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老舍曾說“人,即使活到八九十歲,有母親便多少還有點孩子氣。有母親的人,心裡是安定的。”

母親,是我們的底氣,有母親的地方便是永遠的港灣。

“子欲養而親不待”,人生最大的痛莫過於此。

2000多年前,一位無名孝子在失去父母后,寫下一首詩,“哀哀父母,生我劬勞”,一字一淚,說出了多少人心底的痛,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這首詩名為《蓼莪》,出自《詩經·小雅》,作者是何人,已無從考證。

至於背景,有兩種說法,《毛詩序》認為這是首諷刺詩,諷刺的物件是周幽王,因他不仁,使人民勞苦,以致孝子無法終養父母。

但北宋的歐陽修卻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這首詩只是單純地抒發了孝子不能行孝的悲痛之情。

從整首詩的內容來看,委實看不出有“刺幽王”之意,但字裡行間所流露出的“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那種孤苦、愧疚、懊惱的情感,千百年來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清代文學家方玉潤如是評價

“此詩為千古孝思絕作,盡人能識”

,我深以為然。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詩歌前兩章以“蓼莪”起興,表達了對父母深切的悼念之情。

這裡提到了三種植物,“莪”、“蒿”、“蔚”。

“莪”是一種可以食用的野菜,因它抱根叢生,所以人們又稱它為“抱娘蒿”。

“蒿”、“蔚”是野草,皆不可食用,而且都是散生的。

詩人誤把“蒿”和“蔚”看成了“莪”,待發現弄錯後,又由“蒿蔚”的散生和無用聯想到不成材的自己。

父母勞心勞力將自己撫養成人,而自己不成材,甚至無法盡到終養之責,可以想象詩人的心中該有多痛苦。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而接著的第三章,又是一個比喻,進一步加深詩人的這種痛苦之情。

子女如罍,從父母的瓶中汲水,直至耗盡,詩人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女,寫透了父母對兒女的奉獻。

原本瓶和罍是可以相資以為用,然而事實卻是罍無儲水可汲,或者說瓶等不到罍的注水,所以詩人以之為恥,甚至發出了“不如死之久矣”的悲號,愧疚懊悔之情不言而喻。

而最後的

“無父何怙”

四句則是刻畫了一個無所依傍的孤苦形象,悼念之情由此可見。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再來看第四章,詩人連用了九個動詞,寫盡了父母的生育、養育、教導之恩。

需要注意的是不斷重複的“我”字,第一人稱的寫法,給人真切的感受,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自身,正如清初文學家姚際恆在《詩經通論》中所言

“勾人眼淚,全在此無數‘我’字”

而最後兩章又是起興的寫法,

詩人以“南山”和“飄風”起興,將自己失去父母、無法終養父母的悽苦、悲愴之情推向了頂端。

值得玩味的是“烈烈”、“發發”、“律律”、“弗弗”這些疊詞的使用,不僅讀來朗朗上口,更是加強了語氣,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這首詩一字一淚,為人子都該讀一讀

其實,《詩經》中有不少篇目都提到了“孝”,例如《凱風》、《卷阿》、《葛覃》等等,但影響力最大的還屬這篇《蓼莪》。

《晉書·孝友傳》記載,詩人王褒在父親逝後,每每讀到《蓼莪》這首詩便泣淚漣漣,門下學生為了不讓其觸景生情,學《詩經》時特意廢除了這一篇。

無獨有偶,南朝著名上清派道士顧歡在天台山授徒時,講到《詩經》時同樣繞過了這首《蓼莪》。

之所以會如此,大概是因為這首詩戳中了很多人心底的痛。

人生沒有永遠,來日並不方長。

歷盡風雨,過盡千帆,驀然回首,我們才發現叫一聲“媽”有人應,是何其的幸運和幸福。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願你永遠不要有這樣的痛。

-END-

作者:解憂詩詞

注: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