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建興六年(

公元223年

),諸葛亮率軍北伐,開始了他第一次北伐的征程。一開始,蜀軍節節勝利。不過自從馬謖失守了街亭後,蜀軍立即陷入困境,諸葛亮不得已將軍隊撤回漢中。並揮淚斬馬謖,自降三級。

千百年來,很多人都責罵馬謖,說他徒有虛名,完全不懂兵法,居然不聽諸葛亮的勸阻,沒有步步為營,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那麼,問題來了

:馬謖在山上紮營有沒有一定的道理呢?

我個人認為,馬謖這樣做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下面我將根據演義和正史的記載,分析為以下三個道理。

第一,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馬謖沒有在五路總口下寨,而是選擇在山上紮營。道理很簡單,居高臨下,以一當十。如果魏軍敢去進攻,必定是有去無回。馬謖的相關論述如下:

汝真女子之見!兵法雲:“憑高視下,勢如劈竹。”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並且馬謖也說過,按照諸葛亮的話去做,是行不通的。因為諸葛亮給馬謖選擇的位置,一路平坦,沒有關隘險阻。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此地奈無城郭,又無險阻,守之極難。

司馬懿非等閒之輩;更有先鋒張郃,乃魏之名將:恐汝不能敵之。

簡而言之,馬謖如果聽從諸葛亮的話,選擇在平地紮營,是很難守住街亭的。因此,馬謖才會違背諸葛亮的命令。而在山上紮營,四面皆不相連,並且樹木極廣,乃天賜之險。敵人從下往上攻,如何攻得下呢?

第二,置之死地而後生。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話說王平勸諫馬謖,山上乃是絕地,如果敵人只圍而不攻,斷我軍水源,又該當如何?馬謖回答道:

汝莫亂道!孫子云:“置之死地而後生。”若魏兵絕我汲水之道,蜀兵豈不死戰?以一可當百也。吾素讀兵書,丞相諸事尚問於我,汝奈何相阻耶!

馬謖說的話,是有一定道理的。魏軍如果真的斷蜀軍水源,蜀軍可能無動於衷嗎?顯然,蜀軍定會用自己的生命,跟魏軍決戰到底。士氣大振,以一擋十。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馬謖第一個沒想到的是,魏軍真的就圍而不攻,斷蜀軍水源;第二個沒想的是,蜀軍幾天沒喝水後,個個飢渴難耐,無精打采,完全沒有了戰鬥。

其實馬謖本來是有望勝利的,那就是在他得知魏軍圍而不攻後,立即下令讓山上的蜀軍,一鼓作氣,衝下山去,跟王平的軍隊會合一處。哪裡知道,馬謖一開始並沒有把魏軍放在眼裡,等到山上完全沒有了水源,再讓士兵去山下打水。這個時候,為時已晚了。士兵由於幾天沒喝水,已經沒有精力去打仗了,乃致不戰而亂,都喊著要投降魏軍。演義中相關描述如下:

山上無水,軍不得食,寨中大亂。嚷到半夜時分,山南蜀兵大開寨門,下山降魏。

第三,馬謖考慮到敵眾我寡,不得已而選擇在山上紮營。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正如諸葛亮所言,街亭既沒有城池,也沒有險阻之地,可以說是無險可守。毫無疑問,以諸葛亮交給馬謖的二萬五千精兵,要想抵抗司馬懿的十幾萬大軍,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的。再加上,司馬懿何許人也?他是曹魏著名的軍事家和謀略家,深諳兵法,極懂行軍用兵之道。並且魏國還有大將張郃,他是“

五子良將

”之一,驍勇善戰,武藝高強。而馬謖的軍隊中,沒有像張郃這樣的將軍。

馬謖自幼飽讀詩書,喜歡談論軍事,可謂是才華橫溢,諸葛亮對他也是很佩服的。《三國志·馬良傳》相關描述如下:

才器過人,好論軍計,丞相諸葛亮深加器異。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就算是劉備在臨死前,跟諸葛亮過“

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勇,君其察之

”之類的話,諸葛亮也是不聽的,依然重用馬謖,提拔他為參軍,經常跟他一談就是一整天。

大家想一下,馬謖如果是一個言過其實、不懂軍事的人,諸葛亮可能佩服他,並且時常找他談話嗎?

有個例子能證明馬謖很有軍事才華,諸葛亮南征的時候,馬謖提出過著名的十六字方針,即“

攻下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我認為馬謖在山上紮營,還有一點考慮,那就是他自以為,蜀軍居高臨下,魏軍會望而生畏,不戰而退。

馬謖為何不聽諸諸葛亮的話,而選擇在山上紮營呢?有這三個道理!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馬謖在山上屯兵呢?

專注三國史,喜歡三國的朋友,歡迎關注、轉發和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