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這是一組拍攝於1933年的承德的老照片,照片來自於《亞東印畫輯》,《亞東印畫輯》是一本攝影雜誌,出版發行於1924年至1944年。《亞東映畫輯》於1924年在大連出版發行,每月發行一回,選取10張照片,20年間出版完成累計2000多張。這些照片的內容涉及地理、礦產、森林、交通、社會、歷史、文化、建築、食物、風俗等眾多題材。今天我們選取了一組拍攝於1933年的河北承德的老照片,讓我們透過這些老照片,一起去看看彼時的承德的樣子。

承德,別名熱河,位於河北東北部,康熙二十四年(1703年)在熱河修建避暑山莊,雍正十一年(1733年),取“承受先祖德澤”之意設承德直隸州,熱河始稱“承德”。圖為1933年的承德雙塔山。在承德西南的群山之中,有兩顆巨大巖柱南北排開,比肩而立,狀似寶塔,峰頂各有磚塔一座,故名雙塔山。在巖柱上有人工建造的磚塔,相傳是遼代墓塔,距今已有千年歷史。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承德,避暑山莊的水心榭。避暑山莊又名承德離宮或熱河行宮,山莊位於承德城北部,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清代皇帝夏天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但是隨著清王朝的衰落,避暑山莊日漸敗落。這組照片拍攝時,避暑山莊幾乎已經被廢棄。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承德避暑山莊熱河泉。熱河泉位於避暑山莊東北隅,是山莊湖泊的主要水源。以前承德之所以被稱為熱河,都是來源於此泉。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承德避暑山莊萬樹園,一群野鹿正在草地上覓食。萬樹園位於承德避暑山莊東北部。園中立有石碣,上刻有“萬樹園”,為乾隆所書。昔日的萬樹園北倚山麓,南臨澄湖,地上綠茵如毯,麋鹿成群,山雞野兔出沒。蒼松、巨柏、古榆、老柳散置其間,遮天蔽日。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避暑山莊,從高處遠觀避暑山莊的一角。避暑山莊在嘉慶、道光、咸豐年間曾一度成為京師以外的陪都。清末之後逐漸衰敗。到了照片拍攝的上世紀30年代,避暑山莊年久失修,已經是一片荒涼。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避暑山莊“月色江聲”。月色江聲在避暑山莊水心榭之北,為一橢圓形島嶼。月色江聲建於清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臨湖三間門殿,康熙帝題額為“月色江聲”,取意於蘇軾前後《赤壁賦》。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避暑山莊的大行宮。這是一座華麗精緻,氣勢壯觀的建築。時過境遷,昔日的大行宮也已經有些頹敗了。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承德,普陀宗乘之廟的琉璃牌樓。普陀宗乘之廟位於大紅臺之山巔,始建於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三月,這座廟宇是乾隆為了慶賀母親崇慶皇太后八十壽辰而建,因為這座廟宇是仿照布達拉宮而建,因而又俗稱“小布達拉宮”。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1933年的承德避暑山莊內的珠源寺。珠源寺位於避暑山莊西湖以西的山坡上,建於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寺門面東,原懸掛“珠源寺”匾額。該寺北近瀑源,山瀑珠濺,景色殊佳,故得名珠源寺。

老照片:1933年的承德,蒼涼雄渾的避暑山莊,依稀可見昔日盛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