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本文來源:陝西日報 11月14日 8版)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日前,在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對2020年落實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幹成效明顯單位予以督查激勵的通報中,佛坪縣位列“地方水利建設落實好、中央水利建設投資計劃完成率高的地方”;2021年椒溪河獲評全省“最美河湖”;在生態環境部公佈的全國第五批“兩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中,佛坪榜上有名。

近年來,地處秦嶺南麓的佛坪縣始終秉承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科學治水護水,落實嚴格水資源管理,最佳化水生態,做好水文章,全力打造鄉村振興“幸福之源”,以水為筆繪就了清水長流、河湖安瀾、產業興旺、潤澤八方的生態富民畫卷,交出了水利民生事業的驕人答卷。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治水護水

構築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屏障

晴山如黛水如藍,波淨天澄翠滿潭。置身綠水青山之間,處處都能感受到佛坪水利工程建設帶來的巨大變化。

水是生命之源、生產之要、生態之基。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科學治水護水,不斷釋放“生態紅利”,啟用生態發展新引擎,佛坪縣委、縣政府把水利民生事業納入“十四五”規劃和全縣鄉村振興“總盤子”,規劃引領、明確目標、完善機制,以最嚴密的格局、最嚴格的制度長效治水護水。由佛坪縣水利局牽頭,科學統籌,制定出臺秦嶺水生態環境保護、水資源保護利用、水土保持、水旱災害防治、農村安全飲水工程、水行政執法、河長制等系列規劃、工作方案、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治水”的目標,實行“掛圖作戰”,細化任務、強化監管、責任到人,確保治水護水見成效,也讓這一方水土綻放出極盡天然純臻之美。

同時,以水利重點專案建設破解水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瓶頸,實行領導幹部聯絡指導水利重點專案、“一專案一策”等機制,層層落實、現場辦公、倒排工期、跟蹤督辦,鐵腕治水、用情護水、實幹興水,全力構築高質量發展的生態屏障。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佛坪山大溝深,境內24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過去的年代裡洪澇災害頻繁,嚴重威脅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此,中央、省、市把佛坪列為重點縣區,在防汛減災相關建設專案、資金等方面予以傾斜、大力支援。五年多來,佛坪累計投入資金1。6億元,先後實施完成了蒲河、椒溪河防洪工程和河道綜合整治、貧困村排洪溝等工程,新建、重建、整修加固河堤60餘處近50公里,打造了保障城區、臨河鎮村和產業園等安全的堅固“長臂”。另一方面,建立省、市、縣、鎮四級防汛影片會商系統和雨、汛情預報預警資訊釋出平臺,全縣自動雨量水位監測站、水位影片監測站、預警廣播等達218處,制定應急預案、落實搶險應急隊伍、備足物資等,一旦有雨水情緊急資訊,實行會商研判撤離制度,全面落實漢中市制定的“四邊三撤離”防汛避災工作機制,緊盯山邊、水邊、壩邊、自然災害點邊的涉險群眾,全面做好“防搶撤”,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作為落實縣域水利建設的主要職能部門,2019年以來,佛坪縣水利局多次獲評全省脫貧攻堅飲水安全、防汛抗旱、農村飲水工程水毀搶險恢復等先進集體,獲評漢中市第二次全國汙染源普查表現突出集體、全市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優秀等級和水利建設質量工作考核A級等殊榮和格次。

建管並舉

從源頭引來“幸福水”

“以前要下河挑水吃、洗衣服,一不小心就連人帶桶摔滾到坡下,五年前,自來水通到了家裡,開啟水龍頭,就有乾淨的自來水嘩嘩地流出來,生活幸福多了!”說起以前的吃水難和現在的“幸福水”,佛坪縣長角壩鎮龍草坪村殘疾婦女劉恩翠感慨不已。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群眾的幸福感,源於水源地保護和城鄉供水工程的持續實施。佛坪整合各方資源,大力開展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態修復工程,先後投資2。6億多元,其中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33。48平方公里,生態修復81。66平方公里,不斷拓寬“兩山”轉化通道,將生態稟賦轉化為發展優勢,永葆百姓“幸福之源”。對標“農村供水城市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發展戰略,不斷推進農村供水工程建設,建成沙窩村水源井擴建、移民安置點等城鄉供水專案94個,建成女兒壩村等30處人飲工程,建設蓄水池、沉沙池52口,完成小型農田水利專案、渠道、灌溉小型水利工程193處,維修整治塘庫2座,新增、改善灌溉面積8360畝,徹底解決了2。4萬名農村人口安全飲水和“三農”生產用水難題,讓“小康水”流進了千家萬戶。

以水生態文明建設為統領,佛坪縣全面推行河長制,強化水源地保護,設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為核心的縣鎮村三級河長、湖長、河道警長140名,制定巡河、舉報、考核、聯合執法等9個管理制度,打好“藍天、碧水、淨土、青山”四大保衛戰,做靚水文章,留住綠水青山,厚植生態文明發展底色。堅持問題導向,該縣大力開展河道非法採砂專項整治,設立投訴電話和巡河管理APP管理平臺,全縣大小河道水域巡查管理、水行政執法實現全覆蓋,打造從源頭到龍頭的“幸福水”,滿足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結合新時代文明實踐,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生態文明環保宣傳活動,普及生態文明知識,提升生態文明意識,使人民群眾將環境意識內化於心,轉化為美麗鄉村建設的具體行動,攜手書寫“綠色發展”新篇章。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從源頭到水龍頭,以及田間地頭,一個個專案建設、管護機制落地見效,引來了“幸福水”,也換來了山清水秀,鳥語花香。佛坪縣農村安全飲水率達100%、地表水質、出境斷面水質常年保持在Ⅱ類標準在提升城市品質的同時,持續增強了人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一江安瀾

“生金產銀”助農致富

走進與蒲河僅一道河堤之隔的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清凌凌的河水沿著一個個渠道、管道,分流進上百個養殖池、苗種池,中華史氏鱘、俄羅斯鱘等魚群自在翔遊,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產業園能成為全省首家獲批的出境水生動物養殖場,多虧了這一河好水,也多虧了縣上建設的大堤保障了安全!”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領辦人譚娟介紹道,產業園面積120畝,生產的冷水魚品質優良,遠銷越南等東南亞國家,年產值1000萬元左右,這幾年帶動330多名村民務工增收460多萬元,真正實現了生態與富民雙贏。

譚娟所說的蒲河大堤,是佛坪縣多年來累計投資5000多萬元所建河堤的一部分,同時,還新建了道路、排洪溝等配套設施,河堤建成後不僅解決了蒲河流域防洪問題,也為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建成、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今年,佛坪縣降雨量迎來歷史新高,蒲河水位暴漲,但有蒲河大堤做“護盾”,兩岸群眾依然平安度汛。

以水為筆繪就綠水青山生態富民新畫卷——佛坪縣科學治水護水、全力做好鄉村振興水文章

像支援秦地南生態漁業產業園一樣,佛坪縣把治水、護水與富民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特種水產養殖及漁業園區建設,讓條條清渠“生金產銀”,釋放更多的“治水紅利”,推動流域生態綜合治理與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激盪出一曲麴生態富民的交響樂。

據瞭解,該縣先後建成冷水魚養殖(繁育)場11個,其中國家級健康養殖示範場3個、省級水產良種場1個、市級現代漁業園區4個,發展鱘魚、鱒魚等10餘個冷水魚品種,養殖水面達455畝。扶持山裡人家漁府、鑫隅溪等4家較大規模漁家樂建成運營,冷水魚直接走上當地餐桌。

全縣特種水產養殖產業吸納800多名農戶就地務工增收,年均產值達8000萬元,成為助農增收、促進發展的強勁“水軍”。

如今,漫步佛坪城鄉,處處河暢、堤固、水清、岸綠、景美,朱䴉、野生鴛鴦、中華秋沙鴨、紅嘴鷗等珍稀鳥類沿河覓食、安家落戶,引漢濟渭三河口水利樞紐“高山出平湖”風光如畫,並已具備供水和發電條件,年均可發電1。08億千瓦時,將有效緩解關中渭河沿線城市和工業等缺水、供電問題……

佛坪的碧水瓊流、湖光山色,不僅成為遊客眼中的風景,讓全域旅遊倍增靈韻,還潤澤萬民、惠及八方。

(吳彥峰)

監製:徐建梅

稽核:秦 華/馮英傑

責編:王 娜

編輯:賈瑜瑩

第808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