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日三省吾身,有好用的自省APP嗎?| 撩新019翻

撩新019翻

功過格

: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遷與道德秩序》

吾日三省吾身,有好用的自省APP嗎?| 撩新019翻

出版時間:2021年7月

[美]包筠雅著

杜正貞/張林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頁數:318

我對“功過格”一直很好奇,

它像是古代人用的一種紙質APP

,把每日的善言善行(“功”)與惡言惡行(“過”)分別填入格子裡──像雙11時年輕人列出的“必買”與“不買”的物件。也是要進行比較,以督促自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太微仙君功過格·序》稱:“修真之士,明書日月,自記功過,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過多寡。”功過格最早可以追到唐五代,到了宋代,據說范仲淹、蘇洵均備有簿冊,記錄功過,以鞭策警醒自己。到明清時,功過格索性成為作業本一樣的暢銷教輔用品。

形式上功過格確實像一本現代的手賬,但重點是何為功,何為過。比如《功過格:明清時期的社會變遷與道德秩序》作者包筠雅列出的問題:功德積累的基本原理是什麼?它是怎樣一個體系?積累功德有什麼用?功過體系在發展過程有什麼變化?關於報應和功過的界定,發生了哪些爭論?最後是:功過格的傳佈與使用,作用是什麼?包筠雅認為它起到了“

維護社會等級

”的作用。

吾日三省吾身,有好用的自省APP嗎?| 撩新019翻

這本書當然很有價值。但我有點沒解渴的是,到底功過格一般是什麼樣的形制?它的印製與售賣有什麼講究嗎?讀書人與佛道修士會不會選擇不同的功過格?什麼樣的功過格能提供更佳的使用者體驗?

據說近20多年還有多篇研究功過格的相關論文,好吧,容我有時間檢索看看,能不能解我之惑。

吾日三省吾身,有好用的自省APP嗎?| 撩新019翻

“功過格”屬於舊時代十分流行,但現在已經難覓影蹤的產品,就像墨盒、升官圖一樣。我們翻近人日記,有時還能看到記主的自省,但不再受用這種將自省形式化與量化的功過格形式。蔣介石日記中的反省很有名,胡適、朱自清日記中這樣的片斷也很多。最近在抄曾經當過北大文科學長的姚永概《慎宜堂日記》,也看到這麼一段:

上課。赴會。夕嗔僕,無明之火妄動不制,幾有不顧身命之勢。年來不讀宋賢書,所以如此,書以自戒。(1917年2月3日)

古人用功過格,今人用備忘錄,形式不一,“

書以自戒

”的目標都一樣,這就是所謂

道德自律

吧,期待好用的功過格APP早日上線。

上週撩新

楊早新書

近期

TAN

TOP5

頂部