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詩人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您讀懂了嗎?

偷得浮生半日閒

又得浮生半日閒

,您覺得哪個更好?

這句話,出自唐朝詩人李渉寫的七絕《題鶴林寺僧舍》。

終日昏昏醉夢間,

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

偷得浮生半日閒。

還是用

”,歷來有爭議。

到底有什麼樣的爭議,我們先來讀一讀這首詩。

唐朝詩人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您讀懂了嗎?

1

、終日昏昏醉夢間

詩人整天

昏昏沉沉

,好像在醉夢中一樣。

醉夢,可不是美夢!

昏昏,這兩個字就暗示詩人的

情緒很消沉。

詩人為什麼會消沉呢?

查寫作背景我們知道,詩人現在

被流放

到南方,自然

情緒不高

另外,我們還要注意“終日”這個詞,暗示詩人這種

消沉的情緒

持續了

很長一段時間。

2、忽聞春盡強登山

忽然發現

春日將盡,便

強打精神

去登山。

忽,是很突然的意思。

這說明,詩人整個春天都處在消沉的情緒之中,而

突然的覺悟

,更像是一種

頓悟。

詩人不僅頓悟了,還強打精神去登山。

大家看,詩人

有嚮往美好之心

,而且

有毅力

去追求。

這像不像是對待

人生的態度?

歲月有限,不能再這樣消沉,於是詩人

想尋求改變。

唐朝詩人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您讀懂了嗎?

3

、因過竹院逢僧話

因,因為。

過,是指遊覽。

竹院,指寺院。

詩人因為遊覽寺院,

恰逢

遇到寺僧,和他說了一些話。

這裡也

很奇怪

,詩人不是去登山嗎?怎麼又跑到寺院來了?

寺廟是淨化人心之地,這更說明詩人

正在努力

尋求改變,讓自己不再消沉。

“逢”,又說明他們的談話是

機緣巧合。

他們談了什麼話呢?

4、偷得浮生半日閒

很慶幸

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我能

偷得

片刻的清閒。

詩人

為什麼會感覺到清閒呢?

很顯然是因為他和寺僧之間的

談話

我們可以推斷出,詩人向寺僧

吐露了心中的苦悶

,而寺僧透過佛語

指點

了他。

於是詩人

又頓悟

了一次,感覺到渾身輕鬆,感受到了久違的清閒。

唐朝詩人李渉的這句詩,偷得浮生半日閒,您讀懂了嗎?

爭議

就在這裡:

有人認為

,因為寺僧的指點,詩人得到了頓悟,這是

佛家度人

怎麼能用

字呢?

詩人感受到了久違的清閒,應該

字更妥當;

也有人認為

,詩人因為消沉的時間太久,

更來表達

這份清閒的來之不易。

到底哪一種更有道理?

我們來分析詩人的

心路歷程:

首先,

詩人

消沉

了很長一段時間;

其次,

詩人

頓悟

,想要改變自己現狀,並主動去追求;

然後,

詩人機緣巧合碰到了寺僧,並得到了

指點

結尾,

詩人

再一次頓悟

,感覺自己得到了半日的清閒。

大家看,這半日的清閒是從哪裡開始的?

從詩人頓悟,想要改變現狀

開始,到

詩人再次頓悟,感覺得到清閒

結束。

很多人認為

,詩人的清閒就是來自於寺僧的指點。

這種

觀點是片面的!

大家想想看,詩人

如果不主動

尋求改變,他是

無論如何也感受不到

這份清閒的。

是不是這樣?

所以

我認為

字更合適

更能

表達詩人這份清閒的來之不易,

也不會

對佛家度人有玷汙的意思。

您認為用哪個字更合適呢?

歡迎您留言,我們一起討論哦。

我是沉於古詩,為您解讀古詩的感情脈絡,讓您瞭解古詩中的感情表達方法。

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我,每天我都會為您解讀至少一首古詩。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