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中國發展網訊作為首批上海市民“家門口的好去處”,位於奉賢莊行的浦秀村村史展示館記錄下了村民們邁向小康生活的奮鬥歷程,也展現了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美好藍圖。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剛到浦秀村門口,青瓦白牆、碧水綠籬、繁花似錦……記者為這美麗鄉村的高顏值睜大雙眼。走進村史展示館,水磨、生鏽的鋤頭、鐵鍬、燙捂子、高腳盆等一批老物件映入眼簾,村民諸永順如數家珍。他說,前年開始農民集中上樓居住,大家整理家當時,就把這些老物件捐給了村史館。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諸永順從20歲起擔任生產隊長,村史館裡陳列的一張獎狀記錄了“老諸”的高光時刻。1977年,在上海召開的表彰大會上,他作為耀東九隊的隊長,接過了一張先進集體的大紅獎狀。諸永順回憶:“當時30戶人家,150多個人口,220畝地,40%種棉花,60%種水稻。村裡1960年才通電,當年幹農活都是靠人工,真得叫苦幹實幹奪高產。”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如今的諸永順已經80歲了,2個兒子都有自己的工作,孫女在市區當了老師。他原來擔心自己年紀大了,田地沒人打理就荒了。好在村書記馮建軍找到了他說,村裡正在推動用好農村土地,做強村級合作社,打響莊行大米和浦秀黃桃的品牌。地不僅不會荒,老諸家還能增收。

馮建軍向記者解釋說,“村裡搞合作制改革。承包經營權還是老諸他們家的,把這些地委託給村委會,然後村委會再把這些土地流轉到合作社,搞規模化經營。這些流轉費村裡每年按時足量地發給村民。”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展示館的另一塊區域是農藝公園規劃展示,巨大的沙盤上呈現出一個“田成塊、水成系、林成網、路成環、宅成景”的美麗鄉村。在村書記馮建軍心裡這將是一張新的藍圖:“這個農藝公園像是一個生態的商務區,不僅吸引市民過來遊玩,還要吸引更多的企業總部入駐,帶動集體經濟。”未來的浦秀村將堅持以現代農業發展為主,借力“農藝公園”建設,以總部莊園模式引入文創旅遊、科技創新領域的企業入駐。

農藝公園裡還建設了一家可以容納95人的一體化“青春裡”養老社群,3月26號已正式運營,有生活驛站和食堂,集生活、休閒、康養為一體。馮建軍說像諸老先生這個年紀的村裡老人,可以自己選擇養老方式,實現“住得近、住得起、住得慣”的家門口幸福養老。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奉賢這座田園裡的村史館,何以被公認為“家門口的好去處”!

在定義博物館這個概念的《卡爾加里宣言》裡說,博物館是一個透過詮釋與展覽人類遺產中物質與非物質的證據來探索和了解世界的機構。近年來,在申城的社群深處,小巷盡頭出現了許許多多市民自己建立起的博物館。這些身邊的博物館儘管在建築規模、陳列展品上與大博物館無法相比,但是這些場館依然承載著定格時光、記錄文明的使命。

更重要的是,這些市民自己建立的博物館將人們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件件尋常物品轉換為聚光燈下的展品,記載了在一段並不長遠的歷史中這座城市發生的變遷,寄託了人類對更加美好生活的嚮往。在這些簡樸的博物館中,我們可以看到眼淚,看到歡笑;看到奮鬥,看到夢想;能夠看得心有所動,更能看得希望滿懷。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