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微信公眾號推送規則變更

請將“

探照燈好書

”設為星標

不錯過每一期好書推送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卡爾維諾是一位不願意談論自己的作家,但是一生接受了超過兩百次的採訪。《我生於美洲》為卡爾維諾1951—1985年間的訪談錄,101次訪談跨越了4個10年。這是最珍貴的卡爾維諾的自述文集:既有對筆下作品趣事的披露、對義大利和外國文學形勢和命運的分析,也有對城市、宇宙和人類未來的思索……這是卡爾維諾如何成為一名作家的故事,一部旋轉稜鏡般的多面性自傳,一本理解卡爾維諾敘事藝術與美學思想的“解謎之書”。

文/ 伊塔洛·卡爾維諾

“我生於聖雷莫……我既生於聖雷莫也生於美洲。”1979年卡爾維諾在接受尼科·奧倫戈的採訪時一開頭就說了這樣的話。這個小小的自相矛盾的語句馬上得到了釋疑(“因為曾經有很多聖雷莫人移民美洲,尤其是南美洲”),它是象徵意義上的。卡爾維諾應邀說明自己的身份時,他自我介紹起來就像來自另一個遙遠的地方,是來自世界的另一端而植根於此的一個人。

當然,利古里亞與移民,這是義大利歷史上著名的一頁——不,我弄錯了,這是鮮為人知的一段歷史,是我們很快就忘記了的諸多歷史中的一段,而今天比任何時候都適合追尋這一段記憶——這是一次集體事件,不過,它涵蓋了義大利數代人以及無數個地區。但是,從一開始,卡爾維諾的父母在海外的僑居就與我們很多同胞的移民完全不同。他們的目的地,極少人踏足的美洲,不是阿根廷、智利、巴西(或者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紐約州),而是中美洲的加勒比海國家,包括古巴。至於動機,卡爾維諾在一封信中講過,不是出於經濟需求,而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伊塔洛·卡爾維諾

卡爾維諾的父親馬里奧是一名農學家,1906年他興致勃勃地接受了一份去高加索喬治亞從事葡萄栽培的工作。但是這筆交易並沒有成功,因此專案終止,他放棄了護照,與此同時,俄國一名持不同政見者,某個名為弗塞沃洛德·列別金採夫的人捲入了一場反沙皇的陰謀,次年被捕並被判處死刑。這一訊息擴散到全球,而密謀者持有一本名為馬里奧·卡爾維諾的護照則引起了很多尷尬。老卡爾維諾深受保守主義和教權主義環境的折磨,並且義大利警察還懷疑他與無政府主義者和顛覆分子關係密切,對他進行調查。1909年老卡爾維諾接受了另一個邀請,從而得以脫身,這一次他是去墨西哥領導國家農藝站。在墨西哥待了幾年之後,他又去了古巴——哈瓦那附近的聖地亞哥·德·拉斯維加斯,這便成了卡爾維諾的每份傳記裡都出現的煩瑣的出生地資訊。

但是,對於卡爾維諾而言,植根與根除的對立似乎具有占星術一樣的價值。事實上,大量的矛盾讓他的寫作初具規模,其中只有離心運動和向心運動之間的持續辯證關係是最為明顯的。

卡爾維諾,義大利公民,取名伊塔洛就是為了不要(至少不要立即)忘記了義大利;在聖雷莫這樣一個肩負大都會使命的小城長大,但這座城市兼具古老而緊湊的城市格局(皮尼亞居民區便是最好的證明)和深厚的方言身份;他是一個不安分的知識分子,無法忍受一成不變的生活,但是他將他的名字與一家代表義大利文化重要參照的出版社聯絡在一起;他是一位擁有奇妙幻想的任性學者,然而又是自律價值觀和需要付出心血的變革的堅定支持者;與戰後義大利敘事文學的主流相比,他是一位長期孤獨的、痴迷於實驗的作家,他旅居巴黎多年,其中,法國文化最終或多或少地成為一切的中心,但並不以與其建立任何關係為目的,事實上,最終(如果不是為了隱居的話)是為了保持距離進行旁觀;一位時而現實主義時而童話式的敘事作家,自傳文學的旁觀者,致力於虛構城市的創作,卻又能從聖雷莫的風光中精確識別出對世界的直覺的先驗形式,最後幾年他越來越專注於回憶錄式的寫作;他是一位身份多變、多形式、難以捉摸,甚至是具有程式式的外圍使命的作家,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承擔起義大利文學、文化的一個長期使命,最終,以完全無意識的方式,躋身義大利二十世紀後期最偉大的經典敘事作家之列。

無根作家?當然。但這些根部分固定,部分不固定,也許是漂浮的——踩高蹺式的,就像一些熱帶露兜樹科的根,或者是氣根,就像一些附生蘭花或鐵蘭屬植物的根。最後一個矛盾:他是一位不願意談論自己的作家,但是他一生接受了超過兩百次的採訪。本書中收錄了一百零一篇採訪,這是一個非常美妙的數字,因為它是一個質數,是一個迴文結構的數字(就像《宇宙奇趣》中的主人公qfwfq一樣),因為它有一些開放的、沒有定論的、投射未來的東西,就像由莫扎特譜曲,洛倫佐·達·彭特創作的劇本里,堂喬萬尼的一千零三名西班牙情人。

即使從聲學角度看,奧倫戈的採訪錄影(在義大利電視二臺播出,並且隨時可在網路上重複播放)也是具有重要意義的。卡爾維諾天生不擅言談,當談到自己時更是難上加難。提問者開玩笑似的提了一個極其平淡無奇的問題作為開始:“你叫什麼名字?”在回答“我叫伊塔洛·卡爾維諾”的時候,卡爾維諾兩次面露猶豫,眼睛看向地面。我想將他對以下問題(“你在哪兒出生?”)的回答忠實地寫出來,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某些東西:“我生於……我生於聖雷莫……嗯……我既生於聖雷莫……嗯……也生於美洲……”只有當話題發生改變,只有當他開始談論聖雷莫移民時,他才開始侃侃而談。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總之,可以概括地說,這是卡爾維諾如何成為一名作家的故事。他不願意談論自己,他只能毫無障礙地講述他人;一旦打破魔咒,他也是能找到談論自己的方法的:起初間接地談,然後聲音越來越肯定,因此,到了一定時候,他談論世界,近處的世界和遙遠的世界,真實的世界和可能的世界,觸手可及的世界和無形的、深奧的、久遠的世界,同時他一定會談到自己。

卡爾維諾不僅承認自己口頭表達困難,而且認為這是他寫作的秘密動力之一:“我寫作是因為我口頭表達能力差。如果我談話沒有困難的話,也許我就不會寫作了。”其實,提問者也沒有忘記對他談吐緩慢、不連貫、充滿猶豫和停頓進行描述。1962年朱塞佩·德爾科爾這樣寫道:“卡爾維諾講話很慢,即使是在回答很簡單的問題時也是如此。”差不多二十年後,皮耶羅·比亞努奇確認了這一點並推斷:“卡爾維諾講得很慢。在他的句法中,沉默也是講話的一部分,有時無聲勝有聲。”保羅·毛裡對卡爾維諾的言語特色做了全程關注;但是列塔·托爾納博尼在採訪介紹中提到他“那張雪貂似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也許因為當時他在談論電影?卡爾維諾感覺自己是,並且的確是一位敘事作家。那年他五十七歲,離他嶄露頭角(《通向蜘蛛巢的小徑》,1947年)整整過去了三十三年,在發表了二十多本書之後,他決心出版一卷散文集,收錄1955年到1978年間的作品。於是《文學機器》問世,成為一種知識分子的自傳。他始終反對所有強制性及不容置辯的單一主張,並且在原則上懷疑自傳以及自傳主義。在介紹中他指出對“本書中發表言論的人”持保留意見,並且詳細說明“在其他系列的著作和行為中(這些人)一部分與我意見一致,一部分與我相脫離”。部分一致,部分保持距離——這是一個兼具有機性和臨時性的系統,這也是本書的全貌,是盧卡·巴拉內利的審慎智慧和不懈努力的結果。

一百零一次訪談跨越了四個十年——這是最珍貴的關於卡爾維諾自我評價的文集。其結果必然是一個全新的、宏大的自傳體建設工地——一部不斷進步的、變化的且複雜的多面性自傳,隨著時間、路線、前景的不斷更新而不斷拓展,不斷更新與恢復,不斷調整與確認。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個初具規模的類似旋轉稜鏡的自我介紹,從來不會有一個完整的穩定的形態。也許這正是卡爾維諾原本想要呈現的——具有附著力但不呆滯,富有生機但不凌亂,並且力求不斷提高自身建設,由此他可以時而倔強時而多變,時而固執時而飄忽不定,但從來不會靜止不動,從來不會滿足也不會模稜兩可。

我總是嘗試新事物(1981年)

您說過,一座城市也是一個藏身之所,在巴黎居住了十三年之後,幾個月前您回到了羅馬。也許與其他城市相比,巴黎能更好地發揮這一作用?

卡爾維諾:

近年來,我經常住在巴黎,現在我仍時不時地去那兒住一段時間,也是因為在巴黎我可以更清靜,不會有太多采訪請求。

那麼聖雷莫,您的出生地,您會時常回去嗎?

卡爾維諾:

那兒還有些家族事務,我有時會因此回去,經常牽扯到一些實際的麻煩。

在您早期的小說中經常出現利古里亞大區的環境和氛圍,隨著時間的推移,您不再描寫這些。也許是因為您不經常回去了,所以您已經跟家鄉失去了聯絡?

卡爾維諾:

我想這更多地應該歸因於作品風格:我對回憶錄式的文學涉足得越來越少,而回憶則是與利古里亞的風景密切相關的。但我認為,不論是在人物形象中還是在語言中,利古里亞時不時地出現在我的作品中。

您的第一部小說《通向蜘蛛巢的小徑》,是以聖雷莫周邊地區作為背景的。

卡爾維諾:

我對聖雷莫的腹地和利古里亞的阿爾卑斯山地區非常熟悉,我是利古里亞的山裡人,而不是利古里亞的海邊人。

《樹上的男爵》的情節也是在您童年時期的環境中展開的。

卡爾維諾:

實際上那是基於利古里亞大區幻想的場景。

從那之後,您有何變化?

卡爾維諾:

當我寫《樹上的男爵》時,在兩個截然不同的角色之間,當時也許我認為我與在樹上且被政治所左右的哥哥更能達成一致;現在也許我覺得我更接近那個用第一人稱敘述的角色。

實際上,多年前,您在《晚郵報》上發表過政治和社會性質的社論文章。

卡爾維諾:

曾經有一段時間強烈要求作家參與頭版文章的發表,我總是力求發表一些負責任的話題。現在我還時常在《共和報》上這麼做。在這些新聞評論中,持有自相矛盾的論斷的人最為聒噪。我有時也想說些自相矛盾的話,但後來我想萬一我的說法被採納了呢?所以我寧願保持沉默。

此外,您說過,透過您的小說中的寓言來談論時事讓您最為快樂。

卡爾維諾:

我認為,直接陳述的事情只有在說出來的時候才有價值,間接地、透過象徵陳述的事情則一直有現實意義,並且能夠找到新的應用。

由於您那引人入勝的講述方式,您講述的故事經常有一種將讀者帶入業已失去的那種童年時的幻想世界的能力,從中看不出來作家的“技藝”。

卡爾維諾:

誰知道呢,也許一定的純真和簡單符合讀者的交流和行為技術。這不應由我來評說。

您有非常廣泛的受眾,從小學生開始都是您的讀者。

卡爾維諾:

多年來我的書《馬可瓦爾多》被老師們當作教材,在小學裡得到廣泛閱讀。因為這是一個相當簡單的範例,老師們敦促他們的學生創作出馬可瓦爾多的同類型的其他故事。孩子們還創作出很多畫作送給我,我現在有一整套收藏。

您說過,對您而言,寫作非常難,但我認為,難的是找到一個好的主題去寫。

卡爾維諾:

就像我在口頭表達上有一定困難,我在寫作上也存在困難:寫作意味著刪改,意味著將一個句子組合在一起,然後對其進行加工,使其儘可能接近我想說的那個意思。

但是在您的作品的某些篇章裡,例如《宇宙奇趣》或者寫給阿達米的那些文章,您的講述方式是如此流暢,充滿自發性,下筆如有神。

卡爾維諾:

有些時候確實如此,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容易、這種流暢是一種結果,而不是起點。按照相同的書寫動作、書寫或繪圖姿勢進行寫作是我的主旋律之一。

他們說您是非典型的小說家,同時他們把您與博爾赫斯相提並論。您同意嗎?

卡爾維諾:

我第一次讀到博爾赫斯的作品時,我已經寫了部分書,具有自己的特點。但是當然我在他身上找到了相似的品位與風格,這在我的作品的某些方向上可以得到證實。但我每次寫書,都會做些新的嘗試,這正體現了我的非典型性。

《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讓您的實驗主義達到了高潮,創造了大盒子套一串小盒子的中國盒子,或者正如人們所說的,寓言的寓言的寓言。

卡爾維諾:

其實,雖然我把這臺機器安裝得如此複雜,但我見讀者都樂在其中。

城市,記憶與慾望之所(1972年)

出版商埃伊納烏迪宣佈出版您的一本新書《看不見的城市》,這是一本什麼樣的書?是長篇小說還是短篇小說集?

卡爾維諾:

雖然不能將其定義為長篇小說,但這是一本非常統一的書,有開頭有結尾;即使它不像其他書,它不是短篇小說集,但是包含了很多故事。我來給您解釋一下它的內容:威尼斯旅行家馬可·波羅來到可汗的皇宮,向可汗描述他在旅途中見到的城市。但是它們都是虛構的城市,都是以女性的名字命名的。它們不對應任何現有的城市,但是每座城市包含了一個適用於任何城市、適用於普通城市的反思點。

那麼相當於是馬可·波羅的《馬可·波羅遊記》的現代版翻寫?但是馬可·波羅向歐洲人描述的是他們聞所未聞的東方那些遙遠的國度。而您,想探索的是哪個世界?

卡爾維諾:

對《馬可·波羅遊記》的追憶是有的,至少在開頭是這樣;開頭充滿了神奇東方的主旋律。但是很快就變得明朗起來,我想表達的不是異域情調的場景,也不是具體這個或那個國家的現實。我談的是我們普通的生活、對於人類來說城市是什麼,是記憶與慾望之所,以及如今在城市裡生活越來越艱難但我們還是離不開它的原因。

我覺得這是評論文章的主題,而不是敘事文的主題。

卡爾維諾:

好吧,也許兩者都不是。《看不見的城市》是作為詩歌寫就的。是散文詩,幾乎一直像短篇小說一樣發展的詩歌,因為我寫短篇小說好多年了,即使我想寫一首詩,故事也會躍然紙上。我認為,我就像寫詩一樣,在心境、反思、白日夢的推動下寫下了每座城市。

那些喜歡您的書的讀者,比方說在閱讀《樹上的男爵》的時候,閱讀會讓他們放鬆,但他們發現您的那些新書,比如說《零時間》,則需要更加集中精力,付出很大努力才能讀懂。那麼這本書如何呢?

卡爾維諾:

我想它又是另外一種情況。我要說的是,這本書思想明確,大家讀起來應該毫不費力。但我並不認為它是一本可以一口氣讀完後就再也不用思考的書。如果我能寫出我想寫的那本書,那它應該是一本觸手可及的書,隨時翻開看上一頁;一本書應該伴隨讀者一段時日,這樣讀者才能跟它進行對話。總之,我像寫日記一樣寫了這本書,我希望大家也能像讀日記一樣去讀它。

所以說您每天想象一座城市然後把它寫出來。

卡爾維諾:

並不完全如此,但也差不多。這是一本我寫了好幾年的書,我斷斷續續地,時不時地寫一點。我經歷了幾個時期:有時我只寫快樂的城市,有時我只寫悲傷的城市;有段時間我把城市比作星空、星座,而另一段時間我總是在說垃圾和垃圾堆。但這並不只是受情緒變化的影響,還受到閱讀、討論、繪畫、視覺印象的影響。比方說,幾年前,我看了梅洛蒂的一些雕塑,這些雕塑後來也在都靈的一個大型展覽上展出過,我就開始想象線狀的、纖細的、輕盈的,如同那些雕塑一樣的城市。

在您的書中也談到了這一點嗎?

卡爾維諾:

也許這才是我的書的真正含義。從無法居住的城市到看不見的城市。

(本文摘編自伊塔洛·卡爾維諾 所著《我生於美洲》,由譯林出版社授權釋出。)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人文社科 | 翻譯好書 | 訪談錄

《我生於美洲》

【意】伊塔洛·卡爾維諾 著

畢豔紅 譯

譯林出版社

2022年5月

關於生平,卡爾維諾寫道:“我仍然屬於和克羅齊一樣的人,認為一個作者只有作品有價值,因此我不提供傳記資料。我會告訴你你想知道的東西。但我從來不會告訴你真實。”

1923年10月15日生於古巴,1985年9月19日在濱海別墅猝然離世,而與當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

父母都是熱帶植物學家,“我的家庭中只有科學研究是受尊重的。我是敗類,是家裡唯一從事文學的人。”

少年時光裡寫滿書本、漫畫、電影。他夢想成為戲劇家,高中畢業後卻進入大學農藝系,隨後從文學院畢業。1947年出版《通向蜘蛛巢的小徑》,從此致力於開發小說敘述藝術的無限可能。

曾隱居巴黎15年,與列維-施特勞斯、羅蘭·巴特、格諾等人交往密切。1985年夏天準備哈佛講學時患病。主刀醫生表示自己未曾見過任何大腦構造像卡爾維諾的那般複雜精緻。

值班編輯 |

小仙女

值班

主編 |

張 英

卡爾維諾的101次訪談:漫談文學與社會,電影和旅行

2022年好書評選徵集中!

評選圖書型別

圖書主要以大眾讀者為物件,為中外型別小說、中外小說和中外人文社科三大類。

1、中外型別小說

長篇型別小說+中短篇型別小說集

2、中外小說

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

3、中外人文社科

思想、歷史、科普、新知、藝術、文化、非虛構寫作和特稿、人物傳記、散文、隨筆

出版社薦書標準

2022年1月至12月期間出版的圖書(1月除外,補提上年12月、11月好書)

中國內地首次出版

再版、重印不在此列

Contact us

主編

張英

文化是國家的燈塔,閱讀是文化的精神的象徵。

我們仍然相信文化的力量,相信閱讀的力量。

請您關注探照燈書評人好書榜,我們會為您推薦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書。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