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了,魯迅依然是唯一沒被中國文人傳統腐蝕的文人

140年了,魯迅依然是唯一沒被中國文人傳統腐蝕的文人

“專管自己吃飯,不要對人發感慨”——魯迅

01

140年前的1881年9月25日,魯迅出生在一個沒落的封建家庭,他在回顧自己少年時代時,說到他“在封建社會里做少爺”,看不起錢,說是那時的所謂“讀書人家子弟”的通性。

他的祖父是做官的,到父親才窮下來,所以魯迅自嘲其實是“破落戶子弟”,不過魯迅很感謝父親的窮下來(他父親不會賺錢),使他因此明白了許多事情。

魯迅明白了什麼?

他從年輕時就看透了中國舊式知識分子的悲哀宿命。

除開當官和被人養活,手無縛雞之力,全無養活自己的本領。

一旦遭遇社會動盪和家庭變故,最慘的就是這些士大夫、讀書人。

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的悲催命運與傳統文化對知識分子的定位密不可分。

中國知識分子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屑於談錢,財富和品格在他們眼中是對立的。

一個合格的讀書人,必須要“視錢財如糞土”。然而,這種認知卻悲哀的指向了兩個人生結局:

要麼虛偽,要麼悲催,兩者必居其一。

因為,人人都需要恰飯,不恰飯會死掉,當一群人聲稱不屑於掙錢,問題就來了:他們如何生存呢?

很顯然,他們只是說一套做一套,事實是,他們也是要掙錢的。其獲取財富的方式由其人設決定。

中國古代讀書人的人設就兩句話:

1、給君王當軍師;

2、把情懷當飯吃。

他們的使命普遍不是為了追求真理,而是為了給君王出謀劃策,這是從先秦時代就基本定調的人設,幾乎刻在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基因裡。

無論是《論語》等一系列儒學典籍,甚至道家還有點本體論味道的《道德經》,主要內容就是教育君王應該如何做,而不是探究世界是什麼樣,這和古希臘的方向從一開始就南轅北撤,出現了根本性的背道而馳。

當古希臘的聖賢們躺在船上看星星的時候,先秦的聖賢們正穿梭於各國君王的宮殿,大談治國之道。

中國的古代聖賢們不太關心人以外的世界怎麼樣,甚至把自然都融入人的世界,把自然和人類社會相互比附。所謂“天人合一”不過是中國傳統文化欠缺哲學傳統的一個明證。

這個方向最大的危害就是缺乏科學的基因,原因也很簡單:

對自然不感興趣,怎麼可能有動力去研究科學?

中國士大夫們即不屑於淨下心來研究自然,也對掙錢養活自己這件事嗤之以鼻,他們不止明面上如此,內心其實也是這麼想的。長期的傳統教化,讓他們的虛偽已經刻在骨子裡的,很自然就會天真的認為,跟國家君王之事相比,養活自己這件事,實在不值一提。

結果會是什麼呢?

你以為他們會自動餓死啊?

自己不能掙錢,那就找人養活!

士大夫“靠人養活”的命運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其生存之道,就是揣摩金主的心思,給金主出主意,給金主陪笑臉,給金主唱小曲兒,正所謂“拿人錢財,與人消災”,要處處體現金主的意志……

所以,所謂中國古代歷史就是延綿兩千年的輪迴史,中國士大夫一般就只有三條路可走:為君王用;為君王死;退隱山林。

這其中最高階的就是隱士了,遠離政治、節衣縮食,壓制人的各種正常慾望,美其名曰“迴歸山林,田園牧歌”。

隱士當然是希望保持一些讀書人的操守,不屑於同流合汙,不過,田園生活真的有那麼好嗎?

其實也不過是

哄騙文青的濾鏡,被當事人刻意美化的結果。

還記得“採菊東南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嗎?

在你羨慕他悠閒浪漫的田園生活前,有興趣可以去看看54歲寫的另一首詩《怨詩楚調示龐主薄鄧治中》,原文摘錄如下:

“天道幽且遠,鬼神茫昧然。弱冠逢世阻,始室喪其偏。炎火屢焚如,螟蜮恣中田。風雨縱橫至,收斂不盈廛。夏日長抱飢,寒夜無被眠。造夕思雞鳴,及晨願烏遷。在己何怨天,離憂悽目前。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煙。慷慨獨悲歌,鍾期信為賢。”

我給你們翻譯一下:

天道是怎麼回事,不知道,鬼神到底有沒有,不知道,反正我從小就一門心思的想著做好人,做好事,到現在已經五十四歲了。自己的遭遇又是如何呢?

二十歲就遇到了壞世道;三十歲,家門不幸,又死了妻子。隱居種地,就只想著安心過我的小日子,結果就是天災過後又是天災,氣候反常,螟蜮叢生;接著又是狂風暴雨,鋪天蓋地,鬧得莊稼收不了一把。夏天沒飯吃,冬天無被蓋。這日子那叫一個慘!天一黑我就想著寒冷的夜晚趕快過去,天一亮有希望趕緊天黑好睡覺,因為睡著了才能不餓。

我今天陷入到這個如此窮困悲涼的境地,這都怪我自己,不怪老天爺,我只是太難受了,發發牢騷而已。歷代聖賢總是教導人們要立德、立功、立言,要名垂青史,但是在我看來,這些就如同過眼的煙雲一樣無足輕重,我自己在這裡慷慨悲歌,我別無他求,只希望有知音能懂我的心。

這才是真實的田園生活——一個戰天鬥地的自然生活,其實比讓人鬱悶的社會生活,更加悲催,讓人恐懼。

還別說更多的知識分子並沒有陶淵明那樣的勇氣和傲骨。

除了為君王用,為君王死和歸隱山林著三條路以外,中國士大夫就完全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其實知識分子並非無路可走,而是時代侷限和文化傳統讓他們根本想不到還有其他路可走。

03

這一次,魯迅再次走到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前列。

1912年,31歲的魯迅進入教育部做“公務員”,從那開始的十幾年,體制內的魯迅雖一直收入不算微薄,但卻遠遠談不上財務自由,還常常被拖欠工資。

為了討要被拖欠的工資,魯迅也曾經揭竿而起上街遊行,據說被警察打掉了幾顆牙。

魯迅曾對朋友說:

“專管自己吃飯,不要對人發感慨。並且積下幾個錢來”

,他語重心長的對朋友感嘆到,“說什麼都是假的,積蓄點錢要緊!”

對掙錢養活這件事,魯迅清醒的很早,早就超脫於他所處的時代,甚至超越酸腐氣息濃厚的整個中國傳統。

魯迅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自1927年秋天起,魯迅決意脫離體制,他既不擔任公職,也不做教員,而是專事獨立寫作。而這一年,他已經46歲。

魯迅勇敢面對市場,結果如何,我們來看看:

1927年脫離體制第一年,就年收3700元,一舉超過了北京生活時期。

1928年,5900元;

1929年,14664元;

1930年,15000元;

1931年,8900元;

……

十年前的一項研究表明,

魯迅在參加工作直至去世的24年間,共收入12萬元左右,相當於今400多萬人民幣(我個人認為這個數字太保守了),其中大部分都是魯迅走出體制後賺取的。

魯迅不但會掙錢,而且非常會花錢。

他對生活品質的追求是出了名的,餘世存總結過魯迅的三個講究。

一是飲食講究,愛吃火腿等精美肉食,隔夜的菜是不大吃的;二是住房寬敞,初到上海不過兩個人,租一層樓就夠用,而魯迅卻要獨幢的三層樓;三是喜歡看電影,而且要買價高的好座位,往返要乘汽車。

魯迅愛逛琉璃廠、淘古物字畫,愛吃館子、擺酒席,前期在北京住四合院時就僱用女工和車伕;後期在上海住大陸新村三層樓房,他和許廣平、幼子海嬰三人僱有兩個女傭,晚年經常帶全家乘計程車看電影、赴宴席……

毋庸置疑,魯迅就是民國時代的土豪,按照現在的話,就是依靠提供知識產品一夜炸富的知識網紅啊。

有人可能會說,魯迅掙錢了,會不會就沒有動力在寫文章、搞研究了?事實可能恰恰相反。

魯迅就曾經反駁說:

“有人說:‘文學是窮苦的時候做的’,其實未必,窮苦的時候必定沒有文學作品的,我在北京時,一窮,就到處借錢,不寫一個字,到薪俸發放時,才坐下來做文章。忙的時候也必定沒有文學作品,挑擔的人必要放下擔子,才能做文章;拉車的人也必要把車子放下,才能做文章。”

一個知識分子要持續做好研究,一個文人要長期寫出好文章,前提都是要衣食無憂。

一個靠別人養活的知識分子不體面,一個一日三餐都不能保證的知識分子也同樣難言體面。

真正的知識分子應該是什麼樣呢?體面的知識分子應該如何存活於世呢?

隨著傳媒業的發展和資訊時代的到來,答案很簡單:市場!

一個現代知識分子最該做的事情就是給公眾提供服務,從市場獲取財富。

讀者願意讀你的作品,社會接受你的創作,你的研究能夠創造價值……知識分子不只是,甚至不應該僅僅仰賴體制才能生存。

市場才應該是知識分子的真正用武之地。

實際上不只是知識分子,一個正常的社會,絕大多數人的飯碗都應該從市場中獲得。

140年了,魯迅依然是唯一沒被中國文人傳統腐蝕的文人

我們早該破除近代“左翼知識分子“給自身加持的各種光環,讓知識分子迴歸正確的定位。

在市場,知識分子大有可為。

魯迅就透露過,他光是在1929年一年的稿費就高達14664個銀元,這個收入是什麼水平呢?知道當年魯迅買的北京四合院多少錢嗎?800個銀元。

魯迅真正衣食無憂的10年,就是體制外的10年。

魯迅告訴我們,知識分子不要當祥林嫂,總抱怨懷才不遇;也不要混圈子,把自己變成劉瑜所說的“學術圈的標準產品”。

知識分子一定要有勇氣面對市場,利用自己的專業與研究為他人和社會創造價值,並在這個過程中積累財富。

那些視錢財如糞土的知識分子,說的好聽點,是迂腐,說的不好聽,就是腦子壞掉了。知識,不是堆在倉庫裡孤芳自賞的古董,知識分子也不是對他人生活指手劃腳的居委會大媽,妄圖用自己的臆想改造世界。

朱學勤在評價魯迅時說,“他出自中國文人,卻可能是唯一一個沒有被中國的文人傳統腐蝕的人”

對此,我深以為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