我也無法去平衡我的家人和他之間的關係,甚至有種想法:我是不是不應該追求我自己想要的幸福,怎樣才能平衡好這種新關係呢(如何處理他和我家人的關係)

老師答:

看到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相信你心中其實已經有答案了。這是一個界限的問題,大家都是成年人,各自為各自的情緒負責任,各自為各自的選擇負責任,界限被侵犯久了,可能會慢慢的喪失捍衛自己界限的力量。

送給你幾句話,一起共勉

,希望對你有幫助

:我們誤以為“界限是自私自利”,實際上“

界限是承擔各自的責任

”,我們誤以為“界限是不服從”,實際上“

界限是坦誠的真誠的表達自己

”,我們誤以為“界限會帶來憤怒”,實際上“

憤怒是界限被破壞的積累

”,我們誤以為“界限讓我恐懼失去愛”,實際上“

界限讓我更知道如何愛自己和愛別人

”,

我們誤以為“界限帶來傷害”。實際上“這只是界限建立的初期帶來的不舒服”。

媽媽問

孩子12歲,比較內向不愛表達,去年我和爸爸離婚,今年從開學後就上了一週的課,後來就突然不去上學,開始說是老師說了他一些不好的話他不願意去,後來我與老師溝通老師也表示很詫異,後來連續的兩週也是沒有去學校,無論我是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還是強硬的發號施令,都沒有效果,最後嫌我囉嗦直接把自己反鎖,怎麼樣也不去學校,我真的很著急很擔心,卻沒有辦法幫助他,還過激的說過一些話,我如何才能和孩子建立連結,構建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呢?

老師答:

先抱抱你吧!這個問題,讓我很心疼。我自己開 “解密青春期養育”家長課,深深的知道青春期厭學的孩子,帶給家長的震驚、挫敗和無助。孩子不去上學,看似有各式各樣的症狀。卻隱藏著相同的原因,歸納起來,不外乎兩種:

一種是事件性因素,另一種是個性因素

。事件性因素一般有兩個,學習成績下降或者人際交往受挫。這兩種挫折,也可能真實發生,也可能只存在於孩子的想象中或只是隱含的可能,但二者必居其一。個性因素一般有三個,要強、敏感、愛操心又不願讓人分擔,三者肯定都有。

對於個性非常要強、但又沒達到自己期望已久的目標的孩子

(或者是成績下降,或者是人際交往受挫),甚至會出現一些關係妄想的情形:懷疑別人的行為老是針對他、輕視他、侮辱他,因此不能堅持正常的上學和社會交往。孩子過激的說一些話,讓家長觸目驚心,但是他說的,很可能就是真實的感受。因為他再也找不到他以往那種優秀的感覺了,就象一個曾經容貌姣好的姑娘突然被毀容一樣。那種痛不欲生的感覺,非親歷者不能完全體會。

很高興你最後的問題是“我如何才能和孩子建立連結,構建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呢?”

這時候和孩子建立連結,需要先停止說服教育。孩子此刻最不需要的就是道理,而是傾聽、理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事已至此,請媽媽沉住氣,耐心等等孩子,我幾乎沒有見過哪個孩子透過講道理和逼迫,願意重返學校的,這樣做反而容易讓情況惡化。相反,家長靜下心來,從長計議,效果會好,有些孩子在家安靜調整幾天,返回學校。有些孩子需要的時間更長一些。有些孩子需要休學一年之後,才能返回學校。尊重孩子的節奏,讓他自己選擇是否上學,或者間斷上學,你別為他拿主意,反正拿主意他也不聽你的。要讓孩子徹底感覺到一點:不論他什麼樣,你都會敞開懷抱接納他。從他真正感受到這一點開始,他就會逐漸往前走了。

具體可以做的事情:

1、傾聽孩子,無論孩子說什麼,都去接納他

。無論是孩子攻擊父母的離婚、老師,還是任何其它的,都去傾聽理解,孩子的感受沒有對錯,都是真實的。媽媽可以說的是:還有嗎?(邀請孩子多多表達、釋放壓抑的感受);很抱歉(為了媽媽曾經忽略孩子的感受而道歉);請求孩子的擁抱,可以擁抱時說“謝謝你”、“我愛你”。

2、每天至少陪伴孩子十分鐘,談孩子願意談的事情,或者什麼都不說,就安靜的陪伴孩子十分鐘。

我曾經經歷過很痛苦的事情,我爸爸每天進我房間不說話,默默的坐十分鐘,就離開。這種無言的愛意是我最大的支援力量。

3、

如果孩子願意說說他經歷的挫折,心平氣和的傾聽,看看問題出在哪裡了,平靜的討論有什麼解決方案。

4、經常反饋孩子的點點滴滴的優點

,讓孩子看到自己的價值所在

5、等親子關係緩和了,可以告訴孩子: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父母心中,所謂的“羅馬”,無非就是平穩有保障的小康生活。相對來講,讀書是獲得這種生活的成功可能性大的路。其它的路,也可以走,但相對成功的機率比較小。幾乎沒有哪位家長,會捨得讓自己的孩子放棄大路不走,而走小路。但如果孩子你個人堅持,我們也必須尊重!但是,不管走在哪條路上,孩子你都要學會對自己的人生負責,而不是簡單地把責任推給自己的父母。

6、這個階段對媽媽而言,是非常艱難的階段,媽媽無力和孩子連結的話,

可以考慮求助心理諮詢師

(親子關係方向的)。找心理師不代表孩子有問題,也不代表媽媽有問題,只是關係出了問題,就算孩子不願意去見心理師,也沒關係,家長自己去見,也是有幫助的。關係的問題,只要有任何一方改變,就可以改變整個關係。

7、推薦書《十幾歲孩子的正面管教》,推薦課程“解密青春期養育”。

楊健老師

美國正面管教協會認證導師、

國際認證鼓勵諮詢師、芬蘭兒童技能教養法國際引領師。成為母親之後,楊健對親子關係和兒童教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經多年研究與探索,她融會貫通各流派的理論並結合中國家庭的實際情況,總結出自有的體系和方法,並透過課程、讀書會、鼓勵小組等形式為媽媽們解答育兒和自我成長的困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