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勝大咖】遇見溥椿清朝水患的根本原因清朝水災的重要性

溥椿,生卒年月不詳,號毅齋,監生,滿族鑲黃旗人。

溥椿於雍正九年(1731)至乾隆五年(1740)任高郵知州。後於乾隆七年(1742)任松江知府,乾隆八年(1743)至十三年(1748)任蘇州知府,蘇松道道員,陝西布政使,官終兵部郎中。

【知勝大咖】遇見溥椿清朝水患的根本原因清朝水災的重要性

高郵和江都一樣,上承高寶諸湖水,常年水患不斷。溥椿到任後常常是輕車簡從,親加查勘,廣訪輿情,並躬親相度,繪製圖經,尋求治水之策。在經過實地調研考察之後,他認為以往治河之策,之所以數十年迄無成效,在於未能審全域性而籌之:春夏發水,河工為急,則開埧洩水以保堤。三冬水淺,漕務為急,則閉閘留水以利漕。若使諸水盡洩,則運鹽艱阻,而河道盡通,則私販難稽。於是,不論春夏秋冬,阻塞不遺餘力,遑論其他哉!

【知勝大咖】遇見溥椿清朝水患的根本原因清朝水災的重要性

芒稻河

針對治水問題上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問題,他在考察了淮揚河道全程後,“條成八款,上申各憲”。其中,還對江都治水提出了行之有效的對策。

他認為:高,寶,邵諸湖之水,現有相通之道,與其導之於東,使地方人民均受其禍,不若導之於南,而分支派別,自獲安瀾。所以,他明確指出“邵伯湖入漕渠之水,或下金灣三閘,由人字河注芒稻河入江,或稍迤而南,至董家溝注芒稻河入江”,因此,必須“使窄者廣之,淺者深之,塞者鑿之,曲者直之。務令深通,毫無窒礙,則水皆南注於邵伯漕渠,而高,寶,甘,江無後顧之憂矣。”

【知勝大咖】遇見溥椿清朝水患的根本原因清朝水災的重要性

邵伯湖

他還認為:芒稻河為洩水之尾閭,可以直瀉大江。但“近來雖遇河湖異漲,勢若滔天,而閘之緊閉如故”,這是什麼原因呢?“蓋運鹽河淺,芒稻河深,閘開則水瀉,而鹽艘運輸維艱矣。當千萬民眾呼號望救之日,正商人閉閘蓄水之時,及州縣申詳憲開閘,既已經旬多日,乃至屢檄飛催,而猶互相推諉”。按舊制,運鹽河應三年一大開,一年一澇淺,但商人“止知逸樂,頤指氣使,莫敢牴牾,開挑澇淺之法,久置不講,以致河底日高”故“目擊民災而置若罔聞,不推閉閘不啟,且於閘外築土堵塞。為富不仁至此!”因此提出:“運鹽河關上下河之命脈,自仙女廟東直抵泰州共九十里”應“刻期開鑿,務令極深。嗣後仍遵三年一大開,一年一澇淺之法,以眾商之力,計其所費奚啻九牛一毛也”。

【知勝大咖】遇見溥椿清朝水患的根本原因清朝水災的重要性

此外,他還指出:芒稻河閘,啟閉事宜,應改委揚河廳經營。因“江防廳遠駐瓜州,高寶一路猝遇發水,往返江干必需時日。不若揚河廳可飛騎竟開之,尤便也。”

溥椿在高郵知州任上,從裡下河的全域性考慮的治水之策,並非紙上談兵,而是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的真知灼見!事實也正是這樣,後來乾隆帝的治水方略亦正與其建議相吻合!所以,揚州八怪詩人鄭板橋曾有長詩描寫高郵水患及溥公治理情景,歌頌其德政“山高水長”!

(朱毓麒)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