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學生的禍從口出:我們為什麼總是禍從口出?!

剛上高中那會兒,手機還是稀罕物件,想要找誰基本就是打座機。但我不愛用家裡電話,都是去樓下的“話吧”打,主要是“話吧”話費比較便宜,更主要是能揹著點父母,免得他們隔三差五就喊上一嗓子“多長時間了”,搞得很沒有面子。

儘管每次話費都提醒我那是個“言多必失”的時代,但出離的我並不討厭,完整而真實的表達會放大人類在社會生活中的快感。可現在儘管話費少了,但通話時間更少了,許是比比皆是的“禍從口出”的案例,讓我們都學會了言不由衷的表達。

以前我覺得表達沒有多麼嚴肅,它就是人類的一種本能行為,就跟排洩一樣,想說就說了,人總不能不排洩吧——但處世原則告訴我們,還真能!

“趨利避害”始終是人性中最堅挺的部分,也是從古至今都被推崇的傍身技。可真當我們學會了裝聾作啞,深諳了閹割的表達,又會覺得有些悵然若失,因為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了,就不會再回來,問題是,我們只能在未來才能發現我們現在正在失去的東西……

就像今天得知演出時間再次更改時,我第一時間想回復的是“不演了”,可當我打完這三個字後,卻遲遲按不下發送,而猶豫的那一剎那我就知道,自己再也無法說出這三個字了,因為顧慮的太多,能任性的就太少了。

是啊,太少了,再也做不到像江湖兒女一樣喝酒,像孩子在老母親面前調皮,像行為藝術家一樣構思著獨特的死亡方式,像哥們一樣稀裡糊塗表達熱情……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很多人明知道喝酒傷身卻還是要喝,他貪戀的不是酒精的滋味,而是麻醉,因為好多話你只有酒後才能說,其實就是發洩,酒灌進去,把裡邊那些東西頂出來。

酒他孃的簡直是最實誠的朋友,它從不對你撒謊,你把自己交給它,在裡面就可以很簡單地做小學的加減法,而生活總要你去做乘除法。

就像《有人》中唱的:“有人白天笑臉迎人趨炎附勢,只為半夜酒後說的那些雄心壯志”

這個道理我們懂嗎?懂啊!但因為這個道理太日常了,便被人拿去消費了,聽著就像耳旁風似的,但其實裡面有大智慧,就像眼睫毛一樣,一直都在,但你一直看不到它。

或許這樣的閹割我應該早就習慣了,畢竟相對於寫劇本,改劇本的時間更長,不是改的更好,而是改的符合各式各樣的標準。可是當創作者和創作,被單一的道德標準去評價、去審判,就意味著我們將失去更多接近真實生活的可能性。

我的遭遇可能不值一提,可金庸先生在自己的封筆之作《鹿鼎記》的第一回註解中也說過:“在構思新作之初,自然而然的想到了文字獄。我自己家裡有過一場歷史上著名的文字獄”。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黑格爾說:“人類從歷史學到的唯一的教訓,就是人類沒有從歷史中吸取任何教訓。”

不是我們沒有吸取教訓,而是歷史實際上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解釋,這種選擇和解釋的根本還是來自於趨利避害。

《歷史教會我們的愛與痛》裡寫道:“歷史就是一張抹布,要擦掉棋盤上的輸贏。棋盤總是那個棋盤,棋子還是那些棋子,輸贏也可以被一次次擦掉,但每一局,棋子都走著不同的套路,每一步,都有著不同的變數,給後世留下了寶貴的棋譜。想不看棋譜成為一代宗師,絕對屬於不靠譜。”

下棋可以有套路,棋手輪著勝負,但這些同棋子沒有半毛錢關係,它們的命運永遠是歸於塵土,沒有人會在使用抹布時,還要為“沉渣”們唱一曲輓歌……

聰明人,歷史教會我們該說的不說,該做的不做。

【教育】中學生的禍從口出:我們為什麼總是禍從口出?!

以上,就是今天想說的

圖片來源於網路

— 完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