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工匠:因為熱愛,所以不朽

楊惠義雕刻的扇骨物道君語:也許擁有一點匠人的心氣,我們也能治癒自己,抵抗浮躁。有人說,抵禦焦慮和浮躁的最好辦法,就是把自己變成一個匠人。身處這樣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時常被生活裹挾著走,很難專注地做一件事,凡事總要求快,更難慢慢打磨精緻。可是,在中國五千年的文明裡,那些匠人們打造的器物,蒙塵卻依舊鮮亮的景泰藍,揉了江南風情的蘇繡,帶著手工溫度的竹籃……讓人相信,也許擁有一點匠人的心氣,我們也能治癒自己,抵抗浮躁。楊惠義指導徒弟竹刻但也有人問,這個時代還需要匠人精神嗎?或許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先要知道,什麼是匠人精神。是那數十年如一日,在燈下不厭重複的時光?是在時代的風口中,依然堅守手中那根針的初心?是世間紛擾,卻只“擇一事終一生”的決然?不如在今天,我們一起到大江南北,看看匠人的生活,在他們的故事裡,尋見何為我們嚮往的匠人精神。景泰藍製作工序之一,點藍追求極致,是一生的習慣初次見文乾剛時,他開跑車,戴墨鏡。這形象跟想象中的“國家級雕漆傳承人”不太一樣。但一進入工作室,他還是那個匠人的樣子。他坐在一扇高約3米的巨幅屏風前,指導著兩個年輕人。一個人拿的刀尖而細,還有回鉤,另一個人的刀平而鋒利。他們一個負責“上手”,就是雕漆的造型;一個負責“下手”,就是造型下的“錦紋”。雕漆工藝之“勾”:把小型的直片刀前面做成一小的回鉤,在漆面上勾出線條。文乾剛說:“一個合格的雕工,要懂設計、制漆到雕漆的所有環節。我實習的時候,就像一個皮球,在各個車間裡滾來滾去,制漆、制胎、髹漆、雕刻……哪裡需要就往哪裡。”不必說精雕細琢要花費多少心力,光是之前的步驟,就足夠讓我們領略工匠的精神了。文乾剛直正在用起刀在漆面上起平面說著,他領著我們來到一個昏暗的房間,大家都忍不住屏住呼吸。“大漆味道難聞,有些人還會過敏,但其實還能殺菌。”老師傅說:“聞了幾十年,一天不聞還不習慣。”他一直重複一個動作,把調好的漆塗抹在條案上,做成能雕刻的漆膜,而漆是由特定物質按比例調成的。這便是“髹漆”,雕漆最費時的工序。為了形成5到10毫米厚的漆,要均勻塗抹100到200遍。加上天氣不穩定,一般要100多天,所謂“髹漆百日”。在胎面上塗抹大漆需要在一種專門的房間“窨房”裡進行“一扇屏雕三萬刀,一毫漆塗二十道。”不多不少,忌急忌躁。雕漆,從製作到用途,都註定是快不了,多不了的。因為從商周起,屏風便是“禮”的象徵,剔紅雕漆更是“國之重器”。雖然工作室產量很“低”,基本是一年一件。但他很滿意,因為刻下的每一件雕漆都是對“禮”的追思,都有時代的印記。“起”的時候要求留下的漆面要平整。因而對雕工的手上工夫要求很高。文乾剛雕漆作品《五嶽獨尊》因為看見,所以相信“夜郎自大”是說一個人驕傲自負,但是對於宋培倫來說,自大是自信,是一種文化的自信。他把這份自信建在了貴陽的一個角落,命名為“夜郎谷”。第一次見宋培倫時,他散著長髮,襯衫微飄,好似一位隱世的谷主。但在此之前,他是大學老師,也是旅美藝術家,更是發明家……在遊學美國時,他參觀了一尊印第安人雕塑。這尊像從1948年開始,修了80多年依然沒完工。不斷接力,前赴後繼的子子孫孫,讓宋培倫想起“愚公移山”,想起慢慢被遺忘的貴州少數民族文化。所以他想建一個文化地標,打造一個“貴州鄉土文化生態館”,讓中國乃至全世界重新認識貴州。而來到夜郎谷的人們,好像真的看見了貴州的樣子——自然、野性、神秘又奇異。夜郎谷裡,是各種石頭堆砌的巨大城牆,石柱高高聳起,而且不少石柱上還立著面目猙獰的頭像。堅定又瘋狂的心,用石頭表現最合適不過。因為木頭會腐爛,還消耗森林;因為金屬會生鏽,採礦破壞地質。唯有石頭,代表著他信仰的“大地的藝術”。石頭城堡,從最初的寂寂無名,到大量中國和外國客人蜂擁而至。從1996年到2017年,21歲的夜郎谷尚未建成,77歲的石匠也未老去。他說,可能永遠不會完工,也可能隨時建成。因為每個作品都是由他創造一半,另一半交給自然。“你可以控制自己的進度,但不要試圖干預自然的節奏。”正如他追求的藝術能自然發生,也如心裡的理想會野蠻生長。夜郎城堡已經成為藝術家演出的首選場所一針一線不能少,皆是初心如果把一門手藝下的匠人們也有幫派,那老匠人就是大當家。大當家力不從心了,少當家就會頂上去。國家級湘繡傳承人柳建新和女兒劉雅,就是“湘女繡坊”的坊主和少坊主。曾經的柳建新,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繡花。丈夫的去世,讓她無法獨自面對湘繡越來越不景氣的狀況。所以在北京銀行工作的女兒,帶著全部積蓄回到長沙幫助母親。之後,母女倆分工明確,女兒負責繡坊的運營、紋樣設計,而柳建新則把控技術和質量。母女倆同繡一幅作品劉雅對著繡品說:“別看就三隻北極熊,但真要繡起來,每天要坐在繡棚上八小時,持續一整年才能繡好!別人叫她針神,我覺得是定海神針。”北極熊的每根毛好似真的一樣,一端長進肉裡,另一端蓬鬆無比。精細的程度,完全看不出還是半成品。為了表現毛髮漸變的質感,要把絲線分得比頭髮絲還細,在需要變換顏色的地方留出空隙,再用長短不齊的針腳將不同顏色的絲線搭配。這是湘繡獨有技法“鬅毛針”。湘繡以“獅虎”出名,雖然跟蘇繡的小貓不太一樣。但在誕生之初,是融合了蘇繡和廣繡的技法,再找到了自己的特色。但漸漸的,四大名繡爭奇鬥豔的場景不再。現在很多湘繡繡坊,又把蘇繡的“亂針繡”引入。劉雅不免有些氣憤,她以為:湘繡不僅是商品,更是文化基因,如果還沒好好沉澱,就急於“轉基因”,那很可能就會失去最初的因子。湘繡獨有的“鬅毛針”之下,是真實立體的毛髮質感。堅持湘繡的靈魂,便是“定海神針”固執堅持的意義吧!柳建新 劉雅作品 雙面全異繡《鵑鳩玉兔》熱愛,是所有的原因與答案很多人以為匠人們都是從小開始學藝,其實也有一些是半路出家。潘愛國曾在世界各地遊走30年,而到蘇州同裡古鎮的那一刻,他就停下來了。他說:“看著舒服,心裡喜歡,就留下來囉!”潘愛國店外雕刻木雕作品他在富觀街租下一座老宅,平日最喜歡在鎮上轉。他用學建築的眼睛,去看同裡的每戶人家,每扇門,每塊雕。他原以為自己會膩,卻越看越喜歡。愛上了同裡,他就總想為同裡做點事。像追求心儀的女孩,想送件讓她心動的禮物。平日收集些“破爛兒”,放在老宅裡,積蓄靈感。他乾脆給老宅取了名字——古建築遺珍館。遺珍館像同裡的退思園,而他也如退思園的主人任蘭生一樣,在事業成熟的年紀“退而思之”。潘愛國在他古建築遺珍館裡所以他把“退思園”當模板,以1:1000的比例雕刻成微縮景觀。園中的亭臺樓榭、假山人物一應俱全,地磚也是紅木片鏤空做成,每扇門窗都可以自由開關。退思園成為了他的代表作,後來被他帶去了上海,參加世界非遺文化城展覽。沒想到再來家鄉上海時,他不再是一名建築設計師,而成了“潘木匠”。潘愛國雕刻的微型退思園木匠愛上了一座城,就把城雕出來,還想讓人們帶走,時時把玩。於是他把同裡的每一扇門、每一扇窗都按比例做成微雕。他希望每個人透過書籤,感受到門的歷史,窗的故事。屋外擺放的小書籤越來越多,小店也越來越受歡迎,但他依舊沉浸在雕刻同裡的時光裡。靜靜愛著就好,因為熱愛本身就是不朽。潘愛國雕刻花窗書籤從石頭城堡、雕漆、湘繡到微雕……中國的手藝遠不止於此,匠人們的故事也還在繼續發生。有一對夫妻,他們從2010年起開始尋找、記錄手藝人,編寫成了《大國工匠》。翻開扉頁,我們會看見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造物之人和所造之物,彼此觀照,相互生長。楊惠義雕刻的扇骨總有人問,如果技藝最終都會湮滅在歷史裡,那匠人的苦苦堅守是為了什麼呢?也許正如潘木匠在門口掛的三個大字——天曉得。天曉得,手藝是否會失傳?天曉得,堅守技藝的意義在哪裡?而在匠人和技藝之外,記錄也是一種傳承。天曉得,記錄會不會被看見?但是所幸還有人在記錄,在追尋,這不也是一種匠人精神嗎?就像他們傳承著熱愛之物,我們關注著相信之事。張同祿大師開創的現代景泰製作工藝,融合了多種技藝,鏨刻是其中一種參考資料:《大國工匠》。 雷虎(撰) 阮傳菊(攝)文字為物道原創,圖片為《大國工匠》授權,轉載請聯絡作者。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