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烤鴨品北京味道 搖元宵賞中華美食

吃烤鴨品北京味道 搖元宵賞中華美食

本報訊(記者 王薇)和非遺傳承人一起為鴨坯題字,體驗“花式餃子”燒麥,親手搖一碗香甜的元宵……昨天是正月十五元宵節,由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辦的“雙奧之城新氣象—2022中外媒體北京行”城市形象特色採訪活動開啟元宵節特別之旅,來自國內外33家媒體的60餘名中外媒體記者透過傳統美食製作,感悟京味文化的獨特韻味,瞭解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飲食文化,領略“雙奧之城”的活力風采,感受中國以美食待客的傳統和熱情。

800年古都,600年燜爐。《帝京歲時紀勝》中記載有“南爐鴨,燒小豬,掛爐肉”,其中的“南爐鴨”指的就是便宜坊的燜爐烤鴨。便宜坊燜爐烤鴨技藝在2008年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昨天上午,60餘名中外記者走進位於東城區的北京老字號便宜坊(鮮魚口店),在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燜爐烤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李洋的帶領下,興致盎然地參加了鴨坯的題字活動。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主任、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任徐和建,外交部新聞司參贊、2022北京新聞中心主任劉禹同與中外媒體記者一道,在鴨坯上書寫了北京冬奧會主題口號“一起向未來”字樣,表達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成功舉辦的祝福。隨後,中外媒體記者們又走進便宜坊的烤鴨製作間,觀看燜爐烤鴨製作技藝。

烤鴨的美味還未消散,“都一處燒麥”製作絕活兒又引起了大家的興趣。都一處燒麥製作技藝代表性傳承人吳華俠向記者們展示了燒麥擀皮工藝,隨後大家也紛紛動手體驗了一次“花式包餃子”的樂趣。蒸熟的燒麥玲瓏剔透,皮薄如翼,頂端泛著白霜,酷似盛開的花朵。用筷子夾起來垂似懸膽,香氣四溢,中外媒體記者們紛紛叫絕。

昨日恰逢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一碗元宵是不能少的,當天,中外媒體記者們跟隨錦芳小吃製作師傅趙雙宇學著親手搖元宵:餡料在充滿糯米粉的竹篩中經過反覆搖晃、沾水,就像滾雪球一般,粉皮逐漸變厚,一顆顆圓滾滾的元宵就此誕生……趙雙宇還向大家傳授經驗——搖的過程要讓元宵充分碰撞,這樣糯米粉才能黏得更牢。來自韓國紐斯頻的記者崔憲圭在師傅的指導下,親手搖起了元宵。現場歡聲笑語,節日氛圍濃郁。據瞭解,錦芳品牌始創於1926年,其自產的元宵是北京元宵中的名品,錦芳元宵製作技藝也被列入北京市東城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賞花燈也是元宵佳節的傳統習俗。昨日的海淀區甘家口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裡也是暖意融融,中外記者與百餘位市民們一起做花燈、學國畫、串珠子,共同歡度元宵佳節。“小燈張”彩燈製作是北京市海淀區非遺專案,昨日其傳承人張雙志老先生一家也特意來到新時代文明實踐所,教授記者和居民製作花燈,“帶著花燈進課堂、進社群,免費教大家動手製作,就是我和老伴退休後的主要生活,我想透過這種方式將彩燈技藝和傳統文化傳承下去。”張雙志說。

攝影/本報記者 崔峻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