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大大烏拉街,小小吉林城”,聽到這在吉林市當地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往往讓初次來到吉林市的人頗為不解。 其實,烏拉街並不是一條街,在江城吉林的西北方向距離市區大約30千米處,有一個小鎮烏拉古都——烏拉街。 它的全稱是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 原名布特海烏拉。 “布特海”是滿語漁獵的意思,“烏拉”是江的意思。 東北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先有烏拉,後有吉林。 因為烏拉街比吉林市建成早,又名大烏拉,將吉林市叫小烏拉。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烏拉街自古即有人類活動,早在3000多年前,西團山文化主人濊貊人就在這裡生息繁衍,留下眾多古遺址。到了漢代,元豐三年(公元前108),漢武帝“滅朝鮮,分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 烏拉街屬玄菟郡。 三國至南北朝時期,烏拉街成為“挹婁、勿吉、扶余、高句麗的相互角逐之地”。 隋唐之際,烏拉街隸屬於粟末靺鞨。 遼金時期,金主海陵王“下令在今古城北舊街修建城池稱‘烏拉洪尼勒城’”。 女真語“烏拉”為沿江之意,“洪尼勒”為要塞之意,“烏拉洪尼勒城”即沿江要塞城之意。 從此,烏拉之名始見於史。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明初,對女真族實行羈縻政策,在東北各地設立衛所。 永樂四年(1406),“置兀剌、伊爾庫魯、託漠、斐森四衛”。 第二年,海西女真部族首領納齊布祿以兀剌衛為基礎在洪尼勒城建都稱王,建扈倫國。 從明孝宗時起,扈倫國內部變亂不斷,各部紛紛脫離,扈倫國逐步解體,致使洪尼勒城滿目瘡痍、殘破不堪。 扈倫國第七代首領布顏勵精圖治,他以洪尼勒城為基地,著手經略烏拉諸部,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明嘉靖四十年(1561)布顏“盡收烏拉諸部,率眾於烏拉洪尼處築城稱王”,國號烏拉(也稱兀喇)。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烏拉國傳至布佔泰時達鼎盛時期。 布佔泰極力推行富國強兵之策,開疆拓土,“然其戰時,東海三部且為所屬,則直訖海濱矣”。 也就是說其疆域已擴大到興凱湖之南,東海之濱。 在布顏建國之時,建州女真的努爾哈赤則以今遼寧省新賓縣為基地,先後統一建州女真各部,佔據東北廣大領土。 努爾哈赤對布佔泰勢力的發展深感不安,不斷派人打入烏拉國各部進行策反。 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正月,努爾哈赤又親率大 軍進攻烏拉,布佔泰率兵三萬赴富爾哈城(今烏拉街富爾哈古城)迎戰。 結果,努爾哈赤“取其都城,盡得其國,在都城安營……駐蹕十日,悉還其妻僕從,編戶萬家。 其殺俘分給眾軍,乃班師”。 布佔泰戰敗,隻身逃往葉赫,烏拉國滅亡。 隨著古城的陷落,古城內的建築亦被焚燬,古城被廢棄。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清代的烏拉街為“打牲烏拉總管衙門”和“烏拉協領衙門”所在地。 順治十四年(1657),清在烏拉地方設定“打牲烏拉總管衙門”,隸屬清內務府,專事打牲採貢。 “打牲總管衙門”最初設於烏拉古城。 康熙四十三年(1704),“因江水氾濫,浸澇房間,經總管穆克登報請遷移城垣,修理衙署,以免浸淹塌陷”。 經康熙批覆,烏拉總管於康熙四十五年(1706),“遷移在舊城迤東高埠向陽之地,修造城垣一座”(今烏拉街鎮)。 重建新城後的打牲烏拉總管衙署位於新城東部(今烏拉街鎮東側農機站所在地)。 乾隆五年(1740),為了戰時組織披甲出征及協助打牲和維持打牲區域內的治安,清政府在烏拉街鎮內又設立了“烏拉協領衙。”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烏拉街的文化遺存

烏拉街的悠久歷史既為烏拉街增添了幾分神秘,也為烏拉街留下了大量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歷史文化遺產。 烏拉街現遺存有大量的物質文化遺產,主要包括分佈眾多、種類豐富的古遺址、古城池、古建築等。 而最值得關注的是烏拉街鎮的“三府”。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三府”是後人對位於該鎮三座清代官員私邸的統稱,包括後人簡稱的“薩府”、“後府”、“魁府”; 其中薩府、後府分別為清代“打牲烏拉總管衙門”第13任和第31任總管的私邸,魁府曾是當年張家口都統王魁福衣錦還鄉時的私邸。 薩府位於烏拉街鎮東南隅(現文化路永吉三中院內),後府位於烏 拉街鎮東北隅,魁府位於烏拉街鎮大十字街東約250米、現烏拉街鎮政府西側。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據史料記載,薩府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年,為清代初期滿族民居的代表。 後府建於光緒六年(1880),光緒十年竣工; 為清代標準的二進四合院形式,長97米、寬49米,院內還建有花園、假山和私塾等處所,在建築上甚至還使用御用的龍形標記。 魁府院落由一條縱向軸線控制,呈現為單向縱深發展的空間序列關係,而無橫向跨院。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在“三府”中,薩府雖然不如魁府、後府富麗華貴,但建成時間最早,從建築殘留構件來看,雕刻精細,且風格清新,別具一格。 滿族一般民宅的大門多用杆式(包括光棍大門和木板大門)和房式(包括屋宇式大門和四腳落地大門),而薩府採用五開間門房且建造時間較早,可見薩府在當時的地位比較 顯貴。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後府建築,就東北少數民族民居而言,其建築之規模,做工之考究,足可稱為滿族民居之精品。 吉林滿族早期民居佈局多為三合院,而後府則為二進四合院,且平面佈局、建築風格及裝飾獨具一格,在吉林滿族民居建築中實屬罕見。 其建築既有地域民族的顯著特徵、有北方民居特色,又融合了北京四合院的佈局特點,從而形成了自身獨特的建築形態。

烏拉街,烏拉部立國之地

魁府為兩進四合院,建築風格比較樸素,尤其是封火山牆及門房,極具地方色彩。 魁府的雕刻也是其一大特點,雀替、隔墩雕刻精美,尺寸碩大,反映了北方遊牧民族的粗獷豪放; 墀頭、戧簷及磚雕雖然大部分被損毀,但仍能看出當年的精湛技藝。 魁府是烏拉街乃至吉林市目前儲存比較完整的極少數清代民居之一。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