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文 | 夜雨

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

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時期到現在,已有四千多年的歷史了,我們通常稱為“中華上下五千年”。

五千年,這是一段多麼悠久的歲月啊。這期間,我國流傳著許多令人心往神儀的神話以及歷史故事等。

我們的先祖是偉大的,正是他們走出了廣袤的原始森林,開始以無上的創造力創造世界,才有了今天燦爛光輝的中華文明。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作為中國人,我們只有全面瞭解歷史,才能更好地把握今天,創造明天。

在五千年的漫長歲月中,我國踴躍出了一批又一批的能人志士。他們有的武藝高強,有的智力超絕。在各個領域,都有那麼一個人帶領著無數人走向輝煌。

而“上古九大聖人”便是這批志士中的翹楚。他們各有各的本領,在自己的領域中獨秀一枝,大放異彩,被世人廣為流傳。

後人稱他們為“聖”。

下面,筆者便帶著大家一睹中國古代九位聖人的絕世風采!

一、孔子(文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孔子,春秋時魯國人,中國古代聖人中的聖人,被尊為“至聖”,並被世界公認為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但孔子成名其實是在他死後。生前,他的一生是不盡如意的,甚至可以用落魄來形容。

孔子出生於春秋時的魯國。當時,天下一統的周王朝滅亡,禮樂制崩壞,天下大亂。在這天下無主的時代,群雄並起,尚有點兵力的人圈地立國,自稱國王。

戰爭,在這個時代是屢見不鮮的。

而孔子,卻主張“仁愛”的思想,倡導恢復周朝的禮樂制度。這可能嗎?顯然是不可能的。大戰已起,有的人全家都被殺光了,有的人想要贏得天下,各種各樣的追求滿天飛,誰會罷手。

四處碰壁的孔子並沒有放棄,而是遊走於各國之間,收徒傳道。據說,孔子一生曾收弟子3000餘人。這在通訊古代是一個非常恐怖的數字。

孔子一生都遊走於各國之間,最後病死於魯國。據說,孔子死前的最後一瞬間,對著天空大哭:“天下無道已久,無人採納吾之觀點,看來是不可能實現了。”

孔子建構了完整的“德道”思想體系,在個體層面主張“仁、禮”之德性與德行。也正是基於此,奠定了孔子至聖的地位。

300年後,一個名為董仲舒的儒士,向漢武帝進獻“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思想,被漢武帝採納。此後的兩千多年裡,儒家思想一直是歷朝歷代的正統思想,影響著中國文化的興盛衰敗。

直至現在,儒家思想依舊影響著中國文化的發展方向。

而孔子,也被後人們稱之為“孔聖人”,尊為“至聖”。

二、關羽(武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關羽,三國名將,蜀國國君劉備的結拜兄弟。

中國古代的武聖本來是有兩個的。最開始是宋朝的岳飛被大家尊為武聖,後來又把關羽加入進來,兩人並列武聖之位。

但不知何種原因,岳飛逐漸淡出了武聖之位,而關羽就成了唯一的正牌武聖。

關羽的一生可謂是極具傳奇色彩。早年為成名時因犯事逃離家鄉去到了幽州涿郡,剛巧這時劉備正在涿郡組織一支義勇軍,欲參與撲滅黃巾軍的戰爭。關羽聽聞後便去參加了,也正是因此讓他遇上了改變他一生的兩個人:劉備和張飛。

三人一見如故,很快便結拜為異姓兄弟,還留下了一段廣為流傳的佳話——“桃園三結義”。

關羽跟著劉備東奔西跑,欲助他完成光復漢業的夢想。

在一次曹操攻打劉備的戰役中,劉備不敵敗走投奔袁紹,而關羽更是被生擒活捉,不得已而投降。後來袁紹派大將顏良、文丑、郭圖等人在白馬攻打東郡太守劉延,曹操御駕親征救援,並命張遼與關羽為前鋒。

關羽見顏良後,策馬衝鋒,勇不可當,斬殺顏良於百萬雄軍之中,成功解除了此次的危機。

關羽的勇猛之勢驚動了曹操,曹操很是震動,連說此乃大將也。曹操知他是劉備的舊部,恐怕不是真心歸順,便叫張遼去試探關羽。關羽直言不諱地說:“我知道曹公對我的厚愛,但我受劉備將軍的厚恩,發誓共死,不可背棄。我終不會留下,在為曹公立下功勞後我便會離去。”

後來關羽留下書信一封便回到了劉備的身旁。

在往後劉備爭天下的歲月中,關羽梗死勇不可當,如猛虎過境,封站必勝,立下了汗馬功勞。但遺憾的是,在他鎮守麥城時被曹操與孫權聯手殺害。

關羽死後歷朝歷代對他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三、王羲之(書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王羲之,字逸少,琅琊臨沂人,東晉時著名的書法家。

中國曆來有一句古話叫做“字如其人”,這說明書法在中國人心中佔有很高的地位。而王羲之,便是以書法入聖,被尊為“書聖”。

王羲之生於名門望族,從小便對書法產生濃厚興趣,七歲時就有所小成。

據說,後來晉帝要到北郊去祭祀,讓王羲之把祝詞寫在一塊木板上,再派工人雕刻。刻字者把木板削了一層又一層,發現王羲之的書法墨跡一直印到木板裡面去了。他削進三分深度才見底,木工驚歎王羲之的筆力雄勁,書法技藝爐火純青,筆鋒力度竟能入木三分。

但王羲之最出名的書法,當屬《蘭亭集序》了。

傳說王羲之和謝安、孫綽等41位文人在紹興蘭亭修褉聚會時,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王羲之即興揮筆為此詩集作序,寫下了《蘭亭集序》。眾人驚為天人,連嘆書法技藝高超,並稱之為“天下第一行書”。更是被譽之為是古代書法藝術中最接近神創的作品。

四、孫武(兵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孫武,即“孫子”,《孫子兵法》的創作者。

孫武是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被尊稱為兵聖或孫子,又稱“兵家至聖”。有著“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等美譽。

孫武乃是春秋末期齊國人。但是齊國發生內亂後,孫武來到了南方的吳國,並在好友伍子胥的推薦下,與伍子胥共同輔佐了吳國兩代君王——闔閭與夫差。

但在孫武五十多歲時,至交好友伍子胥被殺後,傷心欲絕的孫武便不在為吳國的對外戰爭出謀劃策,轉而隱居鄉間,專心研究兵法。

而他編撰的兵法,被世人廣為運用於戰場上。後人把他譽之為“兵聖”。

五、杜甫(詩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杜甫,唐朝著名的現實主義詩人。

提到杜甫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可不是,你看初中高中的課本上有多少首詩是他的,當時給我背的啊。

杜甫出生於名門望族,年少時因家庭環境優越,過著較為安定富足的生活。他自小好學,七歲便能作詩,寫下了“七齡思即壯,開口詠鳳凰”,更是有志於“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但不幸的是,後來爆發了安史之亂,再加上杜甫仕途不順,從此開始了顛沛流離的一生。

杜甫寫詩主要以現實主義為主,善於描寫戰亂時的景象。杜甫雖是個現實主義詩人,但也狂放不羈不乏豪氣,雖然在世時名聲並不顯赫,但死後聲名遠播,對中國文學和日本文學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杜甫晚年是比較悽慘的。筆者還記得當時的語文老師給我們說,杜甫是死於一條船上。

據說杜甫攜帶家人逃到衡州,打算前往郴州去投靠舅父崔湋時,偶遇爆水,只得在驛站停留等待大水退去。但他們一家人已經五天未吃東西了,在逃亡的途中,已經餓死了幾個孩子了。幸虧當地的縣令聶某派人送來酒肉而得救。

後來上船後,因身無銀兩,便有過上了風餐露宿的生活。據說他們一家人又好幾天沒吃東西了,有好心人送來食物,飢餓之下的杜甫一家人狼吞虎嚥,而杜甫更是因為吃的太急被噎死。

杜甫死後,中國又迎來了一個盛世,宋朝。而他的詩也被更多的人所追捧,尊之為“詩聖”。

六、吳道子(畫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吳道子,唐代著名畫家。

吳道子出生於一個普通家庭,年少時孤苦窮困。

後來跟隨隨書法大家張旭、賀知章學習書法,發奮圖強改攻繪畫,漸漸掌握了繪畫的妙法。由於他的刻苦好學,年未弱冠之時,便已“窮丹青之妙”。

據說,由於他在畫壇上小有名氣,還被當時的唐玄宗召到京都長安,入內供奉,充任內教博士,並命他“非有詔不得畫”。

吳道子入內供奉之後,多在宮中作畫,有時也隨從玄宗巡遊各地。

一次,他隨駕去東都洛陽,會見了將軍裴旻和書法家張旭,三人各自表演了自己的絕技。裴旻善於舞劍,當即舞劍一曲;張旭長於草書,揮毫潑墨,作書壁;吳道子也奮筆作畫,“俄頃而就,有若神助”。

吳道子的畫道造詣極高,他善於從複雜的物體形態中吸收精髓,把凹凸面,陰陽面,歸納成為不可再減的“線”,結合物體內在的運動,構成線條的組織規律,如衣紋的高、側、深、斜、卷、折、飄、舉的姿勢,完全基於線條的組織而描摹出物體的性格。

七、司馬遷(史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司馬遷,我國西漢偉大的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

司馬遷出身於史學世家,他的父親司馬談是太史令(負責編寫史書的官員)。

司馬遷繼承了父親的意志,接任父親的官職做了太史令。正當他躊躇滿志,開始編寫凝聚了父子兩代人無數心血的史書時,突然遭遇了飛來橫禍。

當時,西漢著名將軍李陵出擊匈奴,因寡不敵眾,被迫投降。武帝得知後,在朝廷上發了一通火,要滅李家的九族,朝中大臣沒有一人敢說一句話。司馬遷看不過去,便挺身而出,為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

武帝勃然大怒,要將司馬遷處死。在經過眾人求情之後,武帝下令將司馬遷處以宮刑(古代閹割生殖器的殘酷刑罰)。

處以宮刑,其實是比處以死刑更為嚴重的一種刑罰。在“士可殺而不可辱”的時代,士大夫寧願死,也不願接受這種侮辱人格、被天下人恥笑的刑罰。

司馬遷坐在監獄的角落裡,目光呆滯,腦子裡一片空白。

他本想一死了之,但想到父親與自己多年的夢想,便大呼道:“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從此以後,司馬遷獨居幽室,夜以繼日地發憤著書。他將自己的全部生命傾注在了筆端,終於完成了歷史鉅著——《史記》。

《史記》是我國曆史上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與《漢書》《後漢書》《三國志》合稱“前四史”。更是被我國著名的文學家、革命家魯迅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對我國史學和文學的發展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八、張仲景(醫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先說明啊,華佗是醫神,馬希麟是醫仙,李時珍是藥聖,孫思邈是藥王。免得你們罵筆者是****)。

張仲景,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

張仲景生活的東漢未年,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為動盪的時代。統治階級內部出現了外戚與宦官相互爭鬥殘殺的“黨錮之禍”。軍閥、豪強也為爭霸中原而大動干戈。農民起義的烽火更是此起彼伏。百姓為避戰亂而相繼逃亡,流離失所者不下百萬之數。

而據史書記載,當時瘟疫橫行,成千上萬的人被病魔奪走性命,而更是有一大半是因為傷寒而死。張仲景痛恨統治者的腐敗,將百姓推入水深火熱之中。

對此,他痛下決心,潛心研究醫學,挽救百姓於水生火熱之中。

他行醫遊歷各地,親眼目睹了各種疫病流行對百姓造成的嚴重後果,也藉此將自己多年對傷寒症的研究付諸實踐,進一步豐富了自己的經驗,充實和提高了理性認識。經過數十年含辛茹苦的努力,終於寫成了一部名為《傷寒雜病論》的不朽之作。

這是繼《黃帝內經》之後,又一部最有影響的光輝醫學典籍。

《傷寒雜病論》的問世,使傷寒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死於此病的人大大減少。但不幸的是,這部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鉅作在歷史中失去了蹤跡,沒有流傳下來。

九、杜康(酒聖)

中國古代九大聖人,“武聖”關羽、“文聖”孔子,而他以酒入聖

杜康,是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

傳說杜康是黃帝的部下。傳說在黃帝時期,有一個叫杜康的人,專門負責管理糧食。

當時,隨著農耕的發展,糧食每年都獲得大豐收。可是,糧食多了吃不完,只能儲藏在山洞裡,山洞陰暗潮溼,時間一久,糧食全部腐爛了。

杜康見狀,開始苦思冥想儲糧的方法。

這一天,杜康來到樹林裡散步,發現了幾棵枯死的大樹,只剩下粗大空蕩的樹幹。杜康靈機一動,把糧食全部倒進了乾燥的樹幹裡。過了一段時間,杜康來到樹林裡檢視糧食,他驚奇地發現,儲糧的枯樹前,橫七豎八地躺著一些野豬、山羊和兔子,一動不動,好像死了一樣。

他連忙走近看個究竟,原來盛糧的樹幹裂開了幾條縫,由裡向外不斷滲水。看來,這些動物是舔吃了這水才躺倒的。可這究竟是什麼水呢,杜康湊過去一聞,只覺一股清香撲面而來,他不禁嚐了幾口這濃香水,頓覺神清氣爽。

後來,杜康把濃香水帶回家,請大家品嚐,大家你一口,我一口,都說好味道。就這樣,酒在民間逐漸普及開來,杜康也被人們尊稱為“酒聖”、“酒神”等稱號。

……

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英才輩出。古時候,在任何領域都有能做到極致的人物,他們的技藝超凡入聖,造詣爐火純青。因此,我們的文化中就有了“聖人”這個說法。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