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貢景物志》:生動講述的城市文化

《自貢景物志》:生動講述的城市文化

《自貢景物志》:生動講述的城市文化

生動講述的城市文化

——《自貢景物志》讀後

高仁斌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背景,包括她的資源稟賦、地理環境、人文創造、民生狀態諸多方面,這是城市選址設定的基本理由。在這一點上,因鹽設市的自貢自然不能例外。聞名西南的富榮鹽場以其悠久的歷史和獨特貢獻,為自貢這座城市注入了文化基因。自貢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鹽場命名的城市,“鹽都”美譽名符其實。

《自貢景物志》是四川作家陳剛新出版的散文集,共收錄43篇新作,與眾不同的是,每篇文字均配有畫家曾鳴先生量身創作的繪畫作品,文字與繪畫呼應相融,顯得格外雅緻。以這樣的方式講述自貢景物,有著開先河的意義。該書命名為“景物志”,我想也並非“史志”之“志”,而應是“標誌”之“志”。創作者的用意,自然是希望給讀者展現和講述具有標誌意義的自貢景物。

最具有標誌意義的,無疑是自貢的井鹽。在整部書裡,直接和鹽相關的景物就多達14處,比如匯柴口、扇子壩、燊海井、庸公閘、王爺廟、艾葉灘……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都是自貢人引以為豪的景物,不僅記錄著自貢井鹽發展的輝煌歷史,也積澱著一代一代自貢人平淡的日常生活。這些關乎歷史的景物,承載著大量自貢井鹽開採的歷史資訊,作家以客觀冷靜的筆法開展了系統性的梳理和挖掘,給我們呈現出歷史的原貌。比如:“大橋於1921年秋開工,延請三多寨僧人陳寶初擔任設計,經過4年時間,建成一座七孔大石橋,橋面寬闊,可容四輛汽車並排通行。”(《善後橋》)“大安長堰塘有一口古井,見功於清道光十五年。鑿成之初,日產天然氣8500立方米,鹽14噸。此井迄今已近200年,火氣仍旺,堪稱井鹽史上的奇蹟。這就是燊海井。”(《燊海井》)。這樣的寫作無疑是需要建立在深入研究基礎上的。尊重歷史,是《自貢景物志》十分重要的特點。景物所涉及的美術作品,畫家曾鳴也多以寫生方式創作,對已經消失的部分景物,則以老照片為藍本創作,儘可能還原歷史的真實。

歷史並不枯燥,難得的是生動講述。《自貢景物志》之所以不是一部純粹的歷史研究著作,而是一部講述歷史和人文的文學作品,也就在於此。作家陳剛是土生土長的自貢人,他顯然不滿足於對景物的客觀敘述,那些與景物有關的歷史掌故和名人軼事,在他看來,更能給讀者帶來微妙入心的體驗。比如:“20世紀40年代,在匯柴口和張家沱一帶,經常可以見到一位瘦削高挑、留著兩撇小鬍子的男人,這個顯得有些孤寂落寞的男人便是鼎鼎大名的李宗吾。”(《匯柴口》)“這座船閘的建設,有中央財政部的資金支援才得以完成。當時的財政部長是孔祥熙,字庸之。感惠徇知,故命名為庸公閘。”(《庸公閘》)“王朗雲嫡孫王餘杞,左翼作家,於1943年出版了一部以自己童年生活為背景的長篇小說《自流井》,他在自己的文章中說,他小時候常去扇子壩外婆家玩耍,因為體弱多病,母親讓獵戶們打野兔兒給他補身體。”(《扇子壩》)。這些鮮活的歷史人物,在《自貢景物志》裡隨處可見。

鄉愁記憶裡,最感動的那個人在場。《自貢景物志》所涉及的每一個地方,不僅是作家身臨其境的景物景點,更是作家人生經歷的一種見證。那些有趣的過往,繁華的青春,都伴隨在這座城市的記憶裡。《文化宮》裡寫到一個情節:“我的一個朋友,80年代初進城搞建築發了財,騎個太子摩托,背個軍挎包,轟隆隆飄過文化宮,見玻璃櫥窗裡有大照片,細看是表彰的萬元戶。他很委屈:我包裡背的都不止萬塊錢,咋個沒有表彰我呢?當即請人在文化宮前面的培訓班擺了一臺,喝五糧液,眾人嘻嘻哈哈邊喝邊贊,他才勉強歡喜。”這樣的故事,稍微上了點年紀的人都還記憶猶新。“第一次出遠門,用一條扁擔挑著被子衣服喝洗漱用具,在自貢火車站上車,在內江轉車,裹在人群裡狂奔,差點沒擠上火車,委屈得要哭。”(《火車站》),這是一段作者親身經歷的文字,曾經的火車站,是這座城市通往外界的起點,承載了太多人的夢想,也記錄著城市的變遷。陳剛先生曾坦言,《自貢景物志》裡,有著自己的成長和人生經歷。親歷者,往往是最有話語權的。這樣的寫作姿態,很容易令人感動。

《自貢景物志》所選取的物件,都是具有代表性的景物。除了井鹽,還寫到關乎三線建設的鴻鶴廠、東鍋廠,回憶滿滿的新民街、檀木林、圖書館、電影院,風景宜人的尖山、雙溪水庫、平橋瀑布、富順西湖,等等。這些景物都是這座城市繞不開的話題,也是人們瞭解自貢發展有效的切入點。當然,自貢景物遠不止《自貢景物志》的43處,她還等待著更多人去繼續抒寫,也還等待著更多人去努力創造。

2022年5月15日於海棠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