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9月20日晚,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披露資訊稱:透過近9年的調查、發掘,基本確認

習水縣黃金灣遺址是赤水河流域迄今發現的最大漢代聚落遺址,是兩千多年前開發西南夷的見證,併為研究南方絲綢之路的形成提供了材料。

1

八年多調查,發掘發現“黃金灣”

黃金灣遺址,位於習水縣土城鎮的赤水河邊。2009年,為配合蓉遵高速公路建設,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公路沿線進行調查時,在黃金灣村一帶河岸的階地上發現了該遺址。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黃金灣遺址遠景

這處階地位於赤水河東岸,後確定存在的古代遺址面積約10萬平方米,地下文物豐富。為此,蓉遵高速公路調整該路段的設計方案,對線路進行微調,以保護地下文物。

2014年,為配合習水縣土城紅色文化旅遊創新區建設,經國家文物局批准,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遵義市文物局、習水縣文體廣電新聞出版局聯手,對該區域開始搶救性考古發掘,累計發掘面積4000平方米。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發掘現場

發掘期間,考古隊還在貴州省赤水河沿岸(茅臺至赤水段)進行系統性的調查,新發現26處新石器時代至漢晉時期的古遺址,使該流域貴州省境內相關遺址的數量達到31處。其中,黃金灣遺址面積最大,文化遺存內涵最為豐富。

據介紹,在近4年的田野考古發掘中,黃金灣遺址共發現房遺、灶坑、陶窯、灰溝、墓葬等各類遺蹟300多處,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銅器、鐵器、銀器、鎏金器等文物標本上萬件(片),其中,完整和可修復器物有1000餘件。這些重要的收穫,使得黃金灣遺址的考古發掘入列2015年中國重要考古發現。

2

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研究表明:黃金灣遺址的文化遺存,分屬於新石器時代、商周、漢晉等不同時期,並以漢晉時期遺存為主。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出土的漢晉時期陶水塘和陶足模型

新石器時代遺址主要包括房址、窯坑、灰坑等,其中,陶窯被確認是貴州境內已發現時代最早、結構最完整的陶窯。新石器時代遺物則以陶器為主,比較典型的陶器有折沿深腹罐、折沿鼓腹罐、喇叭口高領壺等,與峽江地區和川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遺存有共性,也是該類遺存在黔北地區首次集中發現。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陶窯

商周時期的遺存,因後期破壞較大,此次發現的遺存較少,僅有灰坑、灰溝等少量遺蹟。不過,出土的小平底罐、尖底杯等器物,表明大約在西周時期,赤水河流域受到了川渝地區的十二橋文化影響。

而漢晉時期的遺蹟,是本次田野考古中發現最多的,有200多處,包括房址、灶坑、灰坑、墓葬等。其中,58座墓葬分為崖墓、磚室墓、甕棺葬、瓦棺葬等型別。分析確認,這是這次赤水河流域迄今發現的最大規模的漢代聚落遺址。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出土的漢晉時期陶雞

據介紹,這一時期的遺址出土器物豐富,除各式各樣的陶器、銅器、鐵器、石器,以及陪葬的魚、禽、蛋、羊等,還有模擬組合的炊煮場景。另外,出土的鐵器中,有的屬於兵器,如刀、削、劍、矛、釜、鍤、鋤等,其中以鐵刀、鐵釜較多。

透過對這些墓葬的形式、出土器物等分析、對比發現,在墓葬上,該地與川渝地區西漢中晚期至東漢早期漢文化墓葬,具有較多共同特點;器物方面,具有中原地區漢文化的特點,巴蜀地區文化因素佔較大比重,兼有部分西南夷地區、兩湖文化和西北地區的文化因素。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漢代的房屋模型之一

3

出土器物,見證南方絲綢之路

考古隊認為,黃金灣遺址中新石器時代晚期、商周時期的遺存,對認識赤水河流域和黔北地區新石器時代晚期製陶工藝、文化面貌,以及與峽江、川南地區的文化交流意義重大。同時,對研究十二橋文化向貴州高原擴散的路徑和方式,提供了新資料和線索,對於探討商周時期西南地區人群互動交流有重要意義。

貴州考古最新發現:“黃金灣”成為赤水河流域最大漢代聚落遺址

墓葬內出土的陶俑

而作為川、滇、黔三省赤水河流域規模最大的漢代聚落遺址,出土文物豐富,時代跨度大,對於構建赤水河流域和黔北地區漢代墓葬分期體系,研究漢代的喪葬習俗和社會風貌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漢代墓葬中出土的遺物,反映墓主人生前可能與軍事屯墾有關。一定程度上,這與漢代向西南夷地區移民屯墾的歷史史實相契合,為研究中央王朝開發經營邊疆地區提供了新的實物資料,也對研究南方絲綢之路的形成與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據瞭解,基於黃金灣遺址的考古發掘成果,習水縣人民政府正在建設黃金灣遺址博物館。

本報記者 黃黔華

編輯:沉塵 陳旭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